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湖南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时间:2019-07-09
    嘉宾:
    摘要:
    •   1、《实施意见》如何体现全面实施?

        2、为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实施意见》提出哪些措施?

        3、《实施意见》的主要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4、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推进思路是什么?

    访谈实录
    • 《实施意见》如何体现全面实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本次节目的主持人。近日,湖南省印发了《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为政府全部收支预算,带上绩效管理的“紧箍咒”。今天,非常荣幸能邀请到湖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博彰,就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

        陈博彰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我省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实施意见》聚焦解决我省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用3—5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施意见》如何体现全面实施?

        陈博彰《实施意见》聚焦解决我省当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力争用3—5年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从三个维度阐述了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内涵。

        一是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实施意见》提出,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对象要从项目为主向政策、部门整体支出拓展,要从转移支付为主向政府财政运行拓展,形成政府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政策和项目预算等全方位的绩效管理格局。要求各级政府将收支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的同时,重点关注收入质量、征收效率、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防控水平等,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集中财力办大事;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推动提高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水平;实施政策和项目预算绩效管理,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综合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并对实施期超过一年的重大政策和项目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

        二是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实施意见》强调,“全过程”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一是预算编制环节突出绩效导向。要求建立重大政策和项目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将绩效关口前移,结合相关预算评审、立项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审批,对新增重大政策、项目及转移支付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实现预算编制与政策的中长期协调。二是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实施意见》要求以绩效目标为导向推进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编制预算时,要全面设置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专项资金绩效目标、政策及项目绩效目标,将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并逐步实现预算绩效目标报送同级人大审议。三是预算执行环节加强绩效监控。要求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运行监控机制,明确监控职责,规范监控程序,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重点加强对重大政策和项目的绩效监控,以确保预期的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四是决算环节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对财政资金使用单位和各级主管部门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等实施评价,积极开展预算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评价,建立健全重点绩效评价常态机制,对重大政策和项目定期组织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探索开展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稳步开展市县政府债务管理绩效评价和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五是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公开、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

        三是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施意见》要求,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扩围升级,覆盖所有财政资金,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并延伸至政府投融资活动、基层单位和资金使用终端,做到财政性资金所到之处,均有明确的绩效目标,都要进行绩效管理《实施意见》明确,要建立政府债务绩效管理体系,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绩效管理,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益,规范政府债务“借、用、管、还”行为,坚决遏制各类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行为,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高政府债务项目的综合效益,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和财政风险。

    • 为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实施意见》提出哪些措施

        主持人:《实施意见》指出要明确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提出权责对等原则,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实现“要我有绩效”到“我要有绩效”的转换。为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实施意见》提出哪些措施?

        陈博彰实施意见》指出要明确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提出权责对等原则,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实现“要我有绩效”到“我要有绩效”的转换。

        一是压实管理责任。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预算绩效负责,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责任人需回应财政、审计、人大等各方对相关绩效信息的需求,尤其是“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的提出,将预算绩效管理责任压得更实。

        二是强化激励约束。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部门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将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与转移支付分配挂钩,将项目实施绩效与项目预算增减挂钩,原则上保障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督促改进绩效一般的,削减或取消低绩效无绩效的,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并按照有关规定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

        三是强化监督问责。各级审计部门依法对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开展审计监督,财政等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以及审计部门在审计监督中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当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各级财政部门要推进绩效信息公开,重要绩效目标、绩效评价结果要与预决算草案同步报送同级人大,同步向社会主动公开。

    • 《实施意见》的主要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主持人:《实施意见》为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勾画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具有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层次分明、切合实际等特点,是建立与我省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实施意见》的主要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博彰实施意见》为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勾画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具有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层次分明、切合实际等特点,是建立与我省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新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

        一是在管理内容上进一步深化。实施意见》要求,“全方位”管理,将目前主要聚焦于政策和项目层面的绩效管理,拓展到政府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在格局上有拓宽,而且明确要求政府预算支出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集中财力办大事;要严格支出保障序列,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三保”支出不留缺口,支出绩效重点关注财政资源配置水平、民生保障水平、财政支出效率、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整体绩效自评和报告制度;专项资金的设立和新增需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专项资金到期后,财政部门应组织进行整体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专项资金存设和资金规模直接挂钩。“全过程”管理,首次明确要建立事前绩效评估机制,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未按要求开展事前绩效评估或评估结果为差的重大政策和项目不得列入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相关项目不得纳入项目库,在预算管理的事前控制功能和资金配置功能上更讲实效。“全覆盖”管理,将四本预算、政府投融资活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等全部纳入绩效管理,对比以前以一般公共预算为主开展绩效管理的基础上有深化,特别是要求建立政府债务绩效管理体系,较以往在防范化解金融债务风险和财政风险上更有实效。

        二是在管理流程上进一步规范。《实施意见》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流程再造更加规范,强调要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各地区各部门编制预算时,不但要设置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专项资金绩效目标、政策及项目绩效目标,而且要加快实现本级政策和项目、对下共同事权分类分档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和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管理全覆盖,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或绩效目标审核未通过的,不得安排预算;要做实绩效运行监控,重点加强对重大政策和项目的绩效监控,按照项目进度和绩效情况拨款。要做好绩效评价的扩围升级,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对预算执行情况的产出和结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开展绩效评价,财政资金使用单位要对预算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评,向同级主管部门报送预算绩效自评报告。各主管部门要对预算执行情况、政策和项目实施效果以及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绩效评价报告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要对主管部门的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对其报送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审核,必要时组织对主管部门绩效自评情况实施再评价。选择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众普遍关注的重大政策和项目进行重点绩效评价。积极开展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评价,省、市、县三级选择部分部门和单位先行试点,3年内覆盖本级所有部门和单位。省财政要积极开展市县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分别对市、县两个层次的预算执行、收入质量、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国库库款管理、预算公开和其他财政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在全省通报。要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并将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主动公开。

        三是在政府债务绩效管理上做出明确规定。《实施意见》强调,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政府债务绩效管理,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益。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政府债务资金要依法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等中央明令禁止的项目支出。政府债务绩效管理重点评价考核各级政府建立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政府债务风险控制与化解、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政府债务资金安排、政府债务项目收支预算执行、政府债务资金使用效益等情况,督促各级政府加大财政约束力度,规范政府债务行为。

        四是在考核机制上进一步严格。实施意见》规定,各级政府要将预算绩效管理结果纳入对同级部门单位和下级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计分指标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参考。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对同级部门和预算单位、下级财政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建立考核结果通报制度,实施表彰、约谈和责令限期整改机制。

        五是在保障机制上进一步健全。实施意见》对预算绩效管理相关主体的权责分工和内部、外部监督机制进行了界定。《实施意见》强调,财政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财政部门内部预算绩效管理沟通协调工作机制,通过经济与财政预测、事先估算实施成本等,揭示特定政策和项目潜在的财政风险,为增强财政可持续性提供依据;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一个财政、一套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避免部分公共资金因制度障碍而游离于预算绩效管理框架之外,同时,注重提升自我绩效评价能力,改变过度依赖第三方机构的局面,提高绩效管理本身的绩效;审计部门参与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审计监督,除聚焦政府活动的财务责任外,还应更多关注政府的绩效责任;各级人大要对同级政府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倒逼政府绩效信息公开和绩效结果应用。此外,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和司法机构,要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参与绩效问责,实现“问责到人”和终身问责。财政部门要将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所需经费足额纳入本级预算予以保障。

    • 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推进思路是什么

        主持人: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我省将聚焦重点任务、统筹分步实施。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推进思路是什么?

        陈博彰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我省将聚焦重点任务、统筹分步实施。

        2019年,省、市、县三级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事前、事中、事后有机衔接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2020—2021年,重点扩大覆盖面,提升工作质量。省、市、县三级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基本建立全方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和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2022年,继续深化改革,形成规范健全的制度体系、权责清晰的分工机制、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透明严格的信息公开机制、约束有力的奖惩机制,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网友提问
    • 细雨绵绵

        请问为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实施意见》提出哪些措施?

      2019-07-09 09:12:00

    • 落九天

        《实施意见》的主要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2019-07-09 09:15:00

    • 晴空一鹤

        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总体推进思路是什么?

      2019-07-09 0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