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省商务领域供给侧改革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2.我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举措;
3.湖南外贸进出口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推进外贸进出口将采取的措施;
4.新常态下湖南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5.我省在“走出去”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新成效;
6.介绍湖南口岸工作的情况。
我省商务领域供给侧改革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走进由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推出的“嘉宾访谈”栏目。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湖南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湘平同志,就我省商务和开放型经济追赶式跨越发展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下面我们进入正题,徐厅长,您好,今年中央提出了着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我省在商务领域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成效如何?
徐湘平:今年以来,省商务厅着力推进商务领域供给侧改革,大力实施“优供促销(消)”工程,取得了良好进展。 “优供”就是优化湖南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促销(消)”既是对湖南产品销售的促进,也是对消费转型升级的促进。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畅通供需为导向,开展“实业触网”、“互联网+商贸流通”、电子商务进农村、两型商务、智慧物流等专项行动,提高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二是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着力培育全国品牌、国际品牌、地理标志及原产地保护产品,推动“湘品出湘”和湖南品牌“中华行”、“海外行”、“网上行”。三是以消费升级为导向,创新并扩大生活服务业有效供给,大力推进品质消费、个性化消费、服务消费、信用消费、信息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上半年,全省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4.8亿元,同比增长11.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2800亿元,同比增长34.1%,“互联网+”商贸行业指数名列全国第8。启动电商扶贫专项行动,建成1000多个村级服务站,电商模式脱贫致富典型不断涌现。淘宝、京东、苏宁三大电商平台在我省开设20多个市县特色馆。成功引进国家级会展平台“中国食品餐饮博览会”,获得了“中国商务第一会”连续5年的申办权。引导居民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全省居民生活服务业营业额突破1083亿元。常德、怀化纳入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全国首家123+N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稳定运行,目前注册企业达1100家。
我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举措
主持人:徐厅长,省委、省政府将开放型经济定义为湖南经济发展的四大短板之一,对此,商务厅将从哪些方面入手,改善这一局面?
徐湘平:湖南的开放型经济短在何处?主要是“四个落差”。一是GDP总量持续增长与对外依存度较低之间的落差。2015年我省GDP居全国第九位、中部第三位,但进出口总额全国排名第19位,分别只相当于河南、安徽的39.7%、60.1%。我省对外依存度为7.1%,全国平均水平是41.5%。二是外资外经增幅较快与对外贸贡献率较低之间的落差。我省实际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长期位居在中西部前列,但外资、外经的快速增长并未带动贸易规模的扩大。2015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实现进出口额18346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6.3%;而我省外资企业实现进出口仅62.37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21%。三是产业门类较全与产业外向度较低之间的落差。我省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的产业有11个,但除工程机械以外,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过千亿的新兴产业尚未形成出口规模。钢铁、有色等传统粗放型产品占出口总量的30%,出口过分依赖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华菱钢铁等传统骨干企业。而河南、安徽、湖北近年来依托电子产品带动外贸迅速发展,2015年,河南手机出口超过20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61.1%;湖北手机出口增长3.9倍,平板电脑出口增长65.6%;安徽液晶显示板出口增长86.1%。四是开放平台数量众多与效益低下之间的落差。2015年,14个国家级园区利用外资占全省总量的2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141个省级以上园区只有58家有实际使用外资,97家有实际利用内资,有22家没有进出口业绩。我省综合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数量在中西部排第一,但2015年全省海关特殊监管区实现进出口37.6亿美元,仅占全省外贸总额的12.8%。长沙航空口岸国际旅客居中部第一,但国际航空货运量仅居中部第四,临空产业发展滞后。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今年开展了“补短板”专题调研,将采取以下5项措施,力争在“十三五”时期补齐开放型经济这块短板。一是积极引进外向型大项目和战略投资者。通过抓“龙头”来有效突破、梯度推进,吸引境内外大型企业在我省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大进大出”的贸易龙头企业,提高湖南开放型经济的竞争力。二是引导园区、重点口岸和平台因地制宜地抓好精准招商。统筹规划各园区主导发展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支持推动岳阳、长沙一类口岸拓展功能和提质升级,在资质申报、通关协调、物流保障、平台建设等方面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三是提高海关特殊监管区综合效益。明确长沙、岳阳、衡阳、湘潭四个综保区以及郴州出口加工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实施差异化发展。大力发展“保税+”、跨境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与贸易方式,支持开展转口贸易、期货保税交割、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引导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入驻。四是着力夯实外贸主体基础。大力发展外贸综合服务体,搭建省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园区外贸综合服务中心。继续抓好“破零倍增”,及时拨付各项政策性补贴和奖励资金,推动实施订单质押、即时退税等机制,让外贸企业真正得到实惠。五是推进通关便利化和“单一窗口”建设。加快跨行政区域、跨部门大通关建设步伐,强化与沿海、沿边、沿江口岸的通关协作。在实施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基础上,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通关新模式。复制推广沿海地区口岸“单一窗口”建设经验,加快上线运行测试进度。
湖南外贸进出口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推进外贸进出口将采取的措施
主持人:徐厅长,今年全国外贸进出口持续下行,湖南外贸进出口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
徐湘平:关于外贸,我的体会是,今年是我省外贸“爬坡过坎”、非常艰难的一年,也是夯实基础、谋求突破的一年。从湖南来看,上半年全省完成进出口总额641.1亿元,同比下降22.1%,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13.2个百分点。外贸下行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贸需求整体下滑。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贸易增长乏力,有效需求萎缩。二是我省外向型产业和产品易受周期性波动影响。上半年,钢铁等大宗商品和蓝思科技、中车株机等重点企业均以30%以上的速度下滑。三是要消化前些年“一企一策”留下的缺口。四是海关对我省部分低附加值、粗放型贸易数据进行了剔除。尽管宏观形势非常严峻,但我认为外贸还是“喜大于忧”,“忧”的方面是客观问题,从“喜”的方面来看,我们在主观上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出现了三大突破:一是通过综合服务推动“破零倍增”。引进了10家公司,在全省18个园区建设了外贸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咨询、资质申领、退税、核销、物流、报关、报检、信保、融资等“一站式”服务,7月份将拓展到20多个园区,并向有积极性的县区覆盖。这个解决了外贸人才问题和外贸工作“怎么做”的问题。1-6月,全省“破零”企业775家、“倍增”企业391家,实现新增进出口额23亿美元,占全省外贸总额的23%。二是通过订单质押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问题。经过两年的探索,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订单质押机制,通过引入担保公司,由财政设立风险补偿金,针对有订单的企业开展无抵押担保融资,有效解决中小进出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三是通过即时退税吸引进出口企业入驻。针对出口退税时间较慢、资金占用压力较大的问题,着力加快退税进度,吸引一批沿海公司来湖南开展外贸业务。这三条措施将使湖南成为外贸发展新的政策洼地,打造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新常态下湖南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主持人:徐厅长,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您对此怎么看?湖南在这方面又是如何做的?
徐湘平: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招商引资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传统产业投资相对饱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受限,外商投资意愿不断弱化,再像过去拼资源、拼优惠的方式已经行不通,而是要由过去的“大呼窿”招商向精准招商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由同质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由硬环境见长向软环境取胜转变,把招商引资的重点转到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来,着力提升项目的外向度。2015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62.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6.4%,但服务业利用外资7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占比达到61.1%。今年上半年,全省新批外资项目313个,同比增长32.1%;合同利用外资11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3%;实际使用外资67亿美元,同比增长9.7%;实际到位内资2215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第三产业引资持续增长,实际使用外资、到位内资增幅分别达到39.5%、22.4%,占比均为43%。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突出招大引强,从补链强链、园区集聚、投资便利化等方面发力,满足供给侧投资需求。实施“精准招商”工程,精准定位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区域,成功举办了2016中韩美丽健康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组织了一系列专题项目对接洽谈,正在精心筹备下半年的重点活动“沪洽周”。全力对接重点企业,韩国CJ集团文化影视、食品餐饮、商贸物流三大板块合作全面铺开,重大产业项目有序推进。推动园区转型升级,引导国家级、省级经开区打造特色和优势产业,推进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加大“135”工程招商力度。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我省在“走出去”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新成效
主持人:徐厅长,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正在成为新时期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特征,我省在“走出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新的成效?
徐湘平:全面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开放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是我们抓好开放型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湖南以“联盟抱团”为重点,加快实施“千亿海外”、“架桥拓市”等工程,大力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合作模式,夯实支撑平台,完善工作机制,外经合作已经逐步成为新常态下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是推进“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实施《湖南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我省企业“走出去”实施方案》,大力开拓南美、东盟、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支持在境外建立生产研发基地、承包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跨国兼并收购,推进海外工程BOT等建营一体化模式,推动企业“抱团出海”、“借船出海”。二是完善“走出去”支撑平台。完善“走出去”项目库建设,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建设和招商,支持龙头企业在东盟、非洲等重点市场设立营销服务网点,搭建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着力拓宽融资渠道。三是继续推进架桥拓市工程。大力发展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等经贸合作伙伴关系,推动重点国家和地区在长沙设立经参处、商务代表处等经贸促进机构,继续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商务代表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湖南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呈现出蓬勃生机。今年上半年,全省完成境外中方合同投资额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9.4%;对外直接投资实际额11.8亿美元,同比增长20.7%;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同时,“走出去”工作也出现了众多亮点。一是境外融资平台有突破。成功举办湖南对接“一带一路”海外融资(香港)洽谈会,发布融资项目134个,融资需求2805亿元,现场签约14个项目,签约金额930亿元。二是重大经贸活动有突破。成功举办“湖南星沙走进东盟”、“湖南-非洲国际产能合作暨工商企业跨境撮合对接会”等重大经贸活动,湖南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三是重点项目有突破。埃塞-湖南装备制造园纳入国家重点项目。远大国际签订中拉基金“第一单”,合作投资5亿美元建设苏里南保障性住房项目,形成了湖南住宅产业走向国际的新模式。高桥国际采购中心、中部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取得重大突破,中东欧国际工程合作中心、国际品牌与IP合作推广中心、精细制造国际合作创新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四是境外园区有突破。9个境外产业合作园区顺利推进,已有5个申报国家级园区。五是跨国并购有突破。今年以来,我省跨国并购项目显著增多,上半年已备案跨国并购17起,中方合同投资额17.3亿美元,其中已签署并购协议的项目12个,并购金额9.3亿美元。
介绍湖南口岸工作的情况
主持人:徐厅长,口岸平台作为商务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您能否介绍一下湖南口岸工作的情况?
徐湘平:近年来,湖南口岸平台逐步发展完善,已经形成了“一电(省电子口岸)、二空(长沙、张家界航空口岸)、三水(岳阳、长沙、常德水运口岸)、四公(衡阳、湘潭、永州、湘西公路口岸)、五铁(长沙、郴州、怀化、娄底、株洲铁路口岸)、五区(衡阳、湘潭、岳阳综保区、郴州出口加工区、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的口岸开放体系,口岸数量居中西部前列。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实施“拓口兴岸”工程,释放口岸功能效益,打造口岸经济新的增长极。一是拓展口岸功能。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深化通关作业无纸化、区域通关一体化、关检合作“三个一”、集中汇总纳税等改革。完善海关、检验检疫监管服务体系,加快跨境电商、保税直购、展示交易等新型业态发展。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带,发展临港、临空经济。继续提升长沙、张家界、岳阳口岸通行能力和业务功能,力争开通离境退税业务。培育岳阳“一区一港四口岸”业务,促进大宗进口贸易和临港产业发展。二是畅通国际运输通道。抓好“湘欧快线”货源组织和“双向运营”,提升湘欧快线、“五定班列”、多式联运效益。巩固欧美洲际航线,拓展澳洲、南亚航线。推进长沙航空枢纽和其他市州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发展长沙航空口岸国际货运,实现国际客货运输协调发展。支持城陵矶至上海洋山港、香港直航稳定运营,加强江海直航运力建设。三是推进特殊监管区科学发展。继续复制推广自贸区成熟经验,创新监管服务制度。充分发挥衡阳、湘潭、岳阳综合保税区政策功能优势、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发挥金霞保税物流中心和株洲保税物流中心(B型)作用,推动郴州出口加工区转型整合为综合保税区,加快长沙综保区建设招商。上半年,全省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120万人次,同比增长37%;岳阳城陵矶水运口岸进出口货物1034万吨,同比增长11.2%;湘欧快线纳入中欧班列统一品牌管理,共发运36趟次、1737车皮,货值2.5亿美元。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徐厅长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我们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徐厅长,也谢谢大家的关注。
炎炎夏日
徐厅长,现在湖南的出口主要靠哪些产业?
2016-08-11 09:15:00
坚持到底
现在国家说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不在单纯依靠消费、出口这些传统方式来拉动经济增长,商务部门对此有什么发展思路呢?
2016-08-11 09:20:00
明月光
湖南今年招商引资的情况怎么样?具体在哪些行业成效比较突出?
2016-08-11 09:28:00
亮剑
湖南口岸工作的总体情况如何?
2016-08-11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