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交流会在十八洞举行
湘西州“产业振兴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模式获关注
9月12日至14日,2025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交流会在花垣县十八洞村举行,来自国家部委、科研院所等各方代表共同探讨“绿水青山‘湘’约未来——生态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与生态富民新实践”发展路径。
湘西州创新探索的“产业振兴与生态治理协同发展”模式,成为本次会议关注焦点,该州通过“前端修复、中端创新、末端保障”的全链条机制,展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功实践。
在生态修复方面,花垣县创新实施“种桑养蚕”循环农业模式,将废弃矿区转变为生态产业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3.4万亩蚕桑基地,其中1.8万亩位于涉矿乡镇,覆盖废弃矿区0.8万亩。在创新模式方面,花垣县十八洞村作为“湘林碳票”试点,已开发碳汇面积近万亩,碳票价值300余万元。今年7月成功发放首笔碳票质押贷款7900万元。在水利资源开发方面,凤凰县对34座水库实施资产确权,通过特许经营权转让实现财政收入3.87亿元。项目改造后农村水费收缴率提升至95%,群众满意度达97.3%。
湘西州强化生态领域科技人才培养,与吉首大学共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人才培育基地”,10年来培养创新型人才500余名,其中60%扎根基层,成为生态建设的生力军。
(文/杨元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