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益阳首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暨水上运动节新闻发布会

湖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7-05-15 15:39 【字体: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中国·益阳首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暨水上运动节将于2017年6月16日至18日在益阳市举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本次节会是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大湖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益阳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加快建设富饶、创新、开放、绿色、幸福益阳目标追求,积极探索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路子的背景下,打造的一项全国性大型旅游年度盛会,也是益阳市近三年有步骤、分阶段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成果展示会。今天,由我向社会各界及各大媒体的记者朋友们介绍有关情况。

  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4]46号文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打造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包括我市、岳阳市、常德市,长沙市望城区和湖北省荆州市,共33个县(市、区),规划面积6.05万平方公里。

  益阳是洞庭湖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坐拥南洞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域面积。接纳三湘四水、吞吐万里长江,拥有6个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重要商品粮棉油、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区位优势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生态功能突出,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自古商贾云集、水运繁荣,素有“鱼米之乡”和“天下粮仓”的美誉,被冠以“银城”美称。

  围绕《规划》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对准“建设更加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总愿景,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打基础、五年新跨越的总体步骤,益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力推动生态红利新释放,加快建设“绿色益阳”的重点任务。遵循统筹推进、重点突破,上下联动、强化责任的原则,扎实开展了水域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发展、宜居家园建设、民生事业改善、基础设施支撑等五大建设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遵循生态发展规律,实施严厉措施,让大湖经济区“绿”起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益阳把绿色发展理念深刻理解为新时期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再深化,准确把握、严格遵循,将绿色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与大湖经济区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扩“优势”、补“欠账”、守“底线”,落实《规划》中关于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按照湖体保护区、生态涵养带、控制开发区、集约开发区的具体要求,划定生态红线,守住生态底线。全面升级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绿色银行”,为益阳跨越发展释放出更多生态“红利”。

  一是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我市五大专项行动累计投资7.794亿元,其中,完成沟渠疏浚1866条、3996公里,塘坝清淤2376处、投资4.3621亿元;关停或搬迁畜禽养殖场2018户,栏舍面积58.5167万㎡,已下拨补偿款8000万元。新建或改造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11处,日处理能力达0.302万吨。一级水源保护区水产养殖网箱目前已清理659口,安化柘溪库区有网箱养殖户1683户,已签订拆除协议1648户,已拆除网箱9516口,拦网142处,哨所201个,趸船35个,公共水域矮围和网箱共有76处,面积20.63万亩,目前已全部完成功能性拆除,累计投资1.58亿元。新建和改造新建和改造村庄收集点1503处;乡镇垃圾转运站计划建设和改造已建77处;实际完成河道垃圾清理837.5km,清理垃圾9419.8吨,完成投资6203.33万元。排查入湖入河排污口137个,排查率100%,减少超标排污口17个,整改32个;排查重点工业企业401家,减少超标排污企业41家,整改84家,关停28家,累计投资4317万元。

  二是农田土壤环境污染治理成果丰硕。益阳市主动与省农业委和环保部门联系对接,积极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调研,制定了《益阳市耕地重金属污染调查与综合防治方案(2015—2020)》,同时开展了稻田镉污染修复试验示范试点工作。全市建立试验示范面积800亩,示范点16个,试验小区480个,采集检测土壤、稻谷样品2500个,并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开展水稻镉污染修复试点,试点面积3万亩。

  三是湿地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制定益阳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湿地保护方案,已经先期启动对琼湖、万子湖、黄家湖、大通湖等20个面积在1-10平方公里之间的湖泊湿地和南洞庭自然保护区湿地的修复,开展围垦湿地退还、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关键物种栖息地重建、有害生物防控等建设。

  四是生态廊道建设稳步推进。按照绿色通道三年行动规划的安排,全市完成1509公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的绿化提质工作,重点打造了桃江县南环线(S308线)、益沅线、资北干线、南茅运河、益宁城际干道等绿色生态廊道,并完成省林业厅下达我市裸露山地造林任务15000亩。2016年,安化县已绿化4100亩,主要分布在湘黔线、二广线、G207等主要交通干线旁。南县已绿化G353 线51亩、杭瑞高速大通湖连接线510亩。

  五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绩喜人。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完成新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可研报告,完成了《南洞庭湖水禽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争取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完善项目资金1124万元,目前项目已进入后期验收阶段。

  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突出产业升级,让大湖经济区“活”起来。

  近年来,在积极推进大湖经济区建设的各项事业中,益阳坚持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并举,一手还过去欠下的“生态账”,着力改善江湖关系、河湖关系、湖库关系、陆水关系,还洞庭湖一泓清水,构建和谐人水新关系。一手打产业升级的“特色牌”,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市为抓手,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构建由绿色产业体系、绿色能源体系有机组成的绿色经济体系。

  一是加快发展结构合理的高效农业。益阳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土地平整,优化农田排灌系统,落实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措施,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2014—2016年,完成31.75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集中打造了赫山区、资阳区资江两岸50万亩连片双季水稻优势产业带,全市优质稻率达90%,水稻“四双”模式推广面积达71.6万亩,“稻虾”“稻鱼”“稻蟹”等生态种养面积达35万亩。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全市调减棉花种植面积40万亩,纤维作物种植面积比2015年减少58%;茶叶、蔬菜、中药材产量同比增长1.53%、14.2%、9.54%;养殖业实现了由生猪为主向生猪、草食动物、家禽、水产等多元发展的转变,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占60%以上。2016年全市粮经比调整为40︰60,种养比调整为45︰55。

  二是着力培育特色鲜明的农产业品牌。近年来,益阳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对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科学布局、合理调整。湖区重点发展粮食、芦笋、水产和食品加工业;丘陵山区重点发展茶叶、笋竹、中药材加工、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粮食、食品加工和蔬菜生产。目前,益阳市农业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了安化县黑茶、桃江县笋竹、赫山区大米、资阳区槟榔、沅江市芦笋、南县小龙虾、大通湖区大闸蟹等各有所长、差异互补的“一县一特色”产业布局。比如,安化县以优质生态茶园建设为重点,推进资江两岸五百里茶廊建设,建成有机生态茶园12万多亩,茶产业综合产值125亿元,税收突破2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产茶县前四强,去年名列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榜首。黑茶为国家级贫困县安化实施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最有力的产业支撑。

  三是全面建设低碳经济的现代服务业。现代金融产业快速发展。当前,益阳拥有电商1.7万户,线上交易额突破200亿元。金融服务业长足发展,金融机构由51家发展到69家;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49亿元,赔付43.7亿元。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415亿元、销售面积1258万平方米。新型健康产业潜力无限。益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发展健康产业,正抓紧制定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及健康管理、健身养身、医疗康复、老年护理等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规划建设森林康养产业基地,大力实施“医疗服务+”行动,促进医疗服务与旅游、文化、体育、餐饮、生态、金融等行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日新月异。益阳立足“环洞庭湖旅游圈”的区域旅游发展定位,以创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为目标,着力打造“洞庭湖湖泊度假旅游区”,发挥游艇行业优势,鼓励游艇及复合材料船舶制造企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深度挖掘文化旅游优质资源,谋划包装一批旅游重点项目,改造提升茶马古道等A级景区,加快云梦方舟、茶乡花海等旅游项目建设,推动区县(市)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旅游名镇”“旅游特色村”创建,做好益阳文化生态旅游综合开发的大文章。特色运动旅游产业前景广阔。益阳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充分发掘益阳羽毛球品牌优势和高尔夫球场的影响力,加快建设一批水上运动、山地运动、场内室外球类运动休闲场所。完善运动项目服务体系,着力打造长株潭都市区运动休闲基地。推进全民健身中心、云雾山生态体育公园、市羽毛球中心等项目建设。承办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环洞庭湖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省第8届全民健身节等重大体育赛事。培育赛事活动旅游市场,做大做强特色运动旅游产业。

  三、中国·益阳首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暨水上运动节基本情况

  中国·益阳首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暨水上运动节将于2017年6月16日至18日在益阳市举行,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本次节会将以“益山益水 益美益阳”为主题,着力推进“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全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展示益阳加快推进大湖经济区建设的最新成果。举办“洞庭湖上”实景演出、林业达沃斯论坛——首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年会、皮划艇大师赛暨水上特技表演、畅游南洞庭湖、“洞庭印象”文艺晚会、旅游商品博览会、旅游推介会以及“天下第一锅”美食节等系列主题活动。

  届时,大家可以在益阳饱览大湖美景、品味洞庭湖鲜、体验渔家文化、享受健康生活。我们精心策划组织的系列子活动,不仅能让大家置身于烟波浩渺、一湖清水的洞庭腹地,还能近距离欣赏“湖祭”“芦苇深深”“号子渔歌”等一系列具有浓厚湖乡特色风情的实景演出。大家可以登上水乡渔船,亲自体验渔家野趣横生的悠闲生活,大快朵颐新鲜打捞、原汁原味的洞庭湖鲜。益阳将全方位展示大湖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实况,展现绿色经济的湖区生态文明,通过节会聚人气、上项目、促建设、创品牌,力争打造一批创意新颖、特色鲜明、文化科技含量高、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全域旅游新亮点,推动以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为主阵地的大旅游格局和全域旅游基地快速形成,持续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快速、健康、和谐发展,让大湖经济区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

  在此,我诚邀各位朋友于2017年6月到益阳参加中国·益阳首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暨水上运动节,观大湖美景,尝洞庭活鲜,享健康人生。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省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现场图片

  • 主背景

  • 主持人

  • 发布人

  • 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国龙发布新闻

  • 资阳区人民政府区长罗讯回答记者提问

  • 沅江市人民政府市长谢君毅回答记者提问

  • 益阳市外事侨务旅游局纪检组长文锋回答记者提问

  • 新闻发布会现场

相关阅读

中国益阳首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暨水上运动节新闻发布会

744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