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水利厅】治水患 兴水利 强动能——“十四五”湖南水利交出“治水兴湘”新答卷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25-11-25 07:52 【字体:

  水利建设投资2654.7亿元,是“十三五”的1.9倍;新增水库防洪库容2.74亿立方米,科学精细调度水库拦蓄洪水400余亿立方米;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22.8%和44.8%……

  11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省水利厅专场)。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朱东铁在会上介绍,“十四五”以来,全省水利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作出了新贡献。

  守底线,筑牢防御新“底座”

  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水患是湖南最大的忧患。“十四五”期间,全省共发生48轮暴雨洪水,66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11条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全省水利部门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不断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全力以赴减少损失、守护家园。今年5月22日,桃源县牛车河镇山洪暴涨,因及时预警,提前2小时转移3500余人,无一人伤亡。牛车河镇转移避险经验被水利部在全国推介。

  防洪工程筑得更牢。新建水库33座,新增防洪库容2.74亿立方米;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476座。222条河流、131条重点山洪沟得到系统治理。洞庭湖区11个重点垸防洪和3大蓄洪垸分蓄洪设施加快建设,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持续完善。

  监测预警信息网织得更密。“十四五”期间,湖南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强化“云中雨、落地雨、河中水”监测预报,洪水预见期从3天延长到7天以上,洪峰预报准确率超92%。无人机、无人船等高科技监测设备应用到防汛监测一线,监测效率与“十三五”时期相比提升了70%,连续四年实现山洪灾害“零伤亡”。

  水工程调度更精准、技术支撑更有力。“十四五”期间,水利部门精准调度湘资沅澧四水流域水库群拦蓄洪水超400亿立方米,减少经济损失约190亿元。组建3600余人的省市县三级防汛抢险专家队伍,构建抢险专家“1小时到达圈”,成功处置较大以上险情464处。

  优配置,构建水资源新格局

  湖南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常常“喊渴”。

  10月26日上午,株洲“引洮润株”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引洮润株”以洮水水库为水源,构建株洲水网“大动脉”。项目建成后,将优化长株潭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

  “十四五”期间,湖南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四纵三横、一圈两带”湖南现代化水网,为丰水地区排涝、为枯水地区“解渴”,构建起水资源配置新格局。

  水利建设投资持续攀升。截至目前,“十四五”期间,湖南已落实水利建设投资2654.7亿元,是“十三五”的1.9倍。莽山、毛俊、椒花、犬木塘水库和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等一大批发展急需、群众期盼的重大水利工程顺利建设。

  现代化水网加快形成。多个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开工,夯实水安全基石,优化水资源配置;现代化灌区配套续建与改造,提升灌区灌溉能力,实现“藏粮于水”的目的;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行动,畅通田间地头微循环。

  11月23日,犬木塘水库祁东灌区工程正加紧施工,祁东灌区建成后将如同一条“水脉”,年均可向祁东县供水8927万立方米,从根本上改变当地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十四五”期间,全省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11.19亿立方米,水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三湘大地在水的滋润下,越发灵动。

  促发展,释放水利新活力

  “十四五”期间,湖南充分释放“水活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支撑”。水利投资成为全省稳增长、促就业的“新引擎”。

  两手发力兴水利。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和社会资本等非财政性资金比例较“十三五”增长1.6倍。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强,累计完成水权交易5157万立方米,节水贷、取水贷、水土保持碳汇交易、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取得“零”的突破。

  水资源高效利用。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重点领域节水,2024年全省用水总量为298.71亿立方米,远低于国家下达的2030年控制指标359.77亿立方米,全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22.8%和44.8%,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69,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今年7月,在2024年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中,湖南再获“优秀”等级,这是湖南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等生”。

  河湖面貌持续改善。以河湖长制为抓手,统筹“一江一湖四水”系统治理,河湖长制工作连续四年获得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全省44个重点河流断面生态流量常年稳定达标,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3年稳定在98.6%,7000多个“县乡示范”幸福河段遍布三湘大地。

  民生水利提档升级。连续4年实施“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重点民生实事,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分别达94.21%、67.63%。实施1214个重点移民村美丽家园建设,全省水库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20年底增长48.6%。

  (文/奉永成 董洁平 翟文峰)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喻琢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湖南省水利厅】治水患 兴水利 强动能——“十四五”湖南水利交出“治水兴湘”新答卷

3385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