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建设“四好农村路”以来 这些变化看得见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1-12-20 14:44 【字体:

  “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黄土路、砂石路,到通到家门口的水泥路、柏油路。从‘乡乡通’‘村村通’,到‘组组通’‘户户通’,目前衡阳市基本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依托,县道为骨架,乡道、村道为脉络,向进组入户倾斜的公路网络……”日前,在市政协组织部分住衡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集中视察“四好农村路”活动及专题座谈会上,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衡阳市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所取得的可喜成绩。

  近年来,衡阳市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抓手,以构建完善干次相连、高效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为目标,着力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全市农村公路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为推进供给侧改革、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设畅通便捷的出行路

  “这条路为我们几个五保老人带来实在的好处。没有铺水泥路之前,晴天是灰尘满哒,下雨后又全是泥巴,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方便了好多。感谢党、感谢政府……”常宁市柏坊镇新柏村五保户阳奶奶指着门口新修的通组水泥路感慨道。

  近年来,衡阳市为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印发了《关于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意见》《衡阳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将“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纳入年度交通运输发展目标考核范畴。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出台了“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文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1.8万余公里(不含自然村通水泥路),已铺装水泥(沥青)路面1.5万余公里,占农村公路总里程88%,新增农村公路1.4万余公里,新增硬化路1.4万余公里。全市147个乡镇、2280个行政村通畅率达100%,1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2015年—2020年,连续六年我市在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管理考核中位居第一方阵,并获评为省重点民生实事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管理优胜单位。

  构建齐抓共养的放心路

  “紫峰村村道C010线正在清除道路两侧杂草……”日前,南岳区农村公路工作群内传来动态消息,还附上了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着安全背心作业的图片。这是衡阳市农村公路管养的一个缩影。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养,到位的管护才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保障。近年来,衡阳市推行示范县全面养护成功模式,改革日常养护管理模式,全市各县(市)区县道均实行专业化养护管理模式;乡村道全面落实群众性养护管理模式,条件成熟的石鼓、南岳、衡东等县区推行专业化养护模式。

  衡阳市还结合“四好农村路”“群众性养护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推进管养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截至2021年底,已创建管养示范乡镇74个,文明示范路2439公里。石鼓区杨灵公路入选交通运输部2021年6月主题“经济腾飞发展路”前十名,全省十大最美农村路中的第一名;衡阳县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打造路域美丽的安全路

  今年4月,衡阳县交通运输局对G107、S336等国省干线公路违法设置的非公路标志标牌,集中力量开展整治行动。在短短的一个月就出动执法人员625人次、执法车辆166台次、专业清理拆除车辆25台次,治理非法加水点8处,摸排非公路标志牌656块、清理拆除635块,有效提升了干线公路通行环境。

  “农村路既要路安,也要处处美。”市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衡阳市一方面大力加强农村公路的路域环境整治,不断完善既有农村公路的排水绿化、运输等配套设施;另一方面,严整路域环境,建立路域卫生保洁长放机制,将路域环境整治整合到城乡环境整治范畴,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持续开展路城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重要节点的绿化美化,为老百姓营造了“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四好农村路”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春风吹遍衡阳市各个村落,一条条宽敞、靓丽的农村公路,串联起乡村旅游点、特色产业、文化景点。

  铸就乡村振兴的发展路

  获评2021年“湖南省十大最美农村公路”石鼓区杨灵公路,东起西二环,北至107国道,全程14公里,贯穿了七个村的产业基地和乡村旅游项目,不仅带动了周边农副产品销售,还为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提供了基础保障。

  结合“扶贫攻坚战”“美丽乡村建设”,衡阳市积极推动“交通+产业”和“交通+旅游”的发展,打造旅游路、景观路、生态路、产业路、文化路,有效提高了交通扶贫精准化水平,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同时,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衡阳市农村公路建设,政府投资12亿元,带动社会总投资约22亿元,带动农民就业超过1万人,增收超过3亿元。例如,石鼓区建设“产业扶贫路”26.6公里,其中香樟苑至玫瑰园产业路7.3公里、山水莲花产业路12.1公里、青月山庄种养基地3.6公里、灵官庙桃树基地产业路3.5公里等,带动沿线农业产业和旅游项目投入资金共计9.6亿元,年产值达1.25亿元。


信息来源: 衡阳市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郭玟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衡阳市】建设“四好农村路”以来 这些变化看得见

21319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