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压上保下”,尾田也有水“喝”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0-09-08 08:03 【字体:

  9月6日9时,一渠清水终于流到田里。久旱逢水,发蔫的稻秆挺起来了,皮宗会紧锁的眉头终于松开。

  皮宗会是攸县石羊塘镇达水桥村村民,今年流转40亩农田种水稻。

  达水桥村位于酒埠江灌区西干渠尾端,与网岭镇分水口相距35公里,水流到这里要穿过200多个涵闸,到达水桥村已所剩不多。

  今年旱情比往年严重。从7月开始,攸县境内35℃以上的高温天达41天,农田开裂,禾苗喊渴。皮宗会和村民望水兴叹,不知如何是好。

  急农户之所急,酒埠江灌区决定采取“压上保下”的方式,想方设法缓解灌区尾端干旱。

  但“压水”并非易事。“干渠周边农户对涵闸位置很熟悉,往往自备工具,趁我们巡查空隙私自开闸。”西干渠管理所所长王永忠告诉记者,有的农户往往不讲道理,不让自家农田喝饱不关闸,甚至跟巡渠员动粗。

  灌区与乡镇、村组、支渠行水员协商制定送水关水时间方案,采取“白天优先上游、晚上力保下游”方式,解开了当地农户的心结。同时,利用信息中心及时掌握水情信息,结合灌区一线抗旱工作人员反馈的农田需水情况,科学合理调配灌溉用水。

  水跑35公里路程,需要9个多小时。9月以来,西干渠职工轮流值守护水,终于将水送到干渠尾端。

  “足有0.75米深,这是近段时间最高水位了。”渠道管护员彭跃进卷起裤腿,跳进水里,满眼欢喜:“每块农田丰收,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文/吴东红 李永亮)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曹茜茜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株洲市】“压上保下”,尾田也有水“喝”

1370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