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阳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
2.简介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在洞庭湖、长江污染整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3.介绍岳阳市近年来环境治理的主要成绩;
4.介绍岳阳市环境执法的主要举措;
5.介绍岳阳生态环境整治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
6.介绍岳阳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路线图;
7.回答网友提问。
岳阳市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做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我是本次节目的主持人。污染防治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三大攻坚”之一,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举措,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已成为举国上下的一致共识,今天,非常荣幸能邀请到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黎作凤同志,就岳阳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在线交流。
黎作凤: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岳阳市是如何认识生态环境治理这项工作的?
黎作凤:党的十八大以来,岳阳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岳阳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突出抓好环境保护,积极构建生态发展新格局,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总体安全。
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民生改善的“重头戏”来抓,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一是突出高位推动。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近三年共研究环保议题21次,环保在年度综合绩效考核中的分值由20分提高到60分。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亲自抓,自中央环保督察开展以来,先后调度、督查30余次,切实加强了对生态环保工作的领导。二是扣紧责任链条。不断完善环保督查、考核、评价机制,压紧压实各级环保责任,确保“一岗双责”“党政同责”要求落到实处。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全覆盖,严格执行“河(湖)长巡河(湖)工作方案”,建立“一单四制”,实行“一河一策”,列出整改清单,压实整改责任,限期整改到位,做到河长巡河常态化、制度化。三是从严追责问责。出台《岳阳市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岳阳市较大及一般环境问题(事故)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成立6个市级环保督察组,每月开展一次以上督察,对失职失责人员该约谈的约谈、该问责的问责。 2017年来共计约谈、问责230人,其中处级2人、科级109人。
简介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在洞庭湖、长江污染整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主持人:去年,中央环保督察风暴席卷全国,岳阳市也经受了环保督察的洗礼,请问岳阳市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怎么样?在洞庭湖、长江污染整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黎作凤:2017年8月,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领导小组向我市下达了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清单,列出我市20项整改任务。我们严格对照整改要求,扎实开展“洞庭湖突出环境问题集中整治月”行动,对突出问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攻坚。今年,我们又启动实施“岳阳市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聚焦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等11项重点任务,一张清单、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省突出环境问题领导小组充分肯定我市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2017年度评价计分为100分(满分),在全省排名第一;今年5月,认定我市完成15项整改任务,达到销号标准;剩余5项整改任务按时序进度推进;交办我市的351件信访办理件已全部办结销号。比如我市非法采砂问题一度比较突出,我们坚持治人、治场、治船并举,长江沿线39处非法砂石码头、44处砂石堆场全部关停并复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入我市君山华龙码头、城陵矶水文站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后,我们将长江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召开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议》,在全市部署开展长江保护与治理“七大行动”,着力加强沿江化工企业整治、长江岸线码头整治整合、黑臭水体治理、沿江环湖生态修复、沿江环湖地区“空心房”整治、重点领域整治和河长制落实,坚决守护好一江碧水。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洞庭湖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水在变清,天在变蓝,安在变绿,候鸟在变多。去年,东洞庭湖七个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提升到85.7%,湿地保护率达到76.7%,越冬水鸟达22.6万只,数量创近10年之最;洞庭湖江豚种群基本稳定在100多头;2016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5天,优良率提高6%,增幅居全省第一。
介绍岳阳生态环境整治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
主持人:生态环境整治推进难度大是各地的共识,请问岳阳在生态环境整治方面还存在哪些困难?
黎作凤:就目前来说,我市生态环境整治存在一是工业排放强度高。我市是中南地区重要的石化、造纸、电力能源基地,长期形成的结构矛盾短期难以突破。“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5.19万吨和4.84万吨,均居全省第三位,减排压力大。
二是环境问题欠账较多。一方面,岳阳水系发达,拥有长江163公里岸线和洞庭湖60%以上水域面积,经过过去几十年粗放式的发展,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及外源输入污染交织,污染问题点多、线长、面广,要在控制污染增量的同时,短时间消化污染存量,工作难度很大。另一方面,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不到位,总体处理能力不足,岳阳市县城以上已建成并稳定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共12家,仍有南津港污水处理厂等8家污水处理厂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B标准处理并排放污水,需要提标改造。且配套的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部分区域没有截污,城区未建立完善雨污分流设施。部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少数垃圾填埋场存在环境问题,少数垃圾场临近存放极限。
三是环保监管力量与当前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显著增加。市、县两级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任务大幅度增加,但无论是机构数量、人员编制还是执法装备、信息化建设等,都没有大的变化,出现“小马拉大车”情况,环境监管力量明显不足,尤其是 环保及面源污染监管力量薄弱。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监管中存在少数盲区、死角,也存在一些工作不够深入的问题。
介绍岳阳市环境执法的主要举措
主持人: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高效的环境执法,岳阳在环境执法上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举措?
黎作凤:总结起来,我市环境执法做到“四严”。一是督察严查不手软。2017年,我们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我市为重要契机,全借力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排査整治,强力推进立督立行立改,有效回应了一批民生重点热点问题,切实推动一批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二是铁拳严打不留情。从严打击屡查屡犯、拒不整改的违法企业。用好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移送拘留、涉嫌污染犯罪移送公安等有效手段。2017年,累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92起,罚款总额2412.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6.2%和167.19%,立案数及处罚金额均排名全省第二。三是联动严惩不松懈。出台了《深化公安、环保联动执法指导意见》,实行执法联动联席会议、联动执法联络员和重大案件会商督办“三项制度”,以及案件移送、紧急案件联合调查、执法信息共享和执法联动奖惩“四项机制”。四是区域严防不打折。与长沙、益阳、临近的湖北开展了跨界环境污染纠纷处置和应急联动工作,基本实现了与有交界市县联动工作的全覆盖。
介绍岳阳市近年来环境治理的主要成绩
主持人:我们经常说,人努力,天帮忙,请问近年来岳阳市在环境治理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黎作凤: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国家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个“十条”要求,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一是治气。近三年来,全市实施各类大气污染防治项目261个,华能岳阳电厂6台机组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淘汰10蒸吨以下的燃煤锅炉90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汽车15000余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3.6%,优良率每年保持两个百分点以上的增长。二是治水。扎实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工程”、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等,加强市、县两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整治,实施76个内湖及汨罗江等重点河道整治,全力改善水生态环境,2017年,东洞庭湖七个水质监测断面达标率由76.2%提升到85.7%,全市全面小康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达到87.5%,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加强城乡生产生活污水治理,2017年以来,整改关闭超标排污口15个,整改关停超标排污企业24家;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7座,污水配套管网1486.9公里,实现县城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所有园区均已配套建设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今年出台《市中心城区污水排放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力争2年内基本解决中心城区污水排放突出问题。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去年提前完成20处省定任务,今年正抓紧推进市县乡三级27处治理任务。东风湖是中心城区最大的黑臭水体,我们出台专项整治方案,并纳入岳阳与三峡集团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先行先试项目,力争2018年底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达到三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坚持“生态、高端、时尚、现代”的定位,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东风湖新区,打造岳阳城市的新名片。三是治土。对全市土壤污染源、污染地块进行全面调查,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确定了43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大力强化固废危废监管,开展岳阳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专项整治,现场督查318家企业,督促整改问题1400多个。
介绍岳阳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路线图
主持人: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三大攻坚”之一污染防治攻坚,岳阳市接下来将如何打好这一关键战役?
黎作凤: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把这次省级环保督察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生态发展新格局的重大契机,严格按照督察组开出的清单和药方,积极整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扎实抓好生态环保工作,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美丽岳阳。具体做到四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压实环保责任。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切实肩负起环境保护重大责任。严格贯彻《湖南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和《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属地管理、失职追责”要求,进一步落实落细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引导社会力量投身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全市“一盘棋”“大合唱”的生动局面。
二是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新旧动转换,倒逼转型升级。坚持用产业项目引领转型,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提高项目引进的环保门槛,对所有环评不合格项目一律拒之门外。坚持用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加快石化、食品、造纸、电力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存量变革”;积极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军民融合、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促进“增量崛起”。坚持用改革政策引领转型,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个十条”和实体经济“二十条”,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三是进一步强化治理攻坚。认真贯彻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巩固和扩大环境治理成果。着眼“天蓝”,以灰霾污染防治为突破口,强化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突出工业废气、城市扬尘、餐饮油烟、机动车排放防控,持续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着眼“地绿”,积极开展造林绿化行动,稳定并提高森林覆盖率,着力保护好东洞庭湖湿地。着眼“水清”, 扎实开展长江保护与治理“七大行动”、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纵深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坚决守住河流湖泊的清洁美丽。着眼“土净”,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建设,确保土壤生态安全。
四是进一步严格监管执法。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切实把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切实强化环境行政执法,坚决打击违法行为,始终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
回答网友提问
1.请问我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怎么样?
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公示我市中心城区共32处,2017年,通过努力攻坚,完成了20处整治的省定年度目标任务;2018、19年,计划分别完成7处、5处整治。2018年,结合民生实事项目,市县乡计划完成黑臭水体整治27处(市级7处、县级8处和乡镇12处)。
2.全市是否实现河长制全覆盖?
全市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全覆盖,其中市级河长10人,县级121人,乡级782人,村级1772人,总计2685人。
3. 全市矮围、网围拆除情况?
2016年来,我市累计拆除矮围、网围78处,面积11.05万亩。7月3日,我市召开洞庭湖生态问题大排查大整改暨矮围网围专项整治工作会议,李爱武市长出席并讲话,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举一反三,以矮围网围整治为“突破口”,以洞庭湖为“主战场”,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岳阳市洞庭湖区矮围网围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全市矮围网围拆除工作吹响了新一轮进军号。
蓝蓝的天空
2018-07-20 15:46:00
小龙虾
2018-07-20 15:49:00
红红的太阳
2018-07-20 1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