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阵清凉的山风轻轻掠过,似一壶老酒,将倚山而建的一簇簇吊脚楼,一家家冉冉升起的袅袅炊烟,连同吊脚楼后横卧的群山、竹,田野里的庄稼灌醉。“处暑”的早晨,走进靖州藕团乡新街村如行走在山水画廊般。晨曦透过薄雾撒在勃勃生机的土地上,也撒在村民幸福满满的脸上。
“全村有山核桃2400亩、猕猴桃93亩、高山红辣椒300亩、布福娜50亩、杨梅80亩、生猪187头……”提到产业,新街村党支部书记潘学文如数家珍。他介绍,2014年以来,新街村按照“四跟四走”产业扶贫要求,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壮大发展山核桃、猕猴桃、杨梅等扶贫产业,同时采取直接帮扶联结贫困户的方式,投资发展山核桃深加工产业,带动贫困人口154户590人,年人均增收14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全村实现脱贫摘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也是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靖州立足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坚持长中短结合,探索“生态+产业”模式,通过加大产业奖补力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致富带头人、开展扶贫产业发展指导、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措施,不断发展杨梅、山核桃、茯苓、水稻制种、中药材、生猪等产业,贫困群众特色产业覆盖率达100%。目前,全县杨梅发展到6133公顷、山核桃4133公顷、茯苓300多万窖,制种2000公顷,产业红利惠及10万余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