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江华借“互联网+” 突破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8-12-13 11:42 【字体:

  12月10日,一场“网络联校”公开课在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内举行。黄泥江村小、红山村小的孩子们学生老师们共享课堂教学盛宴。

  “请黄泥江、红山的孩子们也跟着老师朗诵课文……”教学课上,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中心小学上课的教学能手黄老师通过“网络联校”带领带领黄泥江村小、红山村小的孩子们整齐的朗诵课文。让偏远的贫困村红山村的孩子们不足村可以聆听优秀教师的课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记者来到江华思源实验学校,该校创建 “教育扶贫自信众筹项目”基地,实现了“互联网+教育扶贫”阵地,通过线上开展助学金、生活学习用品众筹和线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自信教育等帮助贫困学生健康、快乐、自信成长。同时,还创新建设了“亲情之家”,开通了亲情电话或QQ、微信视频聊天平台,让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可以在“亲情之家”与远在外地务工的父母交流亲情,感受亲情的温暖和带来的快乐。

  “‘互联网+教育扶贫’,做到了不让一位贫困孩子因贫失学,对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意义深远。”该县教育局副局长雷留涛说。

  据了解,江华瑶族自治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8600多人,占学生总数的19.16%。为不让一位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江华县教育局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扶贫”新模式,以“互联网+”为依托扩宽爱心助学渠道,增强教育扶贫精准力度,助力该县脱贫攻坚。

  2017年5月底,江华教育局专门组织召开了专题“互联网+社会扶贫”推广会,充分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凝聚爱心,线上发布教育助学需求600多次,切实解决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就学难题和需求。全县共有3900多名在职教师成功注册为爱心人士,做到“爱心+教育扶贫”齐发力,通过互联网和中国社会扶贫网手机客户端向江华天宇孵化园管理有限公司、九恒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众筹了爱心款200余万元,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学子生活费、教辅资料费等学业开支。

  同时,还加大与中南大学等高校合作,通过网络为媒介引进“双师教学”,在水口中学、大圩中学、码市中学、水口中心小学、大圩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建成“双师教学”试点,开创“互联网+教育”新模式。近千教师通过“双师教学”“名师课堂”“同步课堂”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实现农村薄弱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助力江华教育扶贫。

信息来源: 永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唐煜斯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永州市】江华借“互联网+” 突破教育扶贫“最后一公里”

755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