湖南4处入选“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1-11-21 06:53 【字体:

《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发布

湖南4处大遗址入选

  1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宣布印发《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简称《规划》),规划力争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全国共有145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遗址及5处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大遗址,入选“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其中,湖南有城头山遗址、炭河里遗址、铜官窑遗址、老司城遗址4处入选。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规划》明确,要坚持国家属性、考古支撑、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基本原则,通过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深化理论制度研究与科技应用、实施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等举措,确保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总体安全,大遗址考古研究、保护管理、展示利用、教育休闲、传承创新、传播交流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城头山遗址位于常德澧县,是中国最早的城,中国文明起源最初的坐标。宁乡炭河里遗址位于长沙宁乡,对研究湘江流域商周青铜文化、解开湖南商周青铜器之谜具有重要价值。铜官窑遗址位于长沙望城,是九世纪中国最大的外销瓷产地,衰于唐末,五代终烧。老司城遗址位于湘西永顺,是复原土司社会内部结构、研究中国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物证,2015年7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文/龙文泱)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责任编辑: 朱格林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湖南4处入选“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

2117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