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的,感谢李市长的回答。那么,永州在具体改革实践中有哪些突破和亮点,形成了什么“永州特色”?
嘉宾:在探索改革的过程中,我们的确形成了一些“永州特色”“永州经验”,主要体现几个方面:
一是先啃“硬骨头”。根据反复调查研究,首批100个事项中,群众最关注的、跟营商环境关系最密切的是市场准入涉照类事项,这些事项一般涉及多个部门、不同层级,因此办理流程较复杂、时限较长、改革难度较大。我市将这43个事项作为改革重点,先集中力量重点攻克。5月22日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43个市场准入涉照类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现已在全市全面推广,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二是延伸“服务端”。为了使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根据群众办事习惯和不同办事类型,我市打破层级边界,依托一体化平台,将服务端口横向拓宽、纵向推深,做到群众的需要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政务服务大厅审批部门、事项、人员“应进尽进”的前提下,横向将服务受理端口拓宽至医院、驾校等群众习惯的办事服务点,纵向将服务受理端口下延至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市场监管所、便民服务中心等处,并探索将一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的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群众可实现就近“一窗办结”。
三是打破“难堵点”。坚持从方便群众出发,大胆打破前后置许可审批边界,推动相关部门并联协同审批、联合勘验、统一出件;凡是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提交的材料,一律取消;凡是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属于备案事项的,一律实行“证照分离”、信息共享,准入即准营,有关部门不再进行审批;探索推行“后置+承诺制”,对可通过后续监管达到目的的许可,一律采取“后置+承诺”;探索推进容缺受理制,对群众办事中缺失的部分次要性申请资料允许延后补足,避免群众来回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