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抓紧抓实“雨露计划”帮困助学工作侧记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1-10-13 08:51 【字体:

助一臂之力学一技之长

——湘潭市抓紧抓实“雨露计划”帮困助学工作侧记

  10月11日,湘潭市乡村振兴局通报,经过市、县(市)区、乡镇、村严格摸底核查,并分级公示审批,已圆满完成今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助学补助任务。全市累计补助2774人次、416.1万元,再次实现不漏一人、不落一期、不错一处目标。其中,湘乡市山枣镇乡村振兴办在全省雨露计划经验交流、致富带头人培训会上作典型发言。

  “雨露计划”是国家针对农村困难家庭子女的一项民生实事工程,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两后生”(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读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学生)进行资助,已经实施多年,目前每人每学期1500元。资金来源于省、市、县(市)区政府财政,乡镇、村两级负责审核上报资助对象,实行动态管理,资金按学期支付,出现休学、辍学等情况即停止资助。

  政府出钱,助困难家庭子女学一技之长,且没有名额限制,应报尽报、应享尽享,条件如此宽松的民生实事工程看似容易实施,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

  湘潭县茶恩寺镇千家村的男生小朱是名聋哑残疾人,2018年秋季进入湘潭特殊学校烘焙专业班学习,由于他自身性格原因一直很少与父母联系。今年春季开学后,镇、村上户核实其学籍情况,家长告知已在外地打工,且无法联系到本人。但镇振兴办工作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小朱往年提交的学籍证明中找到学校有关老师的联系电话,从而了解到他在外地实习,并非其家长所说的辍学打工,于是为他申报了“雨露计划”。

  雨湖区长城乡繁白村的小张同学也是这种情况,2018年秋季进入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去年9月至今年6月一直在外地实习,与家里联系甚少。乡、村干部多次上门找其家长要学籍证明,家长说已经在外地工作,甚至还写了自愿放弃享受“雨露计划”承诺书。但乡、村本着应报尽报,杜绝错、漏现象发生的原则,费尽周折,通过多种途径,最终确认其学籍情况予以上报。

  此外,学生或其监护人填报的申请材料里,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及一卡通账号等填写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学生未及时报告更换的材料信息,导致联系不畅、落实受阻。还有部分学生户籍在本地,实际长期在外地生活、学习,具体情况难以掌握,容易造成漏补或错补,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与精力去核实。

  今年的情况更特别,由于是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之年,我省“雨露计划”资助条件略有改变,对脱贫家庭子女、系统内监测户家庭子女、返贫风险已消除家庭子女需要严格核实甄别,以准确界定资助对象,地方各级的工作压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大。

  自今年春季学期以来,为持续抓紧抓实“雨露计划”帮困助学工作,全市各级乡村振兴部门通过发放到户政策一览表、口袋书、上户宣讲,以及利用村村响广播、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组织乡镇、村、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开展拉网式宣传,引导困难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积极参加职业教育。同时,层层采取责任目标考核、加大督查整改力度等手段,杜绝漏补、错补等现象发生,努力实现应学尽学、应补尽补目标。

  湘潭市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春季学期“雨露计划”任务圆满完成,秋季学期相关工作又扬帆起航,全市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及各村“两委”都铆足了劲,锐意将这项民生实事工程持续抓紧抓实,抓出特色和成效。


信息来源: 湘潭市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郭玟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湘潭市】抓紧抓实“雨露计划”帮困助学工作侧记

2075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