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森林、湿地资源与生态效益”新闻发布会

湖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01-01-01 00:00 【字体: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非常高兴与新闻界朋友们相聚在一起。首先,我代表省林业厅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湖南林业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日前,我省发布了《湖南省2013年度森林、湿地资源与生态效益报告》,下面,我就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个简要介绍。

  湖南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省份之一。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省林业系统以建设美丽中国、绿色湖南为目标,全力推进林业十大绿色行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全省林业呈现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的三量齐升,湿地资源得到了合理保护利用。

  ——2013年底,全省林业用地面积1.937亿亩,比上年度增加39.92万亩;森林覆盖率57.52%,比上年度增加0.18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4.448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增加1589.85万立方米;湿地(不含水稻田)面积1529.65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60.98%

  ——2013年底,全省森林、湿地生态效益价值10533.66亿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8920亿元,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生物储能等6项生态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湿地生态效益价值1613.66亿元,在水文调节、净化水体、固碳等6个方面产生了显著功效。

  这里,我们还要强调的是,丰富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国土生态完全,同时也是治理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的有效途径。森林和湿地资源能大量释放氧气,产生负氧离子,吸附粉尘,吸收二氧化硫、氯、氟、氢等化学污染物,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因此,治理雾霾绝不能与植树造林割裂开来,植树造林是向污染宣战的务实选择。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认为,林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去年,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清理各类领导小组的形势下,继续保留了绿色湖南建设领导小组。省绩效办将绿色湖南建设重点工作纳入了考评范围,26个省直涉绿部门相继推出十大绿色行动、十大环保行动、十大低碳技术等。郴州、衡阳、永州、益阳、怀化等地相继启动了大规模的绿色行动。全社会广大群众也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全年累计义务植树1.22亿株,为绿化三湘做出了重大贡献。今年,省委、省政府又把生态公益林保护列入了为民办实事的考核内容之中。

  二是得益于不断深化的林业体制改革。去年,省林业厅大力推进审批便民、改革惠民、科技富民行动,把行政审批事项从42项减少到22项,全年网上办证300多万份,让5.8万名国有林场职工100%享有养老保险、99.19%享有医疗保险,并为他们盖了5.17万套住房;选派国家级林业科技特派员68人,免费培训林农30万人次,重点扶持服务了100家林产企业和国有林场、1000家林业合作社、10000家林业种植农户,极大地调动广大群众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

  三是得益于广大务林人的无私奉献。去年,广大务林人继续发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行业精神,不断开拓创新,在造林绿化和林业管护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推动了绿色湖南建设的进程。全年,全省完成营造林1347.1万亩,超计划3.6个百分点;启动了31个县市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营造林质量连续五年在全国领先。森林火灾受害率0.21‰,控制在了国家规定的1‰目标以下。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2.9‰,控制在了国家规定的4‰目标以下。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能力明显提高。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共办理各类涉林案件18562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8993人(次)。湿地保护率达到60.98%,较上年增长10.9个百分点。

  各位朋友,生态安全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破坏容易建设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长期高度关注。在此,我衷心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林业生态建设!我们也将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要求和绿色湖南建设的总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推进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村庄建设,努力提高林业资源总量、质量和均量,全面提升全省绿化美化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进一步打造天蓝、地绿、水净、宜居的绿色湖南。

  谢谢大家!

  记者提问:柏厅长,您好!我是湖南经视有记者。随着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林地保护利用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习近平同志要求: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请问:我省在生态保护红线上有什么具体规定吗?谢谢。

  柏方敏:湖南的地理特点是七山一水两分田,全省共有林地面积1.94亿亩,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森林覆盖率57.52%,森林蓄积量4.45亿立方米,生态资源优势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已成为绿色湖南一张靓丽的名片。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习近平同志就《决定》作说明时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并多次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总书记一席话深刻阐述了保护林地、保护森林对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要性。

  2010年,国务院批准了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函[2010]69号),划定了全国林地红线(46.8亿亩);2013年,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划定了森林(37.4亿亩)、湿地(8亿亩)、荒漠植被、野生动植物等四条国家林业生态红线。20129月,我们通过认真调研论证,报告省政府批准了《湖南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划定了我省林地生态红线为1270万公顷(1.905亿亩),这是我省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和林产口品有效供给的底线,是各给林业主管部门必须坚持的生命线高压线。今后,我们还要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要求,认真划定全省的森林、湿地、物种等其它涉林生态保护红线。

  记者提问:蒲处长,您好!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公益林保护建设纳入了2014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考核指标体系,作为主要责任单位,请问林业厅有哪些具体工作举措呢?

  蒲少华公益林保护建设作为绿色湖南建设的重大项目、社会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一直以来都得到了全省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关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214日印发的《关于印发〈2014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办发〔20146号)中又将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列为15项考核指标中的一项,充分证明了省委、省政府对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的重视。作为主要责任单位,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一是进一步强化了组织领导。林业厅专门成立了以邓三龙厅长为组长,分管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的柏方敏副厅长为副组长的为民办实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具体的工作方案,并将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纳入了湘林杯林业建设目标管理考核和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进一步引起各级人民政府对公益林保护建设工作的重视,推动保护建设工作的开展。二是进一步加强了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护林队伍管理体系,加强管理考核,督促各责任单位与所有护林员签订护林合同,实现公益林保护全覆盖。协调财政部门加强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监管,全面、切实实施惠农资金发放一卡通制度,确保公益林补偿资金按标准按时发放到每一个受益人的惠农卡里,坚决打击各类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公益林补偿资金的违法违纪行为。三是进一步健全了制度体系。联合省财政厅制定了《湖南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建立了保护管理、经营管理、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的一系列规则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公益林的保护、经营和管理工作。四是进一步创新了管理手段。通过对公益林分布地的认真调研分析,我们正着手建立全省公益林信息管理系统,积极推进公益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记者提问:柏厅长,您好!刚才您在发布新闻时谈到了森林与治理大气污染的关系。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请您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一下植树造林对治理污染有何益处?二是作为林业大省,我们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建设发展健康森林

       柏方敏: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这已是全球的共识。森林生态效益主要有五大作用:1、保持水土;2、涵养水源;3、防风固沙;4、调节气候;5、消除污染。这里,我向大家提供三组数据:一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清新空气的标准为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负氧离子,医学研究证明,人生活在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超过1000个以上时就能起到治病防病的效果,在400~1000个时可以维持人体健康的基本要求,低于200个时只能确保亚健康,而每立方厘米只有50个负氧离子的环境下,将会诱发心理性障碍疾病甚至癌症。而负氧离子的产生主要依靠森林、河流、瀑布和草地,每生长1立方米森林蓄积量能释放氧气1.62吨、吸收二氧化碳1.83吨。二是每亩森林每年能吸附粉尘4.2吨。森林对大气中的灰尘有阻挡过滤和吸收的作用,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和尘埃。由于树木枝叶繁多,树冠茂密,能降低风速,而且树叶表面上的绒毛能分泌粘性油脂及汁液,吸附大量飘尘,一般每亩能吸附粉尘4.2吨。加之植物叶片可通过气孔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等气态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三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1.63%,而当前世界森林覆盖率的平均水平为31%,我国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这三组数据可以看出,治理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不能与植树造林割裂开来,植树造林是向污染宣战的务实选择。但是遗憾的是,森林在治理雾霾中的作用被社会所忽略,还没有人把治理雾霾与植树造林挂钩。

  健康森林是今年我省林业建设的主题之一。我们的主要措施有:一是防灾害,保持树木个体健康。发挥森林航空消防、森林防火视频监测作用,提高森林火灾监测、扑救水平,杜绝边造边烧甚至造不抵烧的情况。全面落实十二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和预防工作。二是提质量,促进林分健康。完成森林抚育700万亩,实施优材更替10万亩,培育无节良材100万亩。抓好良种苗木培育、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林木良种使用水平。稳步推进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世行贷款、法国开发署贷款项目建设。深入推广林地测土配方系统,造林应用率达到80%以上。三是强管护,维护系统健康。认真贯彻《公益林管理办法》的要求,健全公益林管理制度,提升公益林管理绩效;开展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调查)、林地年度变更调查(三类调查)和十二五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任务;开展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落实林地保护专项规划,严格林地用途管制,坚守林地红线。四是增总量,保持景观健康。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增加后备资源。2014年,完成造林任务60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53万亩,封山育林249万亩,使全省森林面积保持在1.5亿亩以上,努力改善全省森林景观。

      记者提问:周处长,您好!作为湿地资源大省,我们近期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有何打算?

  周树怀:党的十八大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要扩大湿地面积,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绿色湖南建设纲要》要求在十二五末全省湿地保护率达到70%2014年全省林业局长会议确定把美丽湿地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林业工作的四大主题任务之一。为加快我省美丽湿地和绿色湖南的建设步伐,近期我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第一,全面建立湿地保护制度。我们要按照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把湿地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相关行业规划,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提高保护成效。完善湿地保护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协调沟通,平衡利益关系,形成保护合力。按照国家要求逐步建立包括自然湿地保护制度、退化湿地恢复制度、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湿地保护红线制度、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制度、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动态监测和预警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使湿地保护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

      第二,科学构建湿地保护网络。要划定并严守湿地保护红线,确保全省1529.59万亩湿地面积不减少。要将我省的国际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重要湿地,纳入禁止开发区范围,确保重要湿地受到严格保护。要继续通过划建湿地公园、保护区与保护小区等手段,稳步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在十二五末使全省湿地保护率达70%;对已纳入保护范围的湿地,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保护管理措施,使其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同时,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模式,引导农牧民、渔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各种湿地资源,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努力加大湿地保护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在湖南启动湿地生态补偿和湿地保护奖励试点,扩大中央财政湿地保护补助资金规模,争取全球环境基金等国际环保组织继续在湖南实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工程项目,鼓励地方政府率先探索湿地补偿政策机制。要通过湿地保护项目资金投入,对部分功能退化的沼泽、河流、湖泊湿地等,采取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恢复、生态补水、污染防治等系列手段,进行综合治理,恢复和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特征。

  第四,切实加强湿地保护宣传。要继续通过各种生态节庆活动和宣传媒体,加大湿地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增进人类福祉重要意义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促使大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形成珍视湿地、爱护湿地、保护湿地,支持做好湿地保护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信息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现场图片

  • 主背景.JPG

  • 主持人.JPG

  • 发布人.JPG

  • 湖南省林业厅副厅长柏方敏发布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

  • 湖南省林业厅周树怀处长回答记者提问

  • 湖南省林业厅蒲少华处长回答记者提问

  • 新闻发布会现场

  • 记者提问

相关阅读

“湖南省森林、湿地资源与生态效益”新闻发布会

795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