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东山: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住宅产业化具有的以下优势:一是能有效降低资源能耗。住宅产业化生产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节省建筑成本。据测算,通过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预制率达到了90%以上,施工现场模板用量减少了85%以上,钢材节约2%,混凝土节约7%,抹灰工程量节约50%,节水80%以上,节电10%以上,耗材节约40%,管理费用节约50%,项目综合造价大约节省15%以上。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减少粉尘、噪音、垃圾、污水的污染。二是能有效提升住房品质。住宅产业化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了住宅的综合质量和品质。主要是由于构配件生产在工厂完成,作业条件和工艺条件得到改变,多数构件使用“模具”进行生产,比手工的生产更容易控制质量,避免了大多数的的建筑“质量通病”,建筑构件在出厂前已经进行了质量检验,避免了大量的返工,使建筑质量更易于控制。三是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采用住宅产业化生产方式,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据测算,比一般民用住宅,高层建筑的施工可以缩短1/3左右的工期,多层和低层现场工期可以缩短50%以上,如果部分装修也在工厂完成,工期缩短更加可观。同时,这种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建造方式受工程作业面和气候的影响,在工厂里可以成批次的重复制造,使高寒地区施工告别“半年闲”,大大缩短建设周期。四是能确保施工安全。现场装配式建房模式,减少了建筑垃圾、钢筋、砖块等物料的堆积,乱堆乱放现象减少,现场施工人员减少,施工现场采用大型吊装机,不搭建任何脚手架,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隐患。大大减轻了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伤亡事故。五是能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住宅产业化将催生设计、施工、构件生产、模具加工等全产业链的新型产业集群,带动材料工业、制造工业、电子工业、环境工程等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产业支撑,有效解决产业工人进城后就业难的“半城镇化”现象,使大量的农民建筑工尤其是文化素质较高的二代农民工将可以逐步像城市工人一样,成为工厂生产线上的蓝领,接受良好的职业培训,享受更好的劳动保障,融入城市,共享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