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湖南省人民政府与12个兄弟省区市政府、37个国家部委、14所重点高等学校、34家中央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开放发展。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战略合作协议,提高公众对战略合作工作的了解与支持,省经协办在省政府门户网站设置了2012年湖南省战略合作工作情况网上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21日至6月30日,最终接受有效投票8次。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参与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
1、职业分布比较集中,其中:企业(公司)从业人员占88%,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占12%。
2、参与调查人员的文化程度较高,大专或大学本科学历的占到62%。
小结:参与调查人员以受过高等教育的企业人员居多,说明我省战略合作工作作为省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受到了许多受过高等教育企业人员的关注。
二、对战略合作工作的认识情况
1、参与调查人员对省政府与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政府、重点高校、央企(名企)签订过战略合作协议的情况知道一些的比例较高,占88%。
2、参与调查人员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到签订了这些战略合作协议的情况及内容,其中通过网络的占62&,通过工作渠道的占25%。
3、参与调查人员中88%的知道2012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认真落实省部省际省校省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意见》(湘政发[2012]19号)。
4、参与调查人员大多数不清楚湘政发[2012]19号文件中明确的承担全省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的湖南省直部门是哪一个,75%选择错误。
小结:参与调查人员对我省开展战略合作的情况及省政府出台的指导性文件了解较多,但对由哪个部门牵头承担全省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并不很了解,我们还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和工作力度。
三、湖南开展战略合作的意义和重点
1、参与调查人员中62%的认为签订这些战略合作协议能有效争取国家部委、兄弟省区市、重点高校、央企(名企)的政策、资金、人才和资源支持。
2、参与调查人员中50%的认为湖南今后与国家部委开展战略合作时应重点加强在争取政策方面的合作,38%的认为应重点加强在湖南共建国家级平台方面的合作。
3、参与调查人员中62%的认为湖南开展省际合作的重点区域应该是泛珠三角地区。
4、参与调查人员中50%的认为湖南与其他省区市开展省际合作的重点内容应是加强基础设施合作共建,50%的认为应是要素互补,共同促进贸易、投资、市场流通一体化。
5、参与调查人员中62%的认为湖南应加强与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6、参与调查人员中88%的认为湖南应加强与央企(名企)在项目方面的合作。
7、参与调查人员中75%的认为推动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还需领导重视,政策支撑,规划引导。
小结:大多数参加调查人员对湖南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意义比较认可的,并对以后省部、省际、省校、省企战略合作的重点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
四、总结评价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参加调查人员对湖南开展战略合作的情况、内容和重要意义是比较了解的,但对工作机制、组织构架并不清楚。今后,省经协办作为省政府明确的承担全省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能的单位,将做好以下工作:
1、以争取多方支持为重点,推进省部合作。加强沟通衔接,继续争取国家部委在政策保障、资金渠道、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充分利用各类国家级改革创新试点平台,先行先试,探索符合我省四化两型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以创建各类国家级示范平台为契机,提高各类产业园区和示范区域的承载能力,积聚优势资源加速发展。争取国家规划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办好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湘商大会、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暨中国(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等重大活动。
2、以产业协作基础共建为重点,推进省际合作。一是产业合作。以推进“三个一”重大项目建设和落实省际合作项目为重点,推进我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挥湖南异地商会轻工、纺织、机械制造、投融资、医药化工、食品等专业分会作用,以省内产业园区为载体,建设专业特色园区。加快推进衡阳深圳工业园、湘西广州工业园、娄底双峰不锈钢产业园、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大龙新晃武陵山经济技术协作示范园等跨省产业园区建设。二是基础设施共建。与湖北、广东衔接推进炉红山至慈利和临武至毛吉岭高速公路前期工作,与江西、广西衔接推进夏蓉高速公路建设,协调增加江西与我省平江至益阳、广西与我省城步至贝子河高速公路对接项目。推进沪昆高铁杭长段、长昆段建设。推进长江中游综合交通运输合作试验区建设。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参加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共建。有序推进晋煤入湘、黔煤入湘和陇电入湘。三是旅游合作。围绕沪昆高铁和京港澳高铁沿线旅游市场合作开发,大力发展高铁旅游。与湖北、重庆、贵州共同发展武陵山文化生态旅游。开展旅游专项合作,开拓旅游市场。四是项目合作。有计划地推进跨省产业转移和承接,促进中小企业合作与交流,建立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良性发展和跨区域产业项目合作。五是促进企业市场开拓。创优环境、畅通渠道、鼓励内需、打破壁垒,引导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区域市场需求。完善湘商营销网络,充分利用境内外湖南异地商会、广大湘商和战略合作企业的营销优势,支持省内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3、以科教人才合作为重点,推进省校合作。吸引优势科技资源参与我省重大科技专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项目,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强与省外高校人才引进和人才交流合作,加快省内高校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完善泛珠三角区域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劳务信息有效对接,降低务工成本;建设劳务输出基地,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完善培训、输出、维权工作。
4、以央企名企对接为重点,推进省企合作。完善产业项目开发包装和推介对接机制,以对接央企、名企为重点,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推进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加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争取央企、名企重大项目布局湖南。创造条件,加大新签协议落实力度。引导地方企业积极参与央企、名企、龙头企业的配套工程,大力提高主机产品本地配套率。建立央企对接合作项目数据库,加强项目调度和定期督查,动态跟踪,协调服务,推进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湖南省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201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