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办时间是营商便利度的关键性指标,要优化办事流程,推进信息共享,强化责任落实,依法有序开展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工作。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当头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必须清醒认识到,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放权不彻底、管理不到位、服务不优化等差距。
要在放宽市场准入上出实招,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实施减证专项行动,深入推进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切实为促进就业创业降门槛。
要在减税降费上见实效,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用电用工物流成本,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担。
要在优化审批上求突破,进一步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服务,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持续向基层下放审批权限,切实为激发有效投资拓空间。
要在优化环境上出重拳,严肃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案件,依法保护产权,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处力度,切实为公平营商创条件。
要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在推行“四办”、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审批效率、推动实现“最多跑一次”全覆盖等方面精准发力,切实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件民生工程,是一场自我革命,是一次流程再造,是一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比拼,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协同联动,确保推进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好的发展环境才是最优惠的政策,才是最有利于企业壮大、成长的"原生态"。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把着力点放在优化软环境上,放在服务一二三产业发展上,放在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上,比机制、比环境、比服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