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和“隐患排查治理年”两大主题活动为主线,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四化建设”,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行动、“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和安全监管“强执法防事故”行动,政府安全监管能力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自2016年12月以来,全市已连续35个月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
推进监管责任制度化。益阳市建立并完善了市县乡三级党委政府、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清单,通过加大安全生产巡查、督查、检查力度,压实各方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今年以来,市级领导带队开展了4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市安委办组织了3次暗访,市政府督查室牵头开展了2次专项督查,发出通报7期,挂牌督查重大隐患8个,下发隐患整改交办函35个,对事故多发的地区和部门约谈3次,问责领导干部17人,层层传导监管压力,级级压实监管职责。
推进安全监管常态化。今年来,益阳市牢牢抓住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标准化创建和行政执法四个环节,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打好隐患排查“持久战”,市县两级全年共挂牌重大安全隐患122个,采取“一单四制”方式整改事故隐患1553个。坚持打好专项整治“阵地战”,全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300多次,取缔非法生产经营窝点133处,关闭安全条件达不到要求的企业44家,责令停产停业整改35家。坚持打好标准化创建“攻坚战”,全市高危企业三级标准化达标率100%,规模以上工贸企业三级标准化达标率近80%,赫山区成功创建了全省唯一的省级工贸企业标准化创建示范区,益阳高新区正加大力度创建省级示范区。坚持打好行政执法“歼灭战”,全市安全生产执法立案769起,行政处罚3655.8万元,同比均增长100%以上,对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产生了强烈震慑。
推进技术服务社会化。益阳市加大政府和企业购买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力度,大力培育和扶持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壮大注册安全工程师为主的专家队伍。目前,全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公司达11家、从业人员200多名。全市7个工业园区购买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全面提升园区安全监管能力。益阳高新区聘请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长年为企业提供安全培训、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等服务,受到广大企业普遍欢迎。
推进监督管理信息化。益阳市加强智慧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应急指挥、安全监管、灾害防治、应急救援等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努力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和应急处置能力。益阳高新区的“微安监”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在园区企业安全监管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较好地实现了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傻瓜式”操作。赫山区打造了权威高效、反应灵敏的信息化应急指挥中心,建立起区乡企三级融通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指挥和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