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建设是打造“三个高地”、践行“四新”使命具体化项目化的重要抓手。前三季度,株洲8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共完成投资34.9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8.2%,提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用服务推进项目,8个项目投资进度达150%以上
9月初,可在零下40℃极寒条件下运行的首组CR400BF-G型复兴号高寒动车组在丹江口成功下线。其核心动力装备牵引电机和牵引变压器由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研制,突破了大容量牵引变压器“3高+2低”(高阻抗、高绝缘等级、高功率密度、低振动、低噪音)等“卡脖子”关键技术。
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以及先进基础工艺,是我国制造业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
今年,株洲重点项目建设既关注创新,也聚焦“四基”,以“锻长板补短板填空白”为目标,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重点推进8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的高端产品,为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动能。
市相关部门在继续开展协同推进、跟踪调度、全程服务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压实工作责任、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项目更快推进、更早见效。
前三季度,8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完成投资34.9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8.2%。其中,16个省级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完成投资9.4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1.6%;64个市级产品创新强基项目完成投资25.44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06.4%。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超低延时AI真无线蓝牙耳机项目进度最快,已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48%。紧随其后的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车体自动化涂装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建设等7个项目,均完成年度投资进度的150%以上。
以技术拓开市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7亿元
9月底,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自动驾驶客车C12AI在法国巴黎进行路况实测。该车为中国出口欧洲的首台自动驾驶客车,以智能驾驶、智能动力、智能互联为依托,可全方位实施人、车、路动态信息实时交互。中车电动负责人表示,此次测试超出预期,将与法国进行更深、更广地合作。
全力推动创新强基项目突破关键技术,填空白、补短板。前三季度,全市80个产品创新项目共申请发明专利706件,授权304件。立方新能源新型钠/锂离子储能电池平台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6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其中《一种高电压锰铁氰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填补该领域技术空白。
竞相涌现的创新成果彰显着株洲与日俱增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带来了丰硕的经济社会效益。前三季度,全市80个产品创新强基项目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7.34亿元,其中,16个省级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1.69亿元,64个市级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05.65亿元。
以时代工塑高性能聚酰胺复合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为例,该项目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23亿元,带动就业68人,填补国内轨道交通塑料扣件系统材料、汽车内外饰及轻量化材料配套等技术空白,并实现多个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