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区位处株洲城“东大门”,是株洲先进硬质材料产业核心承载区。
9月中旬,记者到荷塘高新区走访发现,这里将降本增效理念贯穿到园区开发、企业生产中并落实落细,呈现全新发展活力。湖南先进硬质材料产业园、三一智慧钢铁城快速建成,项目抢滩入驻。
用气成本每立方米下降3.5元
9月15日,湖南先进硬质材料产业园机械轰鸣,正全力推进项目二期建设。
这个已开工两年的省重点项目,占地约1万亩,总投资超300亿元,致力构建“原材料—模具—刀片—刀具—销售”产业生态圈,全方位提升先进硬质材料产业链水平。目前,一期2000亩完成开发,入驻项目12个。
氢气,是先进硬质材料产品生产不可或缺的燃料。
园区一角,湘钢梅塞尔株洲制氢项目今年5月竣工投产试运行,每天可产氢气2000标准立方米。新建的氢气罐体高大耸立,专用管道连通园区标准厂房。
荷塘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何彦欣告诉记者,该项目创新采用“管网直供”模式,实现氢气即时供应,入驻企业获得便捷的“一站式”用气解决方案。
“以往企业用气,要用货车将灌装的氢气送过来,气价贵,成本高。”湖南湘钢梅塞尔气体产品攸县公司总经理王威杰介绍,相较于传统罐装气,这种管道供气价格大幅下降,每立方米由7元降至3.5元。
经测算,一家硬质合金企业若年用气量50万立方米,一年可节约成本175万元。
何彦欣介绍,园区正加快建设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引进一座储能电站,为园区企业提供稳定的低成本电力支持。
每吨钢材运输成本降低约30元
站在新挖的铁路涵洞上远眺,三一智慧钢铁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荷塘高新区管委会开发建设局三一铁路专线负责人汤文奇告诉记者,该项目3个涵洞已完工,近期完成路基填筑。到10月,火车将顺着新建的铁路专线直通三一钢铁城。
三一智慧钢铁城2019年签约落户荷塘区,总投资10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3016亩,定位为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产业链园区和中部最大钢铁供应综合枢纽。
三一智慧钢铁城建成后,预计年钢材流量500万吨以上。如此庞大的钢铁物流,铁路运输是首选。
荷塘区与铁路部门一再沟通、协调,为三一智慧钢铁城“私人定制”运输方案。
2023年5月,三一铁路专线开建。项目新建铁路专线2.3公里,改造中车株洲车辆有限公司既有专用线6.5公里,建成后连接株洲北货运编组站,向西联通京广货运线,向东南联通沪昆线,还直达株洲湘江铜塘湾港码头。
一套物流“组合拳”打下来,相较于公路运输,每吨钢材运输成本降低30元左右。
低成本物流,引来众多企业。湖南仁一供应链有限公司是首批进驻企业,公司总经理余剑说:“因为物流成本低,周边客户更愿意前来采购。”
三一智慧钢铁城已引入79家钢材产业链优质企业。一个超级钢铁供应链生态圈正加快打造,可覆盖周边500公里产业需求。
变废为宝节约财政资金近亿元
三一智慧钢铁城6号、7号地块400亩土地刚完成开发,一排排崭新的标准厂房对外招商。
负责这两个地块开发的是株洲金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项目建设部部长李岳桓算了一笔账:“两个地块共180万立方米土石方需要处理,因园区周边没有卸土场,要运到七八公里外,运费、卸土费不少。按市场化原则卖给需要土方的场地,又增加一笔收入。科学处置后,废石废渣累计增收4000万元。”
以往,园区开发、项目建设,对废石废渣的处置,一般是向外清运。这种方式不仅要支付高额处理费,还存在因运输不当造成环境污染的风险。
荷塘高新区优化设计勘测,科学调度工程施工监督、统筹安排开挖和回填施工工期等,尽可能减少外运土方,优先土石方场内消化;推动株洲金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将弃石、弃渣回收再利用,增加的处置收益进入财政账户。
变废为宝,项目开发成本不断下降,累计为荷塘区节约财政资金近亿元。
(文/李永亮 吴晶婕 陈雅婷 谷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