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竹托起亮源桥村致富梦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2020-07-29 11:46 【字体:

  耒阳市亮源乡亮源桥村党总支书记胡志成最近遇上一件为难事:村里的正煌竹制品加工厂要新招3名工人,邻村有几个“熟手”要来应聘,甚至托人“打招呼”。

  但近期本村有几个在外务工的贫困户会返乡,虽然都是“生手”,胡志成仍想把这3个岗位留给他们。

  胡志成在加工厂兼职管理人员。要在几年前,他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的亮源桥村这么受欢迎,竹制品加工厂的岗位这么俏。

  亮源桥村位置偏僻,山高路远,过去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农业占大头,曾是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有1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里唯一“拿得出手”的,是漫山遍野的上好南竹,既粗壮又高大。

  以前,偶尔有外地来的货车收购竹子,一两元一根。因为信息不对称,经常出现村民费了很大劲把竹子送到收购点时,大货车已经装满了。没卖出去的竹子,只能当作柴火烧。渐渐的,大伙不太愿意卖竹子。

  2016年,村里引进的正煌竹制品加工厂,让冷清的亮源桥村,一下热闹起来。

  “突突突”……7月25日上午,村民肖春华开着拖拉机满载南竹,进了正煌加工厂。不一会儿,就拿到1100余元。他告诉记者,刚刚拖的这一车有120多根南竹,算下来,每根能卖八九元。

  正煌加工厂专门生产“定向帘”,供应沿海集装箱生产企业,去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产品供不应求。随着经济回暖,这几个月厂里的订单越来越多。

  村里的南竹也摇身一变,成了宝贝。胡志成说,厂子不限量收购竹子,每吨380元,平均一根可卖八九元。

  肖春华流转100多亩南竹山,分批砍伐,两年一轮。他说,每个月卖竹子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他还花2万多元买了拖拉机,帮村民运竹子。

  正煌加工厂现有30余人,分别在裁筒、开片、打篾、编织及烘干等岗位做工,其中8人是贫困户。52岁的贫困户熊方春编织竹帘,每月工资至少有2400元。“在厂里,我干活算最慢的,有的同事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熊方春说,比起以前在外打工,如今在家门口上班,自己很满足。

  “当柴火烧的竹子都能卖到八九元一根,还有什么不可能?”胡志成介绍,一根南竹提振了大伙的增收信心,托起了贫困户的致富梦。

  贫困户王烽帮养殖公司养猪近500头,今年上半年纯收入已达11万元;残疾贫困户胡桂乃身残志坚,做涵管每年能挣3万余元……村里脱贫增收的氛围日渐浓厚,近两年,村里多了10多辆运输南竹的拖拉机,还办起12个养殖场。目前,全村仅3户贫困户未脱贫。

  亮源乡党委书记李曙光告诉记者,乡里已与福建的竹制品精深加工企业初步达成意向,将引进企业生产家装竹材、竹工艺品、竹炭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到那时,村里的竹子就不止380元一吨了,很可能会升值好几倍!”胡志成笑得合不拢嘴。

  (文/徐德荣 连帆涛 文明)

信息来源: 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 郭玟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南竹托起亮源桥村致富梦

131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