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北塔区打造秸秆“离田+还田”双轨并行处理模式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09-30 09:34 【字体:

秸尽全力,防患未燃

——北塔区打造秸秆“离田+还田”双轨并行处理模式

    秸秆换化肥,就地能粉碎……今年以来,北塔区坚持多措并举、疏堵结合,抓牢抓实秸秆禁烧工作,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从省级铁塔火点监测数据来看,火点数显著下降。


  营造“不能烧”的浓厚氛围

  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蓝天保卫战”开展以来,北塔区采用“线上+线下+现场”三维宣传模式,形成无死角宣传网络。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发布《秸秆焚烧危害警示片》;线下在村口、田间设置500余处固定宣传点,日均出动宣传车30辆次循环播禁烧政策;组织党员、村干部敲门入户宣传走访,面对面讲解焚烧秸秆的危害、综合利用的益处以及违规焚烧的法律后果;同时通过院落会、“流动课堂”等形式,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演示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同时,该区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差异化宣传策略,对老年群体采用“大喇叭+入户”模式,组织志愿者上门签订《禁烧承诺书》;对青年群体面对面讲解焚烧秸秆的危害、综合利用的益处以及违规焚烧的法律后果;对种粮大户实施“技术包干”,提供免费低茬收割机并签订《综合利用协议》;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发动中小学生制作禁烧手抄报,覆盖家庭超万户。

  为提升群众的参与度,该区还建立“黑榜通报”制度,每周曝光典型案例,对秸秆焚烧事件进行公开处理,责令当事人缴纳生态修复金并参与义务巡逻。同时设立“无烟村”奖励基金,对全年零火点村集体进行奖励,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秸秆“不用烧”更环保

  秸秆二次利用价值低,回收一直是老大难问题。

  为了破题,北塔区探索秸秆“收-碎-换-肥”闭环治理新路径,构建“镇(街道)-村(社区)-企-民”协同共治体系。一方面引入金泽生物等秸秆综合利用公司,推行“村(社区)集中收集+企业协议收购”模式,由村干部、党员主动上门回收秸秆。一方面推动秸秆“收割-粉碎-还田”循环利用,镇(街道)、村(社区)统一购买粉碎机和电动三轮车,实现“粉碎即还田、还田即肥田”;同时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收运碎服务,解决“秸秆运不动、兑换怕麻烦”难题。

  为提升种粮户的积极性,该区推行秸秆换化肥创新举措,引入本地企业润湘营养土公司,开发秸秆制肥技术,其营养土微量元素含量为复合肥的3倍,明确“1立方米秸秆兑换5公斤复合肥或50公斤营养土”,实现了“秸秆回收—制肥—还田”的闭环运行一体化作业。一些偏远地区的秸秆则就地沤肥,打造秸秆“离田+还田”双轨并行处理模式。


  秸秆“不敢烧”的闭环管理

  秸秆焚烧工作关键在“人”的管理。

  为形成管理闭环,该区强化网格管理。建立区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四级包保”制度,结合“片组邻”三长制,将责任细化到网格地块,每个网格配置巡逻员、技术员、应急员,配备巡逻无人机,实行“三班倒”24小时值守,对重点区域实时预警。

  同时,出台《北塔区大气污染防治国控站点精细化管控方案》,细化管控网格责任,明确处罚措施,每发现一起火点,处罚镇(街道)、村(社区)1万元,要求违法露天焚烧情节轻微者书写检讨,情节较重者依法处以500-2000元罚金;对阶段性工作落后的镇(街道)和村(社区)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工作失职渎职者移交纪委立案查处,压实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管控体系责任。

  此外,该区还安排区委区政府督查室组成5个督导组,分镇(街道)督导秸秆禁烧工作,区级分管领导每周调度督查情况和问题整改,分层级传导工作压力。

  (文/郑丹枚 刘孝敬 向永安)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唐媛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邵阳市】北塔区打造秸秆“离田+还田”双轨并行处理模式

338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