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卫生院纳入县域医共体急诊急救一体化建设,设立‘胸痛、卒中、创伤’救治单元,实现早期识别、初始处置、规范转运。”前不久,湘潭县人民医院派驻中路铺镇中心卫生院的“第一书记”蔡智,作为全国5名基层代表之一、湖南省唯一代表,在国家卫健委基层司组织的党建引领基层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宣讲会上作主题宣讲。
向基层医疗机构派驻“第一书记”,是湘潭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之举。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该工作已4次在全国推介经验。
湘潭从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遴选22名骨干党员,担任基层医疗机构党组织“第一书记”。通过开展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制度化建设等举措,把优质医疗资源、先进管理理念带到基层医院,推动基层党建与业务融合、基本公卫服务与基本医疗融合、基层卫生改革与基层医卫机构健康发展融合。该市向每个派驻点投入100万元,明确任务清单和资金用途,每季度开展项目绩效评价。
湘潭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第一书记”都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临床、中医类别医师。派驻的基层医疗机构,包括农村地区所有乡镇中心卫生院和城区部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书记”服务时间为2年,在职称晋升与聘任、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并作为年轻后备干部重点培养,优先提拔使用。
派驻“第一书记”1年多来,湘潭22个基层医疗机构累计开设名中医工作室、建成基层旗舰中医馆各15个,“第一书记”指导基层开展新诊疗技术98项。截至去年底,22个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同比平均增长14.8%,治疗好转后出院人次同比平均增长25.3%,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平均增长18.5%,“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目标触手可及。
(文/彭婷 谭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