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市委编办获悉,娄底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与市县机构改革同部署、同推进,坚持党建统领、扁平高效、资源下沉和因地制宜,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切实做到四个“突出”,着力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
突出简约高效,完善基层管理架构。2019年4月,娄底市结合实际出台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实施意见。今年,省委编委1号文件下发后,娄底市立即组织传达学习,及时按照文件要求对乡镇(街道)机构编制资源配置进行进一步调整优化。全市各乡镇(街道)设置6个党政内设机构、4个事业单位,整合乡镇和街道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组建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逐步实现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严格控制挂牌机构数量,每个乡镇(街道)加挂牌子的总数不超过5块。
突出职能明晰,优化基层职责体系。理顺县直部门与乡镇(街道)的关系,加强乡镇(街道)的社会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增加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教育、卫生、文化、科学技术、市场信息、劳动就业等方面的服务职责。理顺乡镇(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能,将原由事业单位履行的行政管理职能收回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主要履行事务性和服务性职责。
突出放权赋权,健全基层运行机制。加大对乡镇的赋权力度,要求直接服务基层的事项全部下放,老百姓需求多、办事频次高的事项且符合相关规定的全部下放。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加强服务机构与服务平台建设,实行“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依法依规建立乡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既把权责放到位,又防止上级部门“甩锅”,变相加重基层负担。涟源市在全省率先向乡镇下放1047项审批事项,其他县市区也相继跟进,乡镇(街道)权责更加一致,群众办事效率明显提升。
突出“一网到底”,推动治理体制创新。强力推进全市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加强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围绕网格基础信息一网录入、公共资源一网整合、关联数据一网查询比对、社会事务一网分流督办、社会服务一网延伸跟进、日常工作一网考核评估,着力构建具备创新、开放、共治、共享功能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实现管理“无死角”,服务“零距离”。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娄底市全面发挥基层网格化管理优势,编织以村、社区为主的立体防控网络,共调整划分13187个城乡网格,织密基层防控网,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