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个子,头发披肩,鼻架眼镜,笑容可掬……10月17日,记者见到51岁的詹卫红时,她刚完成3个项目的审计,正麻利地整理着一尺多高的审计资料。“‘詹陀螺’搞起项目来穷追不舍,一竿子插到底,是一个‘铁面卫士’。”同事江志杰快人快语。
詹卫红是常德市审计局社会保障审计科科长。从事审计30年来,她不忘初心、查错纠弊,先后主审140多个项目,重点关注民生领域项目审计,一心一意守住民生“钱袋子”。常德市审计局局长张克武说:“詹卫红始终对事业负责、为群众担当,是常德审计部门的一个品牌、一个标杆。”
捕捉细节,练就“火眼金睛”
1990年,詹卫红从湖南商专毕业后,回到家乡石门县,走上审计岗位,2003年调到常德市审计局工作。上世纪90年代,审计还是新生事物,主要与财务报表、报销凭证打交道。“刚开始看不出门道,拿着账本就想打瞌睡。”回忆当年情景,詹卫红笑了。
詹卫红特别执着,总结每个审计项目的特点,寻找蛛丝马迹,很快成长为审计领域的行家里手。别人没在意的细节,却逃不过她的眼睛,成为案件突破的重要线索。
去年1月,詹卫红审计柳叶湖旅游度假区2017年度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她带领审计组多方搜集资料,深入走访调查,初步掌握一些线索。但审计组在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征地拆迁所,查了10多天一无所获。
迷惑之际,火眼金睛的詹卫红发现了一张假发票,为审计打开了突破口。这个棚改项目鼓励货币化安置,对购买存量商品房的拆迁户给予奖励。詹卫红查阅奖励资金花名册和档案资料发现,一张发票号码和发票代码左右两边不一致,是一张假发票。
短短一个月,詹卫红带领审计组翻阅了600多本拆迁档案,把有疑点的发票逐一核对,最终发现部分拆迁户利用虚假发票、虚假不动产登记证骗取财政补贴资金,移送纪检监察与公安部门线索36件,为国家节约财政资金190多万元。
一心一意,守住民生资金
从2012年开始,詹卫红的科室连续7年负责国家审计署项目——常德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为确保审计质量,詹卫红走访调查、现场审计、制作模型、总结经验……像一只旋转不止的陀螺,被同事们称为“詹陀螺”。
保障性安居工程关系常德10多万住房困难家庭,又是国家审计署安排的项目,要求高、涉及资金额大。每次走访中看到群众期盼的眼神,詹卫红觉得肩上责任沉甸甸的。她凭借独到的判断和审计技巧,斩断了一双双伸向民生项目的“黑手”。
2015年,詹卫红带领审计组调查常德经开区安置房回购问题时,发现一笔反常的回购款。回购协议签订前,该区征收办支付开发商回购款600万元。“为什么这么做?是否存在利益输送?”一连串问题在詹卫红脑中萦绕。经过讨论,审计组决定突击盘库。
农历正月初八一上班,詹卫红就带领审计人员,对该区征收办突击盘点,当场查出一本私存私放的现金日记账和若干自制收条。接着马不停蹄,通过银行协查等,锁定了区征收办违纪违法的事实。案件很快被移送纪检、检察部门处理,后来区征收办主任李某因受贿175万元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4年,其他2名班子成员被调离原工作岗位。
“审计必须从详实的调查中来,从群众的走访中来。”詹卫红从不把审计局限于账本和数据中。
2016年1月下旬,临近春节,为了核查垦区危改资金,詹卫红带队前往西湖、西洞庭、安乡、澧县、石门等地走访调查,一个个农场走,一户户调查,一笔笔记下群众反映的问题,一去10多天。最后一站是石门东山峰农场,当时遇上大雪,山路结冰。当地干部说:“路太滑,太危险,就别去村民家吧?”
“只有走进村民家里,才能听到真实情况。”詹卫红说着拎起文件袋,走进风雪中。
情与法的抉择,她选择对党忠诚
“每次案件线索移送,都是对党性原则和职业操守的一种考验。如果存有私心,就没有资格审计别人。”平时工作中,面对一些亲友说情,詹卫红坚守初心不偏航。
2016年,詹卫红在审计某单位时,发现部分干部存在兼职取酬问题,自己的一个朋友也在其中。这个朋友刚动了大手术,一出院就找到她:“请你看在多年的情谊上,不要追究此事。”
“于情,我于心不忍。但从事审计工作,法大于情,我没有选择,否则就是渎职!”詹卫红给朋友讲道理。最终,这个朋友退回了兼职赚取的报酬。
为了守住底线,詹卫红不在非工作场合接待当事人,不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或礼品。有一次,有人在送礼被拒后对她说:“你要是端掉了我的饭碗,我也不会让你有好日子过!”面对威胁,詹卫红没有退缩。
7年来,詹卫红牵头常德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追回财政资金2.12亿元,移送案件线索132件,有200多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确保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范有序。她主审的一个跟踪审计项目,还被国家审计署评为全国优秀审计项目。
(文/周勇军 姜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