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是一座“会呼吸的城市”,群山环绕,绿树茂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0.83%,为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
怀化,是一个“美得让人心痛的地方”,古韵如歌,民俗多彩,风情浓郁。
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把生态保护放到重要位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创建为推手,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跃上新台阶。
一张张“烫金名片”,见证了怀化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累累硕果。
2011年,怀化市建成了全省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市”, 12个县市区建成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市区,44个乡镇获得了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怀化市全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2018年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
2019年通道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获得全省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2020年,通道侗族自治县获得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鹤城区、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洪江市获得全省第二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至此,全市共有1个国家级、5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
绿水青山生态美
走进辰溪县小龙门乡,浮现在眼前的是巍巍青山,郁郁葱葱。谁曾想到,几年前这里是一片满目苍夷的尾矿矿渣。
“就像大地上刻下了‘伤疤’”。做过煤矿开采的湖南黄氏蜂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向自伍,说起当时麻响堂煤矿的场景感慨万千。
2014年,麻响堂煤矿关闭,辰溪县将原煤场、尾渣堆、工业广场进行平整绿化,恢复治理面积10.35亩,矸石山场地经过增减挂钩项目进行平整、覆土造地,新增耕地52.89亩,并引进企业利用原有场地作养蜂基地。
“通过两年多种树植草,现在这里满目葱茏、生机盎然,也给我们养蜂提供了一个好场所。”向自伍告诉记者,公司依托良好的生态,带动村民发展养蜂业,年营业收入有600余万元。
知行合一,方能致远。近年来,怀化市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功创建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城市;河长制全面落实,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全域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及以上;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有序推进,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中央、省环保督察组、省“夏季攻势”交办问题基本整改到位,溆浦江龙锰业、江东湾锑矿、花桥磷矿、沅陵河道采砂、高新区土壤污染修复等突出问题整改销号。
一系列组合拳让怀化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颜值”越来越高。
数据显示:2020年,怀化市城区优良天数达359天,优良率98.1%,同比上升7.7%,空气综合指数为3.11,城区环境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全域地表水达到II类水质,其中达到Ⅰ类水质断面3个,占7.3%;Ⅱ类水质断面38个,占92.7%。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13个县市区共1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年达标,其中2个达到Ⅰ类,13个达到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
绿色产业惠民生
通道菁芜洲镇九层岭茶场绿意盎然,漫山遍野的茶树星罗棋布,沁人心脾。
“好生态出好茶,这里绿树环绕,清泉不绝,云雾弥漫,土壤肥沃,是一个栽培茶叶树的绝妙佳境。”茶园负责人陆六生介绍,目前茶场种植面积达800余亩,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带动贫困户130余户,年增收3万余元,生产的茶叶远销贵州、广东、浙江、福建、上海等地。
打好“生态牌”走好“产业路”,2020年,怀化市以发展生态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升级。
——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基本农田面积保持在383.07万亩,种植优质稻19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471.9万亩,总产近200万吨。水果总面积227.1万亩,产量281.6万吨,总产值76.3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29.08万亩,加固病险水库水闸18座,有序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9处。
——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增省级农业特色园区4个、市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20家、粤港澳“菜篮子”生产基地38个、绿色食品认证7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9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34家。洪江市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黔阳冰糖橙)优势区,麻阳成功入列全国柑橘产业集群基地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完成农村户厕改造30115户,新建农村公厕32座,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5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25个,建设省级森林乡村1422个。
生态旅游展画卷
冬日的鹤城区黄岩生态旅游区依然游人如织,大坪村脱贫户杨贤松兴正在园区修剪花卉。
“跟着公司干有奔头,这里的村民都是老板,帮自己做事还有工资拿。”杨贤松告诉地告诉记者,自己在景区管理花卉,自家3亩多山地以流转形式入股,还贷款了5万元作为入股资金,年收入达到4万多元,一家人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黄岩生态旅游区距怀化城区20公里,辖白马村和大坪村,平均海拔1174米,该景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做强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融合发展,带动实现村均集体经济由零收入增加至50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由1000元左右增收至5000元左右。
近年来,怀化市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闯出“乡村旅游+扶贫”融合发展新路,推动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创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47家,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连续四年实现2位数增长,带动141个贫困村整体退出,21892名贫困群众就业,18514户、66266人脱贫。溆浦穿岩山景区、鹤城黄岩旅游度假区被列入2019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通道皇都村、鹤城区大坪村2020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实施怀化游客集散中心、洪江古商城开发、溆浦县雪峰山大花瑶景区、洪江区烟雨洪江、怀化九丰现代农博园等38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建设、改扩建旅游厕所481座。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怀化市将持续深入推进国家、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创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村建设,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模式,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全面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保驾护航。
(文/黄莎 邓晓曲 罗亚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