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戊戌年公祭舜帝大典在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隆重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主祭。
这次,和大家聊聊许达哲在大典上诵读的这篇《祭舜帝文》。
主祭人许达哲恭读《祭舜帝文》。
传 承
首先一起来补补传统文化课。
舜帝是中华民族始祖五帝之一,是我国道德文化的鼻祖,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舜文化是以德孝为核心内容的原生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源头。
九嶷山是舜帝长眠之地,舜帝陵是我国有史以来帝陵中最古的陵、最高的陵、最大的陵。自夏王朝大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祀九嶷开始,九嶷山舜帝陵就是历朝历代祭祖朝圣之所。
10月26日上午,由省政府主办,永州市政府、宁远县政府承办的戊戌年公祭舜帝大典在宁远县九嶷山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主祭。
祭舜历史悠久,建国后更是无论在官方或是民间一直没有停止过。2005年9月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举行了全省公祭舜帝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省公祭舜帝大典。自此,舜帝公祭,成为湖南人缅怀先祖美德和功绩,传承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活动。2011年5月23日,舜帝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文开篇的第一段,就从舜帝的诸多功绩出发,追忆了这位“泽被千秋,功垂万古”的始祖。其中就有首倡德孝文化的“敦孝悌而伦常,允执中而民睦”,有发展生产力的“耕稼渔陶,岁用以足”,有感召万民、仁惠天下的“聚邑成都,万民宜居”,有教化子民的“南风箫韶,贻教化俗”,有法制建设的“象五刑,法制初具”,甚至还有人才选用的“选贤任能,元恺咸副”,以及开启行政管理的“齐七政,职事时叙”……
"尧天舜日",原来是"功侔天地,德配千秋"!只有孜孜以求、一心为民,方能享祀万年。
公祭舜帝,既是为了缅怀祖德,更是表达了一份坚定的决心,我们将以民族复兴和人民福祉为己任,将始祖的美德和遗风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发 扬
时代在变化,时代更是在前进。如今的中华民族,正朝着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阔步前进。正如祭文中所言“乾坤清朗,山河磐固。四海欢欣,亿兆拥护。”
主祭队伍由金水桥、神道缓缓步入祭祀广场。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你我的、大家的中国梦而发光发热。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需要我们“不忘初心,新时代继往开来;牢记使命,新征程昂首阔步”,这才是对始祖精神最好的发扬。
“湖湘承光,鸿猷以敷”,湖南作为始祖安寝之地,承袭这份厚重的荣光,一定要将始祖的美德发扬光大,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伟业,让三湘大地展现出新的面貌、焕发新的活力。
怎么干?蓝图早已经绘好了,“创新引领,跻身中部前列;开放崛起,融入一带一路”。我们当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既提升当前的发展质量效益,又增强长远发展的后劲;我们当不断提升开放水平,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与世界各国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
动力源泉何在?“改革转型,加快建设五个强省”。以改革的伟力,促进经济、科教、文化、生态、开放等事业全面发展。
着力点是什么?“矢力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宏图”,统筹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建设一个富饶美丽幸福的新湖南,一个实现全面小康的新湖南。
实 干
“内殷外勤,制节谨度。强基兴业,俾民康阜”。
要实现我们的目标,唯有内心永葆对党、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唯有保持勤勉自律的作风,强化各项制度建设,节约高效、精打细算,珍惜民力物力,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教育、医疗、卫生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业。
告祭乐舞开始,演绎舜帝引凤传说,颂扬德孝为先精神,再现远古祈福场面。
这些,概括起来,其实就是两个字——实干,就是要把转作风、抓落实、办实事、有作为的要求,贯穿于工作的全流程、各方面。
这些年,湖南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奋斗实干,改革发展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可谓亮眼喜人,足以告慰始祖。然而,奋斗永在路上,征程不容停歇,只有“心无旁骛,真抓实干”,才能开创更美好的明天。这是“哲以菲才,忝政湘楚”的至诚之愿和实际行动,也是湖湘儿女奋力走好新长征路共有的风貌和风彩。
【延 伸】
一份来自九嶷山舜文化研究会的资料中显示,祭祀舜帝,有史料记载的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起:“禹南巡至衡山,筑紫金台,望九疑而祭舜。”
此后,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前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及至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史书史料对祭舜这一定制有所记载。其中,明王朝祭舜有古籍记录的17次,留传下来的御祭文12篇。清代现留存御祭文45篇,其中御祭碑30块。
民国期间,《宁远县志》记载,省县官员到九嶷山祭舜共有9次,其中湖南省政府祭舜4次,宁远县政府4次,其他1次。
三代至两汉时,祭典里没有祝读,只有乐章。汉代以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祭舜时增加了读祭文、焚帛书的程序。东汉末,文学家蔡邕游九疑谒舜帝陵,作《九疑山铭》,可视为祭舜文之尝试与开端。
南北朝时,读祭文、焚帛书,已经列入祭舜程序,成为定制。南朝宋代颜延之奉诏代湘州刺史张邵到九疑山祭舜,就已经撰写了祭舜文。颜延之所写的《为张湘州祭虞帝文》,成为有史以来有记载的第一篇祭舜文,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祭祀古代帝王的祭文。
原文如下:
《为张湘州祭虞帝文》
惟哲化神,继天作圣,藏器渔陶,致身爱敬,是以二妃嫔德,九子观命,在麓不迷,御衡以正,唐历既终,虞道乃光,咨尧授禹,素俎采堂,百龄厌世,万里陟方,敬询故老,钦咨圣君,职奉西湘,虔属南云,神之听之,匪酒伊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