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大湘东旅游带
时间:2018-06-28 09:34:00
    嘉宾:
    • 黄芳
    • 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摘要:
    •   1.株洲近两年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措施;

        2.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发大湘东旅游片区,打造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对株洲旅游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3.株洲全域旅游发展做大做强将会采取哪些有力举措。

    访谈实录
    • 株洲近两年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措施

        主持人:众所周知,株洲醴陵市、炎陵县两个县市已获批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株洲全域旅游发展势头较好,请问株洲近两年来是如何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

        黄 芳: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也非常感谢广大网友对株洲旅游的关心和支持。

        近两年来,国家旅游局提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新理念,指出“全域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产物。去年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提到了全域旅游,并鼓励全国各地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去年召开的党代会、两会期间,我省也提出要进一步加快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发展全域旅游的高度重视。对于全域旅游,我理解为“四个全”:第一个“全”叫全景,是在整个市域范围内按景区化来建设;第二个“全”叫全时,就是不管淡旺季或白天晚上,都能给游客提供全方位旅游体验;第三“全”叫全业,包括工业、农业等所有业态;第四个“全”叫全民,所有城乡居民都能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这样四个全,构成了全域旅游概念。

        一说起株洲,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工业新城”,最醒目标签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动力之都”,最沉甸甸的成绩是在新中国工业史上株洲创造了220多个“全国第一”。但人们还忽略了一点,就是株洲也是一片旅游胜地,拥有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炎陵县、醴陵市先后入围国家第一批、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名录,株洲市被推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城市,醴陵陶瓷谷被列入全国工业旅游创新示范单位,株洲正逐步成为要素齐备、服务优良、人气兴旺、独具魅力、令人流连忘返的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在工作中,我们主要是坚持做到“四个一”。

        一是资源统筹一盘棋。就是把全市所有的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规划建设,形成以“古、绿、红、蓝、橙”为特色的旅游体系。“古”即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资源;“绿”即以神农谷国家自然生态保护区、云阳山国家森林公园、酒埠江国家地质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资源;“红”即以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纪念馆、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蓝”即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清水塘工业遗址和醴陵红官窑为代表的工业科技旅游资源;“橙”即以方特欢乐世界为代表的快乐体验旅游资源。

        二是全域融合一张网。就是推进旅游与其他行业领域融合发展,构筑全域旅游网、延长旅游产业链,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坚持旅游与工业融合,重点围绕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前苏联援建项目、中国动力谷等,打造集科普、体验、修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工业旅游线路。坚持旅游与文化融合,充分挖掘推广各县区祭祖祈福、祖庵美食、茶祖文化、打铁水、皮影戏、非遗传承人制作威风大锣鼓、沩山古窑祭祀等民俗特色和旅游特色。坚持旅游与农业融合,推动建设一批民俗风情型、产业发展型、旅游休闲型等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特别是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里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也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三是优质服务一条龙。这个“服务”主要是在体制机制创新、旅游扶贫和营造环境方面发力,服务全域旅游发展。在领导机制方面,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主导、旅游主管部门牵头、各县市区及相关部门联动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领导机制。在管理机制方面,探索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的景区运行机制,把景区的开发运营交给市场,培育壮大各类旅游市场主体。在旅游扶贫方面,重点支持广大群众特别是茶陵、炎陵等贫困地区群众全面参与旅游开发,去年全市约4万人以上通过旅游实现脱贫。在营造环境方面,从软件与硬件两端发力,强化旅游行业管理,严格旅游市场执法检查,推进服务设施成龙配套、服务环境优化升级。

        四是品牌营销一体化。就是统筹宣传营销,加强协作联动,增强旅游发展活力。注重开展节会营销,成功举办了全国自驾游携手CCTV及百家媒体走进株洲、湖南省夏季乡村旅游节、炎帝陵景区丁酉年“祭祀炎帝陵”典礼、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会、株洲旅游春节七天乐等大型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并带来较大经济效益。抓好“株洲旅游官方平台”微信和株洲旅游网等智慧旅游平台建设。针对客源目标市场,组织重点旅游景区赴江西吉安、宜春、广州、韶关、浏阳、益阳、娄底等周边地区举办旅游专场推介会,开展精准营销。

    • 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发大湘东旅游片区,打造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对株洲旅游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主持人:省委、省政府提出开发大湘东旅游片区,打造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这对株洲旅游来说有什么影响?

        黄 芳对许多网友来说,开发大湘东旅游片区,打造“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既陌生又熟悉。这个刚诞生不久的词汇,最近正频繁见诸电视、网络及报端,其“养在深闺”的山水人文也渐为人所知。大湘东文化旅游经济带是以平汝高速公路为主轴,沿线经过岳阳、长沙、株洲、衡阳、郴州5个地级市,涵盖临湘、平江、浏阳、长沙、醴陵、攸县、茶陵、炎陵、资兴、衡东、耒阳、安仁、桂东、汝城14县(市),具有旅游产品新、交通快、景色美、文化深等特点。

        去年2月份,省发改委、省旅发委联合印发了《“神奇湘东”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总体设计方案》,在方案中总体布局为“一纵四横多环”,将打造十条自驾游环线,涉及我市的有4条自驾游环线。其中,“一纵”是以106国道、平汝高速为轴的“神奇湘东”文化生态景观长廊。这条横向景观廊依托炎陵县炎帝陵、神农谷,茶陵县云阳山、工农兵政府旧址等景区(点)独特的神农文化和优秀的绿色生态资源,西连大湘西“湘西南原生态景观长廊”、东接江西吉安井冈山风景名胜区,全长约100km4条自驾游环线中,醴北人家乡村旅游环全长约60km,以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独特的瓷器文化资源为特色;攸州湖光山色休闲环水域环境优美,绿色森林养生资源丰富,全长约60km;茶陵湘菜之源美食环以祖庵家菜为特色,全长约80km;罗霄神韵文化景观环依托炎帝陵独特的神农根亲文化、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红军标语博物馆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全长90km。这样的总体布局,拉起了株洲全域旅游建设的一张网,撬动了株洲全域旅游资源开发,为株洲旅游产业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此外,在产业扶贫方面,“神奇湘东”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以湖南湘东地区及罗霄山片区为基本范围,在线路贯穿的10个县区中,有6个县属于罗霄山连片特困地区。数据显示,通过直接建设沿线101个景点集群,预计可直接推动、辐射带动211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2万多户家庭脱贫致富。

    • 株洲全域旅游发展做大做强将会采取哪些有力举措?

        主持人:株洲拥有如此多的优势资源和条件,面对旅游的新形势新要求,你们未来如何将株洲全域旅游发展做大做强?

        黄 芳:党的十九大作出重要论断: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旅游作为幸福产业和美好产业,在株洲不仅面临着“人民日益增长”的规模需要,更面临着“美好生活”的旅游品质需求。株洲在贯彻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实现“一谷三区”的目标中,也把株洲旅游业作为富民和福民产业来抓实抓牢。为此,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我们株洲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重点在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一)精准把握发展定位,构建旅游新格局。株洲提出了“一极一路、一带一区”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一极”为强化炎帝陵祈福祭祀生态旅游核心极,“一路”为打造平汝高速自驾游精品线路,“一带”为构建湘江(株洲段)文化旅游经济带,“一区”为位于主城区的“中央都市旅游区”,搭建了全域旅游的骨架,形成了株洲的全域旅游特色发展思路,株洲全域旅游必将迈入加速腾飞的轨道。

        (二)加强核心景区建设,掀起旅游新高潮。株洲旅游资源丰富,但产品少、品质低,全市没有一家5A级景区。今年株洲下决心掀起产品建设高潮,市里已成立炎帝陵创5A领导小组,安排了一千万创建资金,力求实现株洲顶级核心吸引物零的突破,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其他景区建设,力争三年内建成30个现象级景区,同步推进生态度假区、湘江风光带休闲区、旅游综合体建设。

        (三)加快旅游改革步伐,激发旅游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对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我们要紧紧抓住机构改革的难得契机,按照党对旅游改革工作的具体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局出台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导则》要求,有序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承担起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旅游规划与产业促进、旅游监督管理与综合执法等职责,推进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拓展旅游新空间。一方面,以乡村旅游振兴战略为抓手,着力推进“旅游+乡村”发展。目前,国家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旅游应有作为,可有作为。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的主要实现形式,株洲将重点摸清美丽乡村、特色小镇资源,结合特色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继续深挖“旅游+互联网+扶贫”模式价值,将休闲观光旅游活动与品味乡村风情、体验农耕文化、走进农家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216个省级美丽乡村,评估和引导一批美丽乡村申创“A级景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引导20个省级特色小镇实施旅游小镇发展,实施特色小镇景区化、主题旅游度假区化。通过“后备箱工程”带动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另一方面,以开发株洲工业旅游精品线路为契机,推动“旅游+工业”发展。株洲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围绕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建成开放,串联好“动力株洲”工业旅游线路;围绕清水塘中国遗址公园建设,设计好“辉煌株洲”工业线路;围绕中国陶瓷谷,推荐好“国粹株洲”工业旅游线路;围绕翔为通用,策划好“飞天株洲”工业旅游线路等。充分发挥株洲工业优势,在邮轮游艇、房车、低空飞行器、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中找到突破口,推动株洲在旅游装备制造业率先发展。同时,要在株洲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上做文章,充分挖掘各县区民俗特色,有效推广和开发株洲旅游文化特色资源,让民俗文化活动成为推广株洲全域旅游的一张崭新名片。

        (五)对接大湘东自驾游,提升旅游新供给。对接大湘东片区旅游发展,平汝高速公路是主轴,必须做好醴北人家乡村旅游环、攸州湖光山色休闲环、茶陵湘菜之源美食环、罗霄神韵文化景观环的自驾游的文章。去年,株洲已入选“全国百条精品自驾线路”,并已通过编制《株洲全域自驾服务体系规划》已布局14个驿站型房车自驾车营地、9个目的地型房车自驾车营地、16个依托型房车自驾车营地。今年将启动4个房车自驾车营地建设,计划通过成立EPC公司,筹划营地建设、运营。与此同时,打通最后一公里,建设一批厕所,设立一批标识导览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将株洲打造成自驾旅游的圣地、户外运动的天堂。

        (六)营造优质高效环境,提升旅游新形象。一方面,以承办湖南省国际旅游节为契机,着力唱响“五彩株洲”旅游品牌。株洲将承办好今年的湖南国际旅游节,并以此推动株洲旅游综合营销。重点办好株洲“春夏秋冬”四季乡村旅游节、桃花节等节会活动,营造阶段性旅游热点,实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节庆”。另一方面,拟出台《株洲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株洲市旅游业发展奖励办法》,在市级管理层面形成合力,激发旅游企业创业热情,不断提高游客参与度以及株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网友提问
    • 旅行的青蛙

          请问株洲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2018-06-28 09:17:00

    • 炎黄子孙

          作为一个黄桃种植户,旅游业的发展对我们有哪些积极影响?

      2018-06-28 09:20:00

    • 天空之城

        株洲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方面将会有哪些举措?

      2018-06-28 09: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