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湖修隧道后,将变成另外一个杨家山。有关部门不能搞政绩工程-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公开答复

办件标题 梅溪湖修隧道后,将变成另外一个杨家山。有关部门不能搞政绩工程
办件编号 GZWD20151103435
来信时间 2015-11-08 来信人 唐璐
办件内容 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湘江新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规定,根据拟建项目在公示期内,任何受项目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代表均可提出对本项目环保方面的意见和看法。针对麓景南路工程对沿线周边环境影响问题,经梅溪湖附近居民的调''''研走访,结合实际情况,对此项目提出反对意见,理由如1下: 一、是对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新城规划的巨大破坏。 梅溪湖是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新城,生态创新城,是长沙未来副中心,是国家树立两型社会“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标杆。隧道的建设,将加速车辆人流激增,进出梅溪湖南岸、桃花岭公园将因为梅溪湖大桥拥堵不堪而破坏整个梅溪湖绿色低碳示范城形象,致使梅溪湖绿色低碳功能定位脱离实际,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以牺牲政府、开发商、投资者的巨大经济利益为代价,与梅溪湖建设的初衷相违背。 二、规划建设前后矛盾 。 梅溪湖新城建设是秉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山体和湖面都有相关控制性规划;隧道建设会破坏梅溪湖南岸桃花岭生态环境,作为湘江新区核心区,引以为豪的梅溪湖南岸楼盘、学校、科研单位众多,都是因为梅溪湖的生态环境才选择在此生活工作,包括金茂梅溪湖,中海梅溪湖壹号,七喜街,师大梅溪湖中学,博才小学,周南梅溪湖中学、万科郡,长房梅溪香山,佳兆业,国际研发中心、景嘉微电子等,如隧道开通,引入的车流人流,必定对周边居民、学生、研究人员的生活环境和出行造成严重影响,且金茂梅溪湖楼栋距离隧道出入口公路只有10米,大量的车流会给居住、工作在此的群众带来严重的拥堵,噪音,灰尘,尾气等污染,集省市区之力投资上千亿打造的国家级绿色低碳示范新城将名不符实,梅溪湖宜居、宜商、宜行的目标更无从谈起。 三、交通网络布局不科学,无扩展性。 梅溪湖南一直被称作为长沙最后的处女地,省市两级政府对梅溪湖的规划发展期望极高,建设隧道会造成巨大交通压力,现在已经显现出瓶颈,每天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已经堵车到梅溪湖大桥中部,更加难以承载未来新城数十万人口的交通压力和生态负荷压力,隧道布局不科学,从梅溪湖大桥南到桃花岭山体不到150米的距离,如果隧道开始建设,车流都将拥堵在这150米的地方,仅一座梅溪湖大桥,将无法缓解梅溪湖南北大量车辆的通行,西二环线距离拟建隧道口不到600米,早已经车满为患,隧道建设无法起到分流的作用,只会加重拥堵,梅溪湖近湖一路、二路、三路、四路本身聚集大量楼盘,隧道引来的车辆将会使南岸交通陷入瘫痪。 四、环评阶段未开展公众参与调查,未对公众意见进行反馈。 梅溪湖是长沙的,也是湖南的,市民都是为了梅溪湖的生态环境才选择在此居住、学习和工作,如此关系到梅溪湖命运的大工程,并没有对公众进行项目规划宣传与民意调查,居民通过媒体知道项目公示后采取了电话询问,邮件索取建设规划,环评均无回应,鉴于此,强烈建议湖南省环境保护厅、湘江新区管委会邀请相关政府部门、梅溪湖新城规划单位、开发商、专家、媒体、市民召开公众听证会,监督论证其可行性,以保护梅溪湖的规划和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受理内容

答复时间 2015-11-13
答复部门 省环境保护厅
答复内容

感谢您对我省建设环评工作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