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出行难 守护生态美 激活文化魂
古丈洞溪振兴“三重奏”
初秋清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岩头寨镇洞溪村至枞树村的联网公路建设正酣。村民期盼已久的两条合计6公里的“连心路”贯通在即,将彻底解决两地3000多名村民的出行难题。
修通路:村民“让地”暖人心
“猕猴桃运输时间从1小时缩至5分钟,运输成本直降三成。”村民张金权望着即将完工的道路喜不自胜。这两条宽4.5米的公路串联起沿线4000余亩高山油茶、提督贡米、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地,预计带动周边村寨年增收超500万元。
修路过程中,村民们展现出令人动容的奉献精神:老支书覃洋海让出菜地500多平方米,覃祖恒捐出林地1400多平方米,张书发贡献茶园900多平方米,三户人家都选择了“零补偿”。在党员干部带动下,村民们纷纷主动退让屋前院坝和菜地,为修路创造条件。
随着村庄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洞溪村掀起返乡创业潮——特色种养、苗绣工坊、生态农家乐和古法酿酒等业态蓬勃兴起。
兴产业:贡米飘香引客来
洞溪村是清朝贵州提督马承宗的家乡,据《古丈坪厅志》载,光绪五年,马承宗返乡推广麻粘红米,进贡光绪帝获“提督贡米”赐名。村内古民居、古树、古梯田、溪流等,正演绎着“古寨新生”的故事。
2021年,在外打拼24年的马海龙返乡担任村支书,带领村民复种有着140多年历史的“提督贡米”。通过生态种植和电商销售,贡米价格达到普通大米的3倍。
村里还将500亩梯田打造成农耕文化体验基地。每到周末或暑假,前来研学的家庭和高校师生络绎不绝,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如今,洞溪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洞溪八景”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村民每户年均增收2万元。
护文化:古村焕发新生机
在村口400年古榉树下,马海龙讲述着提督“禁伐”令的故事,“梯田之上至山顶树木禁伐,砍树者杀猪谢罪,宴请全村。”这道铁律让村里森林覆盖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
近年来,村里累计投入300万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修缮42栋明清古宅,安装百余盏太阳能路灯,改造无害化卫生厕所,打造古树群微景观。
96岁的石朝英老人婉拒7个子女进城养老邀请:“这里空气清新,水是甜的。”村民宋开翠则对24小时不间断的自来水赞不绝口。
曲调婉转的傩言腔在古巷回荡,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春桃悉心指导徒弟练习唱腔技艺,“这门艺术现在可是咱们村的‘金字招牌’。”她自豪地说。去年,创新编排的《傩言腔·辣妹子》在永州“金洞村K”大赛中摘得“最佳人气奖”。
(文/杨元崇 向哲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