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娄底市各级粮食管理部门和粮食生产加工企业未雨绸缪,坚持以粮油市场保供给为工作重心,抢抓复工复产,打通粮食流通环节,使全市粮油供应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供销秩序良好,受到省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
娄底是一个兼具产区特色和销区特征的复合型产销衔接区,境内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辅以小麦、玉米、红薯等旱粮小杂品种。每年粮食总体需求量为190万吨,其中口粮需求80万吨。每年需要从市外购置粮食30万吨,包括稻谷、大米、面粉、玉米等。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374.426万亩,总产159.31万吨,比2018年分别增加5.22万亩和2.98万吨。娄底市全力引导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市场化收购粮食10.9万吨。
疫情发生后,娄底市农业农村、商粮等部门积极应对,成立了高规格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应对工作方案。先后采购医用、一次性口罩,护目镜和84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分配到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81家一线企业,全力打通粮食产供销各个环节,确保了从生产、加工到市场再到餐桌的正常运转。
从1月29日起,娄底市商务粮食局坚持每天一调度,及时关注生活必需品供应态势。据最新调度情况显示,截至目前娄底市辖区内各类政策性粮食储存(原粮)26.97万吨,社会粮食保有量23.97万吨。2至3月从市外调运大米1.2万吨。同时,迅速组织复工复产复市,动员粮油加工企业及早开工。3月5日,全市36家粮油加工企业全部复工复产。两家重点大米加工企业满负荷生产,粮油供应完全可以保障。
继3月2日省财政厅和粮食物资储备局联合出台《疫情期间支持我省应急粮油加工企业收购农民余粮的补贴方案》后,娄底市正组织出台一系列保供惠农措施,为今年粮食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4月9日召开了全市2020年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第一次会议,对全年的粮食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