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汤市长,通过您的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常德“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确实是硕果累累、成效显著,为全省经济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那么,常德“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正在重点推进什么?能不能给我们介绍和展望一下。
汤祚国:当前,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历史机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防风险”主题,纵深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全市发展来势看好、走势喜人。
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没有项目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紧跟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年”,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拿出一股“傻劲”和“疯劲”来抓项目,明确今年推进300个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投资900亿元以上,其中产业项目的比重不低于60%。为确保项目建设实打实,我们向各地下达了军令状,要求各区县市、常德经开区、常德高新区每年落地开工投资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不少于15个,其中工业项目不少于7个。1-5月,全市实际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1个,引进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个,引进10亿元以上的11个,常德中部国际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投资超过100亿元。工业项目方面,引进工业项目48个,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0个,中车常德工业园、金海装配式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二是开展暖企行动。今年1月18日,常德启动“产业立市·暖企行动”,成为省委省政府提出“产业项目建设年”后首个开展“暖企行动”的地级市。首批暖企行动包括15项主题活动:产业立市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一企一策”企划帮扶及涉企收费清理规范活动,“智汇洞庭·科创未来”活动,“企业发展情况大走访大调查·惠企政策促落地”活动,“常德品牌农业推介行”活动,“产业立市”护航活动,“产业基金联品牌企业”活动,“园区企业专场招聘·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优化营商环境·工商助企发展”活动,“常德质量提升”活动,“食品药品企业成长助力”活动,“纳税服务专家团”活动,“用电企业网格化服务”活动,“供水优质服务”活动,“服务企业专线公交”活动。其中,在年初的时候,全市线上线下调研600多家企业,针对企业反映突出的成本高、用工难、融资贵等问题,采取了规范降低涉企收费等5大举措。市主要领导同志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入驻企业微信群,受理企业反映的问题,并限时回复办理,零距离、零成本、零障碍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初步统计,常德“暖企行动”期间,围绕42项活动内容,开展涉企和项目服务活动90多场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230多项。下一步,还将在实施“暖企行动”的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适时启动“惠企行动”“护企行动”和“助企行动”,营造“办企业被尊重,做实业受追捧,投资者得实惠,创业者有成就”的浓厚氛围。
三是升级园区平台。坚持园区走集约化、特色化、人性化发展路子,按照国家级园区不超过“三主三辅”、省级园区不超过“两主两辅”的要求,科学明晰园区定位和产业特色,支持创建津澧国家级经开区,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园、专利产业园等特色园、园中园。按照园区、城区、景区“三区合一”的要求,打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协调”园区。推动园区开放式发展,加强产业园区与发达地区、异地商会、行业协会的对接,推动结盟发展,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去行政化、趋市场化进程,给予园区更大的自主权,增强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全市拥有常德经开区、高新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桃源高新区、汉寿高新区、津市高新区、澧县经开区、石门经开区、临澧经开区、安乡工业集中区、西洞庭生物科技园等8个省级园区,“百亿园区”达到8个,园区综合实力排名全省前五。津澧国家级经开区创建成功后,我市园区将形成“三足鼎立、群雄并起”的发展格局。今年,我们仅园区投入这块计划就在100亿元以上,建设标准化厂房130万平方米以上。
四是强化要素保障。从我们对企业的调查问卷来看,目前企业反映最集中的就是缺钱、缺人,还有就是降成本问题。在解决资金问题上,我们坚持防风险为首要前提,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模式,发挥产业基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实体经济,扶持产业发展,要求国家级园区不少于5亿元,省级园区不少于2亿元。同时,将过桥资金延伸到区县市,扩大企业覆盖面,提高资金周转频率,最大程度帮助企业缓解资金问题。在解决人才问题上,一方面,我们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已举办了4场产业立市企业家大讲堂活动,邀请清华等知名院校专家教授授课,企业反响强烈、踊跃参与;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专场招聘、春季招聘等活动,与本地院校合作,定向分批培养企业适需人才,解决企业用人难问题,并通过给政策、搭平台、创环境,吸引高端人才来常发展。在为企业降成本方面,我们督促各级各单位严格兑现《常德市帮扶工业企业十条》《关于进一步降费减负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通知》,为企业降低水电气、用地、用工、技改、融资等成本,并正在起草相关补充规定,进一步为企业降成本、减负担。
五是优化发展环境。环境代表一个地方的竞争力、软实力。在优化环境方面,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出重拳、亮狠招,实打实、硬碰硬,通过打造一流的环境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保驾护航。一方面,提高政府效率。抓好“放管服”各项工作,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另一方面,解决企业问题。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建立台账,逐个交办,销号管理,让区县市政府和市直单位限时解决,不具备条件解决或市县层面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企业解释说明。再一方面,规范涉企服务。严格实行宁静日、涉企检查备案、涉企收费公示、“百科大评议”等制度,国家级和省级园区涉及到企业行政执法的,园区管委会和派出机构要积极协调,依法依规按程序办理。特别是对企业实施行政处罚,依法履行告知程序,不能随意宣布停产、封账、关门。还一方面,实施奖励政策。对企业入规,企业创新,企业技改,企业投资、企业创牌,企业培训,甚至企业参会参展等,我们给予一定的奖补和支持,对产值高、成长快、技术新、就业多、贡献大的企业,实行重点扶持,鼓励做大做强。
主持人:好的,通过与汤市长的深入交流,让我们对常德“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常德是一座充满魅力、充满活力的城市,我们看到了常德市委市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的主动担当和积极作为,相信常德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的引领下,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由于时间关系,今天访谈就到这里,非常感谢汤市长作客我们的访谈室。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汤祚国: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