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发扬光荣传统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9-09-30 23:00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被誉为“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的湖南,红色是最鲜明的底色。深植于湖南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在创立中国共产党、缔造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深化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7月25日,国新办举行“红色热土新征程 中部崛起新湖南”发布会上,省长许达哲谈了湖南传承红色基因、保护利用红色资源,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具体举措。许达哲还透露了一个细节,这些年,他利用下基层调研或节假日的机会,看了许多红色纪念地,每一次都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据了解,2016年8月30日,许达哲履新湖南后首次调研,就前往韶山向毛泽东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并瞻仰毛泽东同志故居。之后三年多时间,他还瞻仰了一大批湘籍革命先辈故居以及红色故事发生地等,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汲取“办好湖南事情”的精神力量。

  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得到最深刻诠释

  韶山,这个位于中国中南部的小小县级市,去年接待游客2382万人次。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只为瞻仰毛泽东主席故居,缅怀一代伟人的风采。

  长期革命斗争中,涌现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这是湖南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也是湖南人民永远的骄傲和财富。


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

  1945年6月19日召开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史称“五大书记”,其中就有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3位湖南人。

  开国十大元帅中,湖南“十之有三”,分别是:彭德怀(湘潭县人)、贺龙(桑植县人)、罗荣桓(衡东县人)。

  开国十位大将中,湖南多达六位,分别是: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陈赓、许光达。

  开国57位上将中,湖南籍的有19位。

  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驻于延安时,中央领导和全体机关干部,将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五位老同志尊称为“延安五老”。其中,林伯渠、徐特立、谢觉哉三位来自湖南。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建党、建军、建国作出的贡献彪炳史册,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留给了我们无价的精神财富。

  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本情怀,激励了一代代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三论”,教育和引导广大共产党员切实加强党性锤炼和自我修养,进一步增强践行初心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林伯渠“为人民服务、为世界工作”,任弼时“坚韧无私的骆驼精神”“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徐特立“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谢觉哉“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群众解愁”,黄克诚“敢讲真话”,许光达“主动让衔让级”,等等,无不是后人学习的榜样。

  明初心、守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湖南的红色基因,源自三湘大地可歌可泣、广为传颂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说到军民鱼水情深时,总书记就举了“半条被子”这个例子。长征中,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半条被子》故事纪念雕塑

  2014年10月,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并强调“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1934年11月下旬,惨烈的湘江之战中,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抢渡湘江任务后伤重被俘。敌人企图从他口中得到情报,陈树湘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在被押解至道县县城途中,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


陈树湘同志塑像

  许达哲曾3次前往沙洲村。2019年6月14日至15日,许达哲率省政府党组成员赴沙洲村、道县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故事里蕴含的红色传统,是共产党人最好的精神养料。

  ——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就是牢牢记住并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要求,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学习陈树湘烈士“断肠明志”事迹,就是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勇于为理想信念献身、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

  革命营养,也滋养着三湘儿女。2018年,名为“潇湘红色故事汇”的宣讲活动,在湖南各地上演。宣讲团带着《藏在衣柜里的父子情》《少奇同志好胆量》《一个婴儿的长征路》《一家八口同长征》《一封托孤信》《我们都是您的儿子》《信仰让警予如此美丽》《陈树湘断肠明志》《25年写就的大论文》《扶贫路上的一座丰碑》等10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先后赴各市州开展集中宣讲近20场次,网络直播4场次,宣讲范围覆盖企业、机关、校园、社区、军营等多个领域。数万名观众现场聆听故事,400万人通过微直播收听收看。

  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

  让红色精神演绎时代之歌

  湖南,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发生了许许多多对党、对军队、对国家命运具有关键转折意义的著名历史事件。

  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军规——1928年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颁布了著名的第一军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发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军规纪念广场

  这是一次义无反顾的出征——1934年8月初,作为红军长征先遣队的红六军团,在郴州桂东寨前圩河滩上召开誓师大会,奉命西征。


通道转兵

  这里发生了一次力挽狂澜的转折——1934年底,长征初期,湘江战役后,仅存的三万红军来到湘南通道界内。在紧急召开的通道会议上,红军放弃北上的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这就是著名的“通道转兵”。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

  秋收起义、湘南暴动、平江起义……接连数次参观这些重大事件的纪念地,许达哲深有感触:

  瞻仰红六军团西征誓师地,就是要弘扬勇于开拓探索的革命精神,甘当伟大事业的“马前卒”、争做开拓进取的“急先锋”;

  学习第一军规,就是要增强“四个意识”,严守纪律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认识通道转兵的重大意义,就是要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主心骨的作用极为重要。

  ……

  红色精神照亮了我们的来路,更是我们必须永远传承下去的精神瑰宝。在湖南长沙,毛泽东主席年轻时求学、工作过的第一师范,如今是我省唯一一所以小学教育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的高校。这所高校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培养了一大批有信念、有师德、有才干的年青教师,为基层教育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师资人才。


许达哲向第一师范学子“提前”致以教师节祝福,希望大家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2018年9月10日,许达哲前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看望慰问教职员工,调研学校改革发展情况。许达哲说,希望各位未来的“灵魂工程师”把在学校受到的红色文化熏陶带到各自的学生身边,传承好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在一代代接班人身上薪火相传,演绎新的时代之歌。

信息来源: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范博洋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传承红色基因 发扬光荣传统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10470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