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郴州市财政局了解到,截至目前,郴州市现有养老机构167家,各类养老床位总量达到3.3万张,拥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929处,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41.2张,位于全省前列。
近年来,郴州市财政坚持把资金向养老服务事业聚拢,内向借力、外向借资、横向借机,形成合力推动郴州市养老服务事业走向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快车道。
郴州市财政始终把养老服务事业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去年郴州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工作被评为全国优秀,并以全省第一、全国十佳的优异成绩荣获国家专项奖励。市财政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着力破解工作瓶颈,整合资源、综合施策、狠抓落实,持续加大本级财政对养老服务设施资金投入力度。落实福彩公益金55%以上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业,采取集中使用方法,促进了一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有效落地。同时,结合试点工作,加大了试点工作经费的投入。今年7月,民政部、财政部继续将郴州市列入全国第一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城市,下拨试点资金1815万元,市本级安排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资金520万元。
郴州市财政还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机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郴州市社会力量建设运营养老机构补助实施办法》等文件。2021年,市财政预算安排民办养老扶持机构奖补资金350万元,对新建的民办养老机构,财政根据星级评定按最高每张床位50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每收住一名本区户籍60岁以上老人,财政按照自理程度给予100元至500元每月的运营补贴。对民办养老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持,落实税费优惠,吸引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金参与养老服务业,实现财政补助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结合养老试点工作,市财政还加强部门合作,充分用足用好各类政策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筹集资金,建立了医养结合奖励办法,对项目实施好的采取以奖代建的方式奖励5万元至20万元;筹资1.76亿建设郴州市康养中心,重点发展医养结合;将养老护理员培训纳入人社职业培训范围之内,免费或低偿实施;在郴州技师学院开设养老服务业相关专业,开展学历培训,培训发展型养老服务人才。对新、老小区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民政部门在“四同步”中的具体职责,有效保障了养老服务设施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