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从2012年初启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工作,现已完成投稿、初评、复评、终评等各项赛程。现在,我受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组委会的委托,宣布本届大赛的评选结果。
本届大赛依据大赛实施方案和评选规则,评选出诗词曲类获奖作者100名,楹联类获奖作者100名。浙江宁波的沈旭娜、湖南湘潭的戴寿泉、吉林长春的闫海清获诗词曲类一等奖,辽宁本溪的谢毅、湖南益阳的刘松山获楹联类一等奖;黄爱华、伊淑华、卢泽宇、许大妹、高怀柱、杜丽霞等6名作者获诗词曲类二等奖;陈学伟、卜用可、易庚山、王家安获楹联类二等奖。诗词曲类三等奖由梁恒道、陈樵哥、谢本皓、张洋、唐政夫、张士龙、吕树棠、郭海、滕士林等9位作者获得,楹联类三等奖由岳拯民、胡星辉、杨茂东、杨路平、刘光和、杨国平等6位作者获得。朱寅华等82名作者获诗词曲类优秀奖,周学梅等88名作者获楹联类优秀奖。全部获奖作者名单及其作品已印发到各位媒体朋友手中。同时,将在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网站上向海内外公布。
下面,我介绍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几个特点
首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成功举办,得到了海内外广大诗友联友的充分肯定,媒体朋友的持续宣传和深度挖掘,使大赛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这些,都为本届大赛的成功举办奠定了良好基础。本届大赛,在文化部、中国文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大赛各承办单位同心协力,使大赛进程十分顺利,效果良好,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在海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
从国内来说,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作者参赛,在全国332个地级市区中,参赛的有308个,占90%多,参赛面基本涵盖了包括港澳台在内的汉语言为主的所有地区;从海外来看,去年共有63个国家和地区的作者参与了大赛,本届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63个,不仅有海外华人华侨投稿参赛,本届大赛也有一些热爱中华文化的外国友人参加。这对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为了表达对持续办好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愿望,不少诗友联友纷纷来电来函,出主意,当参谋,提建议,支持把大赛越办越好。本届大赛开赛以来,共收到各种文字来稿600多件,有200多件我们选刊在《百诗百联大家谈》的栏目里,其中不乏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见,不仅为本届大赛提供了帮助,也使今后办赛方向更加明确。来自内蒙古的杨惠敏先生率先撰文《假如打造一艘航母》,他认为: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经过两届的实践,难能可贵,开启了全国性大型文学活动的良好开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做大做强,必将成为一项中华民族的文化品牌,成为中华文化的一艘航空母舰。文章发表后,先后有上百位诗友联友来函来电予以支持,就如何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打造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航空母舰,提出了许多好的设想、建议和意见,在广大诗友联友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2.广大诗友联友对大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本届大赛一开始,广大诗友联友即积极参与,高度关注,在大赛网站的注册会员达20多万,本届大赛的网站点击率可望达到2000万人次,是上届600万人次的3倍多。在大赛投稿的高峰期,平均每天有近10万次的点击量,最多达到了20万人次。由于本届大赛利用信息互动技术,在投稿截止前可修改,大赛赛场实际上成了一个切磋学习的课堂,为普及推广传统文化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不仅投稿踊跃,而且有不少诗友对投稿作品进行点评,帮助投稿者提高参赛作品质量。本届大赛设立“参赛作品评论奖”,300多位具有较高造诣的诗友发表了对参赛作品的点评文章。深圳诗友郭业大,从开赛起就关注参赛作品,本届大赛他共写了30多篇近50万字的参赛作品点评文章,共有二万二千多人次阅读了他的文章,这对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活跃学术气氛,启发创作思路都发挥了正能量的作用,也是大赛网站引起诗友联友高度关注的一个聚焦点。
3.参赛获奖作品质量显著提升
为了催生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本届大赛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明确主题,有利于创作和评选。二是限制投稿数量,每人每个项目不超过5篇,有利于精雕细琢。三是截稿前允许修改,有利于反复切磋,打造精品。从评选结果看,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诗友联友,都认为本届大赛从参赛作品、入编作品到入围作品、获奖作品,质量都比上届有明显提高,特别是获奖作品,都突出了家国情怀的创作主题,反映了时代精神,点燃了爱国激情,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主旋律,同时又做到了百花齐放,创作思路开阔,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可读性,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4.大赛的组织更加合理
中国百诗百联大赛把弘扬传统文化与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平台组织赛事。本届大赛在网络投稿、修改、网上评选等方面,都比首届有较大的改进。作者投稿、修改和评委评选都更加快捷、效率更高,特别是我们坚持大赛的组织工作与评审评选严格分开,初评、复评与终评严格分开,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首届大赛,由于缺少经验,因而在组织赛事过程中难免有一些漏洞和失误。本届大赛各项评选工作更加合理,并尽力使组织赛事的工作数字化、程序化、科学化,因而本届赛事纰漏相对较少,诗友联友反映的问题较上届大幅度减少,咨询质疑的电话就比上届减少六成多,一套规范有序、科学合理的大赛组织模式正逐步形成。
现在,我向大家通报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的后段工作安排。根据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实施方案的规定,本届大赛往后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举行颁奖典礼。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颁奖典礼拟定于12月20日在长沙举行。为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开创赛会新风的要求,计划对原实施方案进行适当调整,颁奖典礼取消颁奖晚会,取消书法作品展览,取消纪念品发放,取消招待晚宴,与会人员严格控制,会期只安排一天,颁奖典礼经费比上届减少50%左右。当日上午先举行颁奖典礼,接着举行高峰论坛,请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领导就弘扬传统文化、繁荣诗词楹联创作,促进文化强国建设发表演讲。下午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就持续不断办好大赛听取与会代表的意见建议。
2.出版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书籍,《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仍按原方案编辑出版,该书刊登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评委评选出来的的全部入编作品、入围作品和获奖作品,刊登专家学者、有关领导和各级评委的特邀作品,以及书法家书写的获奖诗词楹联的书法作品。最近很多诗友联友建议,因名额有限,还有一些未评上的好作品没能入编,为避免遗珠之憾,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授权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第二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参赛作品精选》,从而使大赛的成果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3.做好第三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实施方案的准备工作。文化部、中国文联对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十分支持,省委省政府领导已经批示,要办好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省财政根据节俭原则对大赛的必需经费给予了保障。因此,我们将竭尽全力,一如既往地把这一重大赛事持续办下去。第三届大赛的实施方案,要在总结一、二届大赛经验的基础上,制订得更加科学合理,使中国百诗百联大赛越办越好,努力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谢谢大家!
主背景.JPG
主持人.JPG
发布人.JPG
大赛组委会执行副主任、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发布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赛诗词评审委主任、中华诗词学会顾问、湖南省诗词协会会长赵焱森回答记者提问
大赛办公室副主任、湖南省文化艺术基金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汉林回答记者提问
大赛楹联评审委主任、中国楹联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主席余德泉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