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市温暖企业行动逐渐升温和“四上”企业培育工程积极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四上”企业102家,同比增加3家。
“四上”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龙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质量直接决定全市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今年1月至6月,全市新增新投产“四上”企业102家,其中6月新增63家。从新增企业行业分布来看,增加和减少的行业各占一半。其中,4个行业同比增加,分别为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新增30家,同比增加13家;零售业新增14家,同比增加8家;餐饮业和服务分别新增4家、3家,同比均增加2家。4个行业同比减少,包括建筑业同比减少12家、工业同比减少5家、住宿业同比减少4家、批发业同比减少1家。
目前株洲已超额完成上半年新增计划。1月至6月全市新增102家,计划完成率为127.5%。其中,7个县市区超额完成上半年新增预期,进度最快分别为经开区(进度400%)、茶陵县(进度200%)、渌口区(进度200%)。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株洲退库企业较多,共有220家“四上”企业申报退出,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共计退出124家,占全部退出企业比重为56.4%。
“服务业企业退出较多,主要是受国家统计局对规模服务业企业认定标准调整的影响。”株洲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释,统计标准由原来的营业收入达到规模标准或从业人数50人以上的双标准,调整为目前的营业收入单标准,株洲部分物业管理、劳务派遣、保安、保洁、幼儿园、驾校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因营业收入达不到规模标准而退库。
此外,受疫情、市场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企业上半年生产周期缩短,加之不少中小企业面临市场需求萎缩、业务订单减少、原料供应受阻、产品销路不畅等影响,营业收入难以达到申报标准。
上述负责人表示,要加快兑现培育发展“四上”企业奖扶政策,细化扶持措施,在奖励扶持、税费减免、项目审批、生产要素保障、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和培育氛围,帮助企业攻坚克难、走出困境,力争实现拟退规企业“留规”和已退库企业“回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