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一项国家战略。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株洲在2019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洽谈周上频频出击,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
项目对接 实现签约项目23个
洽谈周期间,株洲组织株洲(深圳)重点产业推介会、株洲·中国动力谷(香港)“金融·创新”对接推介会、株洲农副产品香港对接会,并积极参与全省有关活动,广泛吸引粤港澳客商关注株洲、投资株洲,共签约项目23个,投资额共计393.3亿元,其中投资方属于“三类500强”的项目4个。
在洽谈周,株洲192个重点招商项目“找婆家”,涉及城市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工业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投资总额达1913亿元。来自珠三角地区的300多位客商主动“接绣球”,他们来自航空航天、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工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纷纷表示出对项目的兴趣,前往株洲考察、投资的意愿强烈。
金融对接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香港金融业非常发达。
洽谈周期间,株洲在港举行了株洲·中国动力谷“金融·创新”推介对接会,吸引了40多家香港金融机构及企业高层赴会,并签订了相关战略合作协议。一位参会者感慨:“没想到株洲能在香港举行金融推介对接会,而且吸引了这么多香港金融大咖参加。”
近年来,株洲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积极出台政策,搭建各类金融服务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例如株洲高新区出台了《株洲高新区、株洲市天元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奖励办法》,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质的金融政策环境。
以深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抓手,株洲正加快吸引更多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发展绿色金融、民生金融、创新金融,推进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金融与科技双向融合。
外贸对接 拟打通产销间“肠梗阻”
贸易及物流业是香港四大支柱行业之一。
在株洲,每年都有大量机电产品、日用陶瓷、服饰等发往香港,并由此转往全世界。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株洲向香港的出口总额大幅度提高,2017年总额达到15426万美元,增长2.52倍。
高速增长的对港出口总额中,潜藏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空间。洽谈周期间,株洲相关部门与香港一家百年贸易企业洽谈,得知每年都有大量“株洲造”服饰、陶瓷产品经该公司发往世界各地。然而,该公司却对产品原产地株洲了解不多。“如果能与原产地直接对接,对于我们企业发展及制造商本身,都是极大的利好。”该公司一负责人表示。
记者发现,与上述企业有同样想法的香港企业不在少数。企业有意向,株洲自应主动对接。洽谈周正是为这样的对接搭建了平台。以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商贸部门正在不断拓宽株洲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相关企业也应该抢抓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地与大湾区内尤其是香港的企业对接,打通贸易“肠梗阻”,同时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株洲造”产品的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