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慈利县:“党建+”模式凝聚 脱贫攻坚新动能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8-12-13 11:44 【字体:

  从“丫头一去不回头,小伙为媳妇儿愁”的贫困村,发展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幸福安康”的即将脱贫村,慈利县象市镇大尖村的党员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去年,张家界市慈利县政协、社保局驻村帮扶队进驻后,支持大尖村把建强基层组织作为“当头炮”,实施清单计划,要求40名党员人人肩上有担子,有效加快了脱贫攻坚的步伐。

  近年来,慈利县坚持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扶贫新模式,不断创新“党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脱贫攻坚凝聚了新动能。到2017年底,全县共有61个贫困村53910名贫困人口脱贫。

  党建+服务,当好致富信息传播者。依托党员管理教育工作,搭建信息传播平台,不断提升党员和群众的创业热情。全县427个村(社区)党支部从抓实“三会一课”入手,集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创业培训知识。同时,不定期组织党员外出学习,拓宽眼界,打开脱贫致富思路,发挥党员致富能手传帮带作用,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

  党建+培训,当好群众发展引路人。全面加强支部“五化”建设,培养党建联产业领军人才126名、党员致富能手200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致富能人35名,开展第一书记培训和扶贫专题培训5200人次,引导党员示范带动2970户贫困群众发展致富产业。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调整撤换不胜任岗位的村级党组织书记7名,并将党支部、党小组建在产业链上,让党员活动在生产线上,引导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帮扶贫困党员群众。

  党建+产业,当好群众致富指导人。近年来,慈利县按照“乡有优势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产业”的目标,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全力培育特色农业扶贫,推行“支部+合作社+互助组+贫困户”模式发展大鲵、蔬菜和茶叶,成立专业合作社456个,家庭农场379家,关联贫困人口67435人;精心实施旅游产业扶贫,开辟15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出罗潭禾田居山谷、杨家坪特色村寨、双坪花海等一批旅游扶贫典型,形成了旅游扶贫的“慈利样本”;引导电商产业扶贫,建立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点76个,新增电商企业6家,增加就业3000余人,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00多元。

信息来源: 张家界市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唐煜斯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张家界市】慈利县:“党建+”模式凝聚 脱贫攻坚新动能

7557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