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新田“小、个、专”党建成经济发展“红色引擎”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8-11-15 11:23 【字体:

  最近,压在新田县凤神油茶公司法人代表潘运河头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原来,公司资金周转紧张,急需一批银行信贷支持,可作为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情急之下,潘运河想到了组织——新田县个私协党委。

  令潘运河也没想到的是,个私协党委出面协调并提供担保,银行300万贷款顺利到账,缓解了燃眉之急。

  在新田,类似由个私协党委出面,帮助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排忧解难的例子还有很多,成为新田“两新”工委“围绕发展抓载体”的生动实践。

  顶层设计,党组织覆盖由点扩面

  潘运河的组织关系在第六支部,是新田县个私协党委下属的13个支部之一。截至今年9月底,成立不满一年的个私协党委,已经拥有186名党员,预备党员8名,几乎覆盖了大部分“小、个、专”非公经济组织。

  在“小、个、专”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可不小。

  数百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从业人员不固定,党建工作基础不平衡,阵地不够。

  针对这一特色群体,党建工作如何“入耳入心”?

  面对系列突出问题,新田县“两新”工委从规范组织设置和阵地建设着手,下好先手棋,做出大胆探索和实践。

  依托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建立党组织,是新田县“两新”工委推进工作的一大突破口。对于加入协会的个体工商户,根据行业分布规范党组织设置,成立联合支部或独立支部,每月组织支部书记进行党务培训,训强红色“CEO”,打造“红色方阵”。

  筑牢党建阵地,离不开硬件“保驾护航”。

  新田县“两新”工委协调县发改委把空置的5—6层办公室免费提供给个私协党委及所辖部分支部,作为固定活动场所,并组织投入15万元进行升级改造,全部实现阵地标准化。

  阵地建起筑牢了,个私协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随之凸现出来。

  今年6月高考期间,个私协第一党支部组织了为考点考生送矿泉水活动,这让从事瓷砖生意的何小平看到,他主动请求将组织关系从老家农村转到个私协党委。

  如今,提到个私协党委,个体工商户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主动写入党申请书的也多起来。一年时间,新田县个私协党委已经新发展了26名入党积极分子。

  在新田县,目前已经成了工业园区、个体协会、民办医院、社会公益组织和民办学校五大“红色方阵”,非公企业支部46个,组织覆盖率提升到86%;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57个,由2017年初的不到10%跃升到90%。

  活力激发,组织优势化为发展优势

  党组织覆盖面提上来了,但一些“小、个、专”党组织活动能不能正常开展?企业忙于生产经营,抓党建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组织活动如何进行?

  在新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陈文发看来,只有找准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才能激活“红色细胞”,激生“红色力量”,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去年年底,个私协第八党支部某个体户老板,在税务部门要求下,多缴了几十万税款,得到的承诺是,不久后多缴的部分将原额返还。

  可税务部门承诺的时限到期后,这位老板迟迟没收到应返还的钱款,多次询问协调未果后,主动找到个私协党组织,请求出面解决。个私协党委在接到求助后,向相关部门作出反映,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助力企业发展,是个私协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新田县个私协党委书记欧高珍说。

  个私协党组织的积极作为,党员及商户们看在眼里。慢慢的,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

  一年来,许多“小、个、专”党组织、党员已成为解决困难、推动发展的“红色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小、个、专”的党建工作不仅充实自身,还外化到履行社会责任中。

  个私协党组织响应号召,积极开展了聚力脱贫攻坚活动,186名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500多户,2017年以来累计为贫困村及贫困学生、贫困党员捐资捐款160万元,带动300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如今,在县“两新”工委领导下,“小、个、专”党组织及党员渐成金字招牌,党建工作影响力与日俱增。

信息来源: 永州市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罗雅琴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永州市】新田“小、个、专”党建成经济发展“红色引擎”

755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