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万亿有色产业”目标实现的主要措施-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打造万亿有色产业”目标实现的主要措施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6-09-01 15:46 【字体:

  主持人:听了您的这些解读,感觉到目标喜人,心情振奋。如果按照预期的目标,迅速实现产业财富化,湖南经济发展就又有了一个新的增长极。如何才能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呢?具体要做哪些工作?请您继续为我们介绍。

  宁建业:好的。对于万亿产业目标的提出和实现的途径,我们都有系统的考虑。围绕万亿目标,“十三五”期间我们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加大产业调整力度。

  一是优化提升产业存量。按照“提升铅锌,做大铜铝,做强钨、锑、铋,拓展稀土”的发展思路,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切实提高探、采、选、冶及资源综合利用的工艺和装备水平,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严控新增产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主动压减存量产能,并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转移富余产能,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环保改造后向有条件的地区或园区搬迁,优化产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引导做优产业增量。围绕有色金属“循环再生、高端新材料、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滚动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储备实施一批优质项目,并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引领传统有色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加强有色产业与下游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产业的延伸对接,促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大中小企业创新联动,不断拓展有色金属的消费领域和空间,推动有色新兴产业突破发展。

  三是培育发展产业新业态。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加快提升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专业服务水平,并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发展,构筑有色产业未来发展新战略支点。推动行业产品运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与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与互联网相结合,培育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引导企业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进行商业模式变革和业态创新,从“卖产品”走向“卖服务”“卖技术”“卖标准”,不断开发和提供新产品和新服务,带动企业生产、管理、营销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二)培育新的增长极。

  我们通过分析测算,如果保障到位,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另外重点培育好四个增长极,就可以超额完成万亿产业目标。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我省具有本土特色优势的铅、锌、钨、锑、铋、锡、银等品种的传统产业,通过科学勘探、集约开采、综合回收、清洁生产、精深加工、循环利用等途径,可实现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2015年,我省有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800亿元,按照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现有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到2020年可达到7000亿元。

  二是大力发展以“交易”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未来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大力气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产业化,打造服务经济,创新有色产业的新业态,形成新的增长极,促使我省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把生产性服务作为我省有色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制高点,聚集现有零星服务企业、加盟部分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总部经济模式进行发展。拓展建设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有色大数据服务平台、有色产品交易定价平台,到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可实现1500亿元。

  三是强力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循环经济,采取系列有效措施,减少矿产资源和能源消耗,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保护生态和环境,促使我省有色金属循环经济快速壮大产业规模,全面提升发展水平。通过完善循环经济产业回收网络、加大技改力度、上马“废旧大型机械拆解、铝循环再生、废旧二次电池回收利用”等项目,到2020年再生有色金属量可达到30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

  四是大力发展有色产品精深加工。把发展铜铝等大金属的精深加工作为做强做大我省有色金属产业的主要发力点,以高质量、高性能、高附加值铜铝钛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按照“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进行布局,瞄准高端制造业,逐步向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等产业延伸。通过拓展铅储能材料(建立固定和移动电站等)形成规模产业、拓展稀土稀有稀散金属的后端高端产品、上马常德高端铝材加工项目,销售额可达到3000亿元。

  五是加速推进新材料开发和应用。把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促使有色金属产业从传统基础材料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的主要路径。紧紧围绕市场急需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我省科研、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材料、难熔金属材料及先进硬质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稀有稀散金属材料、稀土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促进我省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的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和跨越式发展。整合现在的有色炉窑工艺企业、硬质合金刀具生产企业,建立有色装备制造基地或是产业园,加快技术改造、工艺开发,形成具有有色金属特色的1000亿产业。

  按照以上的测算,扣除重复统计部分,再按8折预算,到“十三五”末,完全可以接近10000亿规模。

  (三)优化产业发展政策保障。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政策的支持。从强化科技创新、完善财税政策、加大金融支持、推动开放合作、有效要素供给和加强基础工作等方面不断加强政策保障,为我省有色产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助推有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