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让有美景的地方不再贫困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18-06-13 19:37 【字体:

  苏仙区飞天山镇两江口瑶族村,全村辖区面积约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亩,山林面积7万余亩。共辖15个村民小组,341户1143人,集中了飞天山镇40%以上的贫困人口(137户443人),是苏仙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两江口瑶族村由原来的小溪村和五马垅村合并而成,位于大山深处,交通及其不便,但到处青山绿水,风景秀丽,2016年被纳入全国旅游扶贫村试点。

  飞天山镇把握住了两江口瑶族村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旅游扶贫为主线,依托当地传统种养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共建共享,旅游扶贫彰显特色。该村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保留35栋民俗特色保留住房,投入198万元改造小溪片土坯房民宿,提质村容村貌,筑牢旅游基础。利用全国旅游扶贫村试点优势,引进本地民宿开发企业“上席”酒店入驻开发,大力开发红寨泷生态峡谷溯溪漫步道等特色线路,以高山旅游、民宿旅游、乡村旅游为着力点,开发周末乡村游线路,通过土地流转、租金返还、安排就业等形式累计帮扶贫困户100余户,实现人均增收2500元,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是因户施策,特色产业稳定增收。两江口瑶族村是瑶族聚集村,依托当地少数民族传统特色发展种养产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充分发挥当地农民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确定以猕猴桃黄桃种植、竹酒制作、原生态豆腐制作和藏香猪、黑山羊、牛、竹鼠为特色支柱产业,不断带动贫困户持续发展;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猕猴桃黄桃合作社通过委托帮扶模式,联结贫困户35户,确保年利率10%用于分红;竹酒作坊2017年出产竹筒酒2000多罐,产值20多万元,带动10户贫困户增收;原生态豆腐坊2017年建成后,吸纳贫困户15户,年销售收入逾百万元。

  2017年,两江口瑶族村78户249人顺利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1.2%,成功实现了贫困村脱贫摘帽。如今的两江口瑶族村靠山吃山,充分发掘青山绿水这一宝贵资源,迈向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信息来源: 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责任编辑: 吕菊兰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苏仙区】让有美景的地方不再贫困

761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