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年4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探索大湖流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解读《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有关具体内容。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了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谢建辉女士为我们发布新闻。同时,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银桥先生;岳阳市常务副市长陈奇达先生;常德市常务副市长赵应云先生;岳阳市常务副市长杨跃涛先生。下面,首先请谢主任发布新闻。
谢建辉: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根据新闻办的安排,受洞庭湖规划实施相关部门的委托,在这里进行新闻发布。
首先,我要表达一个谢意,从4月14日国务院批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方案。应该说,从规划方案批复开始,就标志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正式进入了启动实施的阶段,规划的批复也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洞庭湖地区和湖南的关心、关爱和重视,终于把洞庭湖的发展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面。该规划是今年4月14日批复的,但是经历了两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规划编制的启动是2012年2月份开始,几任省委省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都特别重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编制、洞庭湖地区的发展,30多个省直相关部门也积极参与了该规划的编制,还有规划设计到的3个市和长沙市的望城区也主动参与。所以,在这里对各位领导、各位方面、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我们规划的关注、重视和支持要表示衷心的感谢。第二,我想从五个方面对这个规划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为什么要规划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即:规划意义。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规划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主要是基于以下四点考虑:
一是统筹区域协调,实现湖南四大区域板块国家战略的全覆盖,为湖区赢得更多发展权利和更大发展空间。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现在发展不充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以,这一次把它作为一个国家的战略,应该说对于湖南统筹区域发展,为洞庭湖区域得到更多发展的空间或者是获得更多发展的权利赢得了机会,这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二是打造湖南依托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一个重要平台。在4月28日,国务院在重庆召开了“依托黄金水道打造长江经济带的座谈会,标志着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进入了启动阶段。所以,洞庭湖依托长江经济带进行开放和开发,应该说是一个最好的平台,一个机遇。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因为,由于自然、历史或者地理的原因,洞庭湖这一块儿湖泊萎缩、生态恶化是一个事实,通过规划的实施来改善水生态环境,来改变生态的保护,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最重点的一个方面。所以,我们觉得实施这个规划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四是惠及民生的重要保障。因为,2000多万人民在这里,生态的安全、水的安全、粮食的安全,应该说首先安全是最重要的,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所以,这一次规划实施中,既要解决水安全的问题,又要解决生态安全的问题,所以对老百姓来说是一个安全的民生。这是第一要解释的为什么要实施规划。
二、简单介绍规划的特点。我想,规划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本次规划,从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规划,国务院批复的情况来看,规划的层级是最高的。
一是突出了区域特色。洞庭湖的特点就是水,是一个水窝子,这次规划围绕水做文章,围绕水生态做文章,区域特点非常明显。二是突出了发展重点。《规划》立足保障生态安全、水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在“几新”上做文章。一是构建和谐人水新关系,人和水怎么样和谐相处;二是构建现代产业的新格局;三是打造统筹城乡的新福地;四是要构建合作发展的新平台。通过这样几个“新”的特点,使得洞庭湖在整个心态文明建设这一块儿成为一个试验区,在现代农业方面变成一个示范基地,是两型引领蓬勃发展的新区域。另外,要解决血防的问题。三是突出了项目支撑。《规划》中突出了五大板块,有600多个上升到国家层面的项目,增加了规划的含金量,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得项目有效落地。四是突出了改革创新。在《规划》中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先行先试,包括生态保护、集约节约、利用资源、强农惠农富农融合发展,还有投融资机制等等,通过改革来释放实施的红利。
三、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综合实力有明显增强;而是生态功能基本修复;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四是绿色产业优势突显;五是民生福祉大幅度提升。从时序上来看,规划从2014-2020年,我们想经过三步走,一年起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实现新的跨越,到2020年实现刚才所说的五个目标。
四、规划任务
我们发了一个本子给大家,上面很翔实,我在这里简单地把五个内容表述一下:
一是水域生态修复,重点是维持湖泊生态水域、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加强生态修复保护。二是产业转型发展,重点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三是宜居家园建设,重点是建设湖乡特色城镇、建设绿色生态乡村、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是民生事业改善,重点是加强血吸虫病防治、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五是基础设施支撑,重点是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强化绿色能源保障、建设“数字洞庭”。总共是五大板块,五大板块中的内容非常丰富,特别重点要解决的是江与湖的关系,河与湖的关系,人与湖的关系,再就是叶与湖的关系。
五、规划实施
下一步,重点是按照国务院批复的《规划》要求。守盛书记和杜家毫省长及肇雄常务副省长都非常重视规划的实施,下一步要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今后有相关的政策、责任的分工及三年行动计划、重点项目等等,再向大家进行专题的沟通和报告。在这里,我想主要在五个方面来推进下一步规划的实施。
一是强化规划统筹。因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在长江经济带实施的的背景下,还有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以后提出的“一部一带”战略的实施,规划统筹非常重要,要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长江经济带的规划统筹起来,要与新型城镇化的规划统筹起来,通过规划的统筹使得项目有效落地。在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以规划引导项目,以项目引导资金。二是强化政策支撑。现在,由省发改委会同相关省直部门和市州,正在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待省委省政府批准以后再进行实施。三是强化项目推动。我们正在谋划的项目,根据《规划》中的项目内容,根据洞庭湖的实际,重点实施“511”工程,分五大类,就是基础设施、民生、产业、环境、新型城镇化。五个大的板块,十个大类,一百个重点项目,然后各市州结合自己的特点再实施相关项目。四是强化工作责任。任何一个规划要实施,必须要落实工作的责任,使责任落实到部门,到项目,到人员,根据“几到”原则落实相关工作责任,我们正在提出工作责任表报省委省政府进行审定。五是强化组织协调。应该说,这是一个跨区域的规划,涉及到湖南湖北两个省,所以从国家层面上涉及到33个国家部委,在国家层面上有一个统筹协调的问题,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在《规划》中明确在省际层面,推动建立湘鄂两省高层协商机制和湖区四市联席会议制度。省内层面,推动建立以规划实施为主要任务的工作协调机制,各部门和各市州也会有相应的领导协调机构和机制。我想要报告的是这样几个方面,很简单。然后,发改委一直在做规划编制,还有三个市的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同志都来了,希望新闻界的朋友多跟他们进行沟通交流,他们应该会给大家满意的答复。在这里,再次感谢新闻界的朋友对发改委、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编制到实施的支持和帮助,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谢主任为我们发布新闻。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大家可以围绕新闻发布会的主题向谢主任、张主任,以及来自环洞庭湖三个市的副市长提问。
提问:谢主任,您好,我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在国家加速推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在城镇化规划布局方面有什么重大考量?
谢建辉:这个问题请分管的张银桥主任回答。
张银桥:非常高兴回答您刚才提到的几个问题。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按照国家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大湖地区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规划布局上主要把握三个层次:一是致力于提升岳阳、常德、益阳、长沙望城等中心城市,加速津澧融城,强化其区域辐射带动的能力和作用,但不搞“摊大饼”式的城镇化。二是致力于县城、特色镇等节点城镇的扩容提质改造,推动以人为本、产业支撑、生态宜居可持续的城镇化。三是致力于城乡统筹,加快农村中心社区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生活方式向农村传导。谢谢。
提问:我是香港大公报、湖南大公网的记者,想请问一下相关领导。为了保障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速度和质量,湖南和湖北两省有哪些重要协作机制?刚才,有稍微提到,能不能有具体的内容?谢谢。
张银桥:由我来回答您的问题。关于湖南、湖北联手合作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应该说谢主任在新闻发布中介绍到了三个层面。一是在国家发改委层面牵头建立一个协调督促检查机制;二是在省级层面,湖南湖北两省成立一个高层协调机制,以及4个市的常德、岳阳、益阳联席会议机制。主要通过这么几个方面,加强在各个方面的沟通、协调,以及在重大项目上的协调、会商,谢谢。
主持人:您好,我是湖南红网的记者。我想了解一下关于在行政区划方面有没有重大突破?有传闻说津市和澧县会成立津澧市,有没有这个可能?谢谢。
张银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主要是对洞庭湖区域生态建设、社会民生、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和谋划,不涉及到行政区划的调整。因为,行政区划的调整不是近期规划范畴。那么,在规划中涉及到的津澧融城概念,主要讲的是规划方面的对接,作为一个基础。同时,主要是讲产业方面,津市和澧县两个不同行政区域产业方面的融合和互补发展,交通、人员、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全面对接。我们期待津澧融城发展成为湖区特色城市建设当中的一大亮点,谢谢。
提问:我是湖南经视的记者,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中,引入了"环"的概念,并将修建环湖公路,建设一条大湖经济走廊。请具体介绍下相关情况。
谢建辉:谢谢提问。确实,洞庭湖本身就是一个圆的,湖就是圆的,构建环湖的交通体系,不是简单的环湖路等等。应该说,是依托即有的高速公路、即有的铁路,以及现在已经形成的一些公路设施和水运设施,综合起来打造一个围绕洞庭湖,能够发挥好它的资源效应的一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那么,形成三个地区,包括和湖北荆州地区能够互通有无,在交通上能够优势互补,真正通过交通先行能够带动湖区发展。谢谢。
提问:您好,我是三湘都市报的记者。我想,此次发布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还只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下一步的任务更为艰巨、也更为关键。我想请问3位常务副市长,下一步有什么措施能确定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谢谢。
陈奇达:规划的正式获批,我们作为在洞庭湖区长期工作、生活的同志,非常地感动,也非常地振奋。所以,我们要忠诚地感谢省发改委、省有关部门,感谢上级有关部门正式批复了这个规划。该规划批准以后,作为岳阳市,我想第一就是要以该规划获批为契机,努力来把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机遇。谢主任在岳阳市做了全面的调查以后,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意见,是岳阳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主战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是湖南经济的增长极。所以,这一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以后,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所以,我们一定会抢抓机遇,这是第一。第二,我们一定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新动力。我们除了抓紧把实施规划制定好以后,然后就是抓项目建设。所以,提出开展“十大工程、千个项目、万亿投资”的规划实施行动,就是以项目来促投资,引投资,这是第二。第三,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努力打造、创造建设的新机制。所以,一是要把投融资平台改革好,建立投融资新机制;二是土地流转承包的新机制;三是绩效评估新机制,要加大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考评评价权重。总之,我们会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用好机遇,把《规划》实施好,落实好。谢谢。
主持人:谢谢陈市长。
赵应云:其实,我也非常期待有这么一个机会,三个城市一台戏,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在省发改委的指导下,在4个市上演一场经济发展的大戏。我想,《规划》的批复对于常德市来讲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机遇来了,关键靠抓住机遇,把握机遇,用好机遇。我想跟各位记者朋友们通报一个情况,在国务院没有批复该文件之前,常德市委市政府、发改委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市发改委在去年12月份就拿出了《常德市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一旦国务院批复以后,我们想预先启动。二是在城市发展论坛上也讲到了常德市发展的根本问题、关键问题、迫切问题是什么。三是去年年底之前,我们向省委省政府、省发改委做了一些汇报,都是把如何对接好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作为我们发展改革工作,特别是统领常德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之中。我想,特别要跟记者朋友们介绍,我今天过来之前有一个会议签发的文件,常德市“十三五”规划怎么样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一个具体安排、部署的全市工作会议,我们会立刻进行动员部署,来进行全面落实。那么,在具体的对接过程当中,对于常德来讲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么几个:一是交通问题。各位记者朋友应该知道,湖南真正的优势地区是一点一线,“一点”是长株潭一点;“一线”是京广线。常德市偏离了一点一线,常德市将要通过3-5年的打造,在湖南省的交通位置上形成副中心的地位。在铁路方面,重点推进前张常、常益长等铁路的建设,形成常德市六个出口的铁路骨架。在高速公路方面,在二广高速的战略框架基础上,要加快启动安石高速、宜章高速等高速的建设,形成成体系的高速公路网。那么,常德还有两个优势,就是园林水航道和宋河航道的建设,常德最大的资源是水资源,今后水上是一个大通道。还有桃花源的机场改造功能明年可以完成,即将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综合一体的交通枢纽,这是我们迎接机遇、把握机遇的一个市委的重要决策。二是水的问题。很多同志肯定都到常德去过,常德过去讲最大的市情是水情,最大的隐患是水患。对于常德来讲,水利和水害是并存的,现在我们要集中解决的是水多的问题,水少的问题,水大的问题和水害的问题。总体,我们要推动项目建设,包括河湖蓄水工程、堤防加固、城市居民备用水源建设等等,使得水资源成为常德经济发展社会的战略性资源,并且把水害问题解决掉。三是生态的问题。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的问题,生态保护的问题,生态建设的问题,我觉得这是常德市今后在对接该《规划》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具体工作包括推进国家级湿地建设,绿色公园的建设等等,使得常德真正保持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四是产业的问题。真正讲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最后支撑经济生态圈的还是产业,产业对于常德来说,现在着力打造的是装备制造业千亿走廊,还包括桃花源、柳叶湖的旅游综合开发,包括西洞庭湖国家级农业生态区的建设等等。要以生态产业作为主导方向,加强产业配套,形成产业龙头,做好这个方面的工作。张银桥主任讲到津澧融城的问题,我想补充一句,津市和澧县相隔8公里,津澧要解决什么问题呢?一是要解决湘资沅澧四条水,澧水没有中心城市的问题。那么,津澧融城以后,要打造澧水旅游的中心城市。在长远发展上,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缺少一个龙头,西北片区希望另外一个龙头,我们希望打造津澧融城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津澧融城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主要是对接中央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我们还有城镇化的点,我们先行先试,常德先行一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积累经验。总而言之,常德一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把规划对接好,也欢迎记者朋友们到常德来,多为我们鼓与呼,谢谢大家。
杨跃涛:在洞庭湖的三个中心城市中间,益阳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刚才,岳阳、常德的市领导讲出了我们的心声。这一次《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获批,益阳市特别受获,也特别兴奋。我们认为《规划》的获批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来讲,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我认为,该《规划》的获批,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于湖区发展的关心,是对我们湖区民生的关注,是发展之福,是人民之幸。所以,我们益阳作为环洞庭湖的一个重要城市,我们将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认真地抓好规划的实施。我们有一个观点,如果规划认真实施,那就是“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所以,规划获批以后,关键的关键就是认真实施,把这个宏伟蓝图变为现实。所以,作为益阳重点就是要抓好规划的实施,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第一,全面形成共识。我们将按照省发改委的要求,在全市上下广泛地来宣传《规划》,使每个干部都充分地认识到该《规划》对于益阳发展的重大意义,明确规划的总体目标,发展定位以及实施地步骤,使这个《规划》形成全市上下的共识。第二,抓紧落实规划。我们要迅速启动《规划实施方案》,把该《规划》的宏伟蓝图变为我们的目标任务,变为全市上下干部奋斗的路线图和责任书,一项一项地抓调度,一项一项抓推进,一项一项抓落实。第三,尽快启动项目建设。规划实施需要项目引领,益阳将按照规划的要求,抓紧推进一批有牵引作用项目的启动,特别是环湖交通网络的建设,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使一批重大项目早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在这里借这个机会感谢新闻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益阳社会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也诚恳地希望新闻界的各位朋友继续关注像我们益阳这样欠发达地区。谢谢大家。
提问:各位领导好,我是湖南日报的记者,我们注意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特别强调"生态"二字,那么在规划和项目实施推进中,我们将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有何动作?我想请问谢主任,谢谢。
谢建辉:谢谢湖南日报的记者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生态和经济是连在一起的,我想在《规划》实施中,要真正围绕生态发展经济,把生态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最关键是三个方面。一是在集约发展方面做文章。集约就能生态,就能环保,要充分利用好园区、平台,以及一些集中发展的集聚区的作用来集约发展。二是在创新发展上做文章。只有创新才能环保,才能生态,所以要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提升产业的素质和水平,在创新当中来转型、升级。三是在绿色发展上做文章。任何的发展、任何的项目,首先要考虑它是不是生态,是不是环保,尤其是在洞庭湖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当中不能承接污染。我想,就是要选好项目,建好项目。所以,我想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措施,还要建立一些相关的机制,通过这些措施来确保生态经济真正有效地发展。谢谢。
提问:您好,我是来自《经济观察报》的记者,我有两个问题。一是刚才各位领导提到了有600多个重大项目的支撑,我想问一下这么多项目,我们可以争取到多大程度的国家支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具体怎么样进行投融资?二是有鄱阳湖是一个内陆湖,而洞庭湖要对接长江经济带,有这样一个巨大的任务。那么,与鄱阳湖有怎样的不同?在对接方面有什么样的难点?环鄱阳湖有8个发达城市做支撑,洞庭湖周边是欠发达的4市,有什么样的措施来解决发展建设问题?
谢建辉:好的,谢谢经济观察报的记者,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第一,关于600多个项目怎么样争取国家支持的问题。该《规划》是国务院会同多个部委批复的,600多个项目不光是湖南的诉求,也是国家部委资助湖南的行动。根据600多个项目的实施安排,我们和国家部委进行沟通以后,按年度有序纳入进来,有一个时序,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量,我想也许比这600个项目还会有多。第二,关于投融资的问题,在这次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关于投融资的改革要求是很多的,我们也会开动脑筋,各市州、各级层面多措并举来解决投融资问题。比如,通过创新融资方式,争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个渠道相结合,降低门槛、放开领域,争取社会资本的投入。再就是从政府的层面上,对涉及到公共基础设施、重大基础设施,特别是民生社会事业的投入,会下决心加大政府的投入,这样政府、社会、市场一起上,应该说投融资能够有效地解决。第三,关于洞庭湖和鄱阳湖和长江的关系问题,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大。我想,从洞庭湖的角度来说,应该是利用长江的黄金水道来发展我们自己的经济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湖南有163公里的黄金岸线,有4个口,叫做“四口河系”,4个口都与长江连在一起,江和湖的关系比较好处理,但也遇到了一些难点。比如,四口河系的整治问题,建闸的问题,城陵矶综合枢纽的问题,如果很好地解决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江和湖的关系。当然,还有河和湖的关系,现在要把洞庭湖航道和四水航道连接起来,航运体系要连接起来,这样就把江和湖、河和湖在总体上以洞庭湖为平台进行整合。我想回答的是这样两个方面,谢谢。
提问:谢主任,您好,我是来自新华社湖南分社的记者。我的问题是,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我们知道它与长江经济带的国家战略不谋而合。在您看来,这两者在项目规划有什么不谋而合?谢谢。
谢建辉:不亏是新华社的记者,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好比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长江经济带是一条链,我们是链上的珠子,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最大的不同是范围的不同,长江经济带涵概了1/5的国土,6亿的人口,它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洞庭湖33个县,6万多平方公里,2000多万人,这是一个局部。另外,切入点也不同。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关键是依托黄金水稻,先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开始,就是集输运体系开始,交通先行来带动经济的发展。那么,洞庭湖是从水生态环境入手,通过水生态的发展来惠及民生,有这一点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发展方向、项目布局、政策支持、规划整体趋向都是相同的。所以,我想长江经济带的实施,应该说是洞庭湖规划实施的难得机遇,难得的条件和环境,就是它的大政策、大项目、大产业的布局和大开放的格局,给我们创造了条件。但是,洞庭湖规划的实施,应该说为长江经济带在湖南这一块儿是一个最大的支撑。就是说,通过洞庭湖规划的实施,优势产业的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生态环境的改善,江和湖的关系能够得到改善等等,使这一块儿能够有序地发展,能够成长为链上的一个增长极,这条珠子漂亮的话,链就不会有瑕疵,我是这样理解的。
主持人:谢谢,由于时间问题,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果还有感兴趣的问题想继续问的话,会后可以参考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主背景.JPG
主持人.jpg
发布人.JPG
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谢建辉发布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银桥回答记者提问
岳阳市常务副市长陈奇达回答记者提问
常德市常务副市长赵应云回答记者提问
益阳市常务副市长杨跃涛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