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共有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其中,新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国扶县,宁远县、双牌县、江永县是省扶县。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774个、贫困人口69.4万人。2014年至2017年,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50.1万人,贫困村脱贫出列475个,贫困发生率从13.5%下降至3.3%。宁远县、双牌县、江永县三个省扶县顺利实现摘帽,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为切实提高脱贫质量,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真脱贫、脱真贫”要求,永州市坚持问题导向,竭力巩固脱贫成效,防止返贫,对摘帽县、出列村、脱贫户在全省率先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活动,进一步落实精准帮扶后续巩固提升措施,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成效真实。
以上率下 聚焦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精准发力
4月13日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晖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全市“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活动。4月14日,周六,李晖又率先垂范脚步匆匆的赶往祁阳县文明铺镇新塘角村开展“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在驻村扶贫队的帮扶下,昔日贫穷山村于2017年整村脱贫,蜕变为小康示范村。宽阔的村组公路、整治的村容村貌、一片片冒出数片嫩叶新芽的香芋、群众脸上满足开心的笑容,见证着三年用心用情帮扶的成效。李晖走进乡村扶贫车间和村民家中,仔细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状况。看着眼前花园式的村容村貌,得知贫困户们实现了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李晖十分欣慰,并对新塘角村稳定脱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李晖指出,下一步,要以“四扶四建”为抓手,着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突出“扶志”,着力解决“人穷志短”的问题;突出“扶智”,着力解决“无能为力”的问题;突出“扶业”,着力解决“无以为业”的问题;要继续走访,实现全覆盖,把问题进行归总归类,一项一项解决;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好“乡村大讲堂”,给村民们讲政策、讲案例,树立乡风文明的典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不忘初心 聚焦着力提升脱贫质量精细查摆
全市上下按照李晖提出的“学、下、查、断、改、问”六大“利器”,全面进村入户。对照“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重点查看已脱贫户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否达到国家扶贫标准,收入来源是否稳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是否保障到位,查看脱贫程序是否到位,是否进行了村民主评议、乡村两级公示,是否有农户确认签字、帮扶责任人签字、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签字、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签字,并查看脱贫审批相关资料。查看贫困户对脱贫成果是否认同。对于已脱贫但未达到脱贫标准的,按程序回退为未脱贫户,给予继续帮扶。对照“一个确保,两个完善” 重点查看已出列贫困村综合贫困发生率是否低于2%;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是否基本完善。贫困村退出是否按照村自主申请、乡镇监测上报、县市区审核审批、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签字、市州核查、县市区退出销号等流程进行。
凝心聚力 聚焦贫困群众需求真情回帮
在活动中,李晖带头示范,在对活动作出安排部署的第二天,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市委办、市委政研室、市委接待处等单位的党员干部,组成15个回访组,深入祁阳县文明铺镇新塘角村,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回访回帮,共入户调研回访95户,落实回头帮扶措施21条。全体市级领导、市直单位和县、乡党政领导协同联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纷纷深入帮扶村、结对帮扶贫困户回访回帮,掀起了全市“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活动热潮。截至4月17日,据不完全统计,106个市直单位,1463名市直干部已深入帮扶村开展回访活动,回访贫困户3286户,其余11个市直单位正在组织进村入户回访回帮,14个县区(管理区)37535名干部职工参与回访,共回访脱贫户99883户。通过“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发现基础台账不扎实117个,政策宣传不到位82个,脱贫质量不高42个,内生动力不足566个,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和短板,各县区按照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要求,制定整改台账,落实帮扶措施807项,由原帮扶后盾单位和帮扶责任人,逐一落实帮扶措施,限期整改到位。
鼓点声声急,催人步步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唯有实干,方能决胜。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永州正以愚公移山的意志和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扶贫精神”,下好“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干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交出一份满意的“永州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