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益阳市通过组织“三下乡”、办公益课堂等形式,创新破解留守儿童暑期照护难题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08-17 08:05 【字体:

  8月13日上午7时许,安化县马路镇洞马村村委会前坪便热闹起来。村里的初中生、高中生以及放假返乡的大学生们化身“小老师”带着弟弟妹妹们跳绳、打篮球、做功课……这里变成“儿童暑期成长营”。“这是我们村第三年办‘成长营’了。”村党支部书记谌付华说,这1个多月来,孩子们的暑假生活丰富多彩。

  益阳市现有留守儿童13471人。暑假,记者来到他们中间,探访其假期生活。

  高校学生“三下乡”,留守儿童有成长

  “窗外的蝉鸣还像初见的那般热闹,我的脑海里悄悄攒满了亮晶晶的回忆。谢谢你们把艺术变成温柔的铠甲,让我们在歌声里学会坚强,在舞步里懂得成长!”7月下旬,湖南城市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艺”路“童”行“三下乡”志愿服务团成员,收到一封来自桃江县石牛江镇牛剑桥村小朋友文炜的信,感谢他们10天的陪伴。

  7月的益阳,骄阳似火。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前往村里,围绕“思想引领、交通安全、普法教育、防溺水”等14个版块,为留守儿童开设140节特色课,把儿歌、手语舞、课桌舞等元素融入安全教育活动中。这也是该团队第4年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暑假,益阳市5所高等院校派出21支大学生“三下乡”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织5支队伍累计服务留守儿童500人次。其中,护理学院创新性融入青春期生理卫生教育;基础医学院将寄生虫防治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儿童易学易懂的趣味内容。益阳职业技术学院“青见”基层服务践行团走进资阳区迎风桥镇左家仑村,依托当地张国基红色教育基地资源,为留守儿童开展红色教育。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益师青语筑梦团”前往益阳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桃江县鲊埠回族乡,为留守儿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以红军与回族群众团结互助的故事为蓝本,设计事迹小卡片、情景演绎等互动环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志愿服务队前往赫山区桃花仑街道茶亭街社区,开展“推广普通话+艺术实践”活动。

  外地高校也纷纷加入进来。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安化县马路镇折尔村留守儿童开设合唱、舞蹈、器乐、美工等课程;湖南中医药大学为南县浪拔湖镇少年儿童打造一场“可触可感”的中医药文化盛宴;中南林科大蒲公英支教团在桃江县武潭镇基固庙村开设“智志双扶”课程……

  村部变“公益课堂”,留守儿童有“趣”处

  8月12日10时许,资阳区张家塞乡柞树村部,孩子们相聚于此,享受“公益课堂”带来的乐趣。

  “大风吹,大风吹。吹‘戴眼镜’的同学站起来。”讲台上,熊粤益老师的话刚说完,戴眼镜的孩子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熊粤益是柞树村人,大学毕业后在资阳区一所小学任教。得知今年暑假村里开展大学生返乡支教“薪火行动”,她和村里的其他6名大学生报了名。

  村里提供场地,7名“老师”教54名小孩子,既有好玩有趣的游戏,又有安全教育、防溺水培训等,还有基础文化课程的查漏补缺。

  瑾铉(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往年一到寒暑假就只能玩手机。这个暑假,他天天往村委会跑。在课堂上,他还向小伙伴分享了他的目标:“我想成为一个自信、快乐的人。”

  这样的故事还有不少。8月11日,安化县南金乡宝塔山村委和湖南日报社驻宝塔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共同举办的“暑期公益书法手工趣味课堂”正式开课。每周一、三、五为儿童教书法课,每周二、四、六教手工课。活动将一直延续到暑假结束;今年暑假,沅江市草尾镇熙福村第一届中小学生辅导班开班。返乡大学生徐佳慧、赵一敏回村当“小老师”,46名学生开启一段充实的暑期时光……

  125支“七彩假期”服务队下乡,留守儿童有陪伴

  连日来,大通湖区金盆镇团委牵头的“七彩假期”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每天上午,志愿者们穿梭在孩子们中间辅导作业、讲解难题。创意迸发的手工课、色彩绽放的绘画课、歌声悠扬的音乐课,让“七彩假期”具象化。孩子们的笑脸像夏日的向日葵,在关爱中尽情舒展。

  在共青团益阳市委组织下,7月16日起,益阳市125支“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陆续前往123个村(社区)和2个经济园区,1940名青年志愿者如星火般散落在广袤乡村。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934场,服务农村留守儿童27000余人次。

  益阳市“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在课程设计上,将自护教育作为“开班第一课”,把红色教育设为“必修课”;在服务形式上,构建“常态化联络+阶段性服务结合、流动课堂+集中授课互补、点对点帮扶+多部门联动”的立体网络。

  桃江高新区为企业职工、外卖员等群体子女开设“七彩假期”暑托班,通过分龄编班、定制课程,孩子们可学习剪纸、粘贴、画图等趣味课程,切实解了家长的暑期“带娃难”。

  (文/张佳伟 雷鸿涛 杨玉菡)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喻琢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益阳市】益阳市通过组织“三下乡”、办公益课堂等形式,创新破解留守儿童暑期照护难题

33774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