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株洲百万千瓦煤电项目现场,4000余名建设者双节假期坚守岗位——
为了早发电,金秋战正酣
10月4日,人们正享受惬意假期,而在株洲百万千瓦煤电项目建设工地上,却是一派争分夺秒的奋战景象。在淦田镇的项目现场,塔吊巨臂旋转、施工车辆穿梭。
“今天有4000多人在现场,十多个作业区域同时施工。”大唐华银株洲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龙维智介绍,历经600多天建设,两台百万机组已初步建成,朝着按期投产目标全力冲刺。
1号机组厂房内,建设者们正紧张地进行水压外管道、锅炉出口烟道及保温施工。不远处的2号锅炉冷灰斗已吊装就位。汽机房内,各辅机设备均已安装就位,象征着机组“主动脉”的六大管道焊接已接近尾声。
在1号机组施工现场,工程设备部锅炉专责罗坤正仔细检查设备安装情况。“工程作业点多面广,得像盯自家装修一样,紧紧盯在现场。”他擦了一把汗说。
罗坤是项目的“加班王”,白天他监督施工、协调问题、催交设备;夜晚则审查技术方案、编写工作联系单,假期也“长”在了工地上。
在化水系统施工现场,工程设备部化学专责刘亚利正俯身核对设备状态。高温下,汗珠挂满脸颊,她却丝毫不敢放松。
化水系统的安装工作环环相扣——前段调试未完成,后段的安装和调试就没法推进。“就像串珠子,必须一颗一颗按顺序穿,一步也急不得。”刘亚利这样比喻。
同时,配套水运码头已初显效能。3号泊位的卸船机已安装调试完毕,投入试运行。施工人员加快完善其他3座泊位施工。
厂区内,道路铺设、绿化种植以及办公楼、宿舍楼等配套设施建设在同步收尾,一个现代化、智能化的绿色电厂呼之欲出。
作为我省“十四五”重点建设的示范性能源项目,株洲百万千瓦煤电项目采用“退城进郊”方式,由中心城区的清水塘搬迁至株洲市渌口区,异地新建。项目建设两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90亿千瓦时,将成为湘东、湘南两大负荷中心的重要调节和支撑电源。
“我们以‘建精品、创四优、夺金奖’为目标,通过倒排工期、科学施工,全力确保年底首台机组并网发电。”龙维智介绍。参建人员放弃节假日休息,坚守一线,全力保障每个节点目标按期完成,打造国内“退城进郊”、扩能升级的示范项目和一流标杆工程。
(文/孟姣燕 汤胜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