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社多维发力赋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为“金种子”厚植成长沃土
“00后”查子涵1个月从大学生“化身”科技公司执行董事,签下20万元业务订单;中南大学在读本科生计昊天与小伙伴“学业、创业两不误”,推动公司在湖南省股权交易所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挂牌……
初冬的长沙各产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势头正劲。
今年以来,长沙市人社部门立足职能定位,通过夯实创业培训土壤、释放创业贷款活力、建强创业孵化基地等多元化举措,全力激活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热情。
120余家创业孵化基地,在孵创业实体达4886个
11月19日深夜,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验室灯光如昼,科芯精工团队正在全神贯注调试高精度电子封装楔形劈刀的激光加工参数。
这个由6名“00后”大学生组成的年轻团队,凭借三项核心技术突破传统工艺壁垒,成功研发出楔形劈刀,让芯片、电池、LED等电子封装不再受限制。
“基地提供‘3年租金全免+20万元创业补贴+技术导师全程陪跑+全方位创业服务’,帮助我们解决资金、场地、注册等难题,团队能够更加专注产品研发。”项目负责人刘叶林介绍,该团队一举斩获2025年“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未来产业赛道金奖。目前楔形劈刀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正朝着“年产千万支”目标迈进。
科芯精工的成长轨迹,是长沙市人社部门构建“拓空间、优服务、聚资源、提质量”四维孵化生态网的生动缩影。
2025年,长沙市人社部门开展创业孵化基地“体检行动”,对全市创业载体开展分类清查和清理整顿,清理低质低效孵化基地43家,同时分级分类做好存量孵化基地的规范管理,构建起“基地+基金+指导+服务”高质量孵化体系,为“金种子”厚植成长沃土。
截至10月底,长沙市已建成各级创业孵化基地125家,其中含国家级4家、省级24家、院校创业孵化基地18家。各基地在孵实体数4886个,其中大学生创业项目1036个,共吸纳就业超2万人,形成“孵化一个项目、带动一批就业”的良好格局。
今年已发放创业培训补贴万余人次,近半数为青年
“从20平米工作室一路发展至50人团队,每次遇到瓶颈期都有创业培训精准赋能。”湖南女子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肖思嘉,轻抚墙上悬挂的SYB(创办你的企业)、IYB(改善你的企业)等培训证书,讲述自己的创业蝶变。
这些证书,是肖思嘉从手艺人成长为企业家的“密钥”。
在校期间,肖思嘉敏锐捕捉到目标群体对“断舍离”服务的需求,成立住美整理工作室,专注于家庭整理收纳服务。然而,整理收纳服务内容单一、营收有限,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
人社部门定制的创业培训、全周期孵化服务、专家一对一辅导等,为她搭建起系统的企业发展知识框架。“从上门整理代劳,到空间规划指导,再到收纳工具研发,我们不断从客户需求出发拓展服务边界,如今已成长为年营收超千万元的成熟项目。”
肖思嘉的成功在长沙并非个例,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创业培训圆梦。长沙市人社部门常态化开设“SYB”“IYB”等创业培训课程,为创业者提供系统化、专业的知识储备。
截至10月底,全市已累计发放创业培训补贴13193人次,其中大中专院校在校生、应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5152人次。
“真金白银”支持,年度预计发放各类创业补贴超2500万元
在掌声与关注中,长沙星兴万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何旭作为2025年度长沙市“小荷”青年人才创业项目获评代表,手持证书站上领奖台。
作为一家专注于AI技术研发、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的科技公司,星兴万物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与清晰的发展规划,顺利通过“小荷”项目评审,获得20万元奖补资金。
“‘小荷’的补贴有几个特性,首先不占股权不会稀释我们的股份,然后不需要偿还或者回购,对我们来说是纯粹支持。”何旭介绍,这笔资金将全部投入团队创新业务研发,进一步提升AI技术在企业降本增效场景中的应用深度。
大学生创业,如何赚到“第一桶金”?为了帮助像何旭这样的大学生创业者,扶持更多优质大学生创业项目,长沙市人社部门精准出台“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项目”“一次性创业补贴”“‘小荷’青年人才创业项目”等创业扶持政策,以“真金白银”的硬核支撑,为优质项目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度长沙市“小荷”青年人才创业项目预计发放补贴资金1070多万元,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项目(含大学生创业项目)、一次性创业补贴项目(含大学生一次性创业补贴和经营场所租金补贴)预计发放补贴资金1436万多元。
(文/谢璐 晏翰成)


湘公网安备:43010302000524号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