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湖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2-03-01 17:13 【字体:

  主持人: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根据省委的决定2月1日我们在这里召开了“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首次新闻发布会,正式启动了“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这一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经过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今天我们邀请到征集提炼活动领导小组的有关负责同志,向各位介绍相关的情况。他们是湖南精神提炼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志初先生先生,活动办专家提炼组组长、省社科院院长朱有志先生,活动办提炼整理组组长姚子珩先生。

  首先请张部长发布新闻。

  张志初: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自2月1日正式启动一个月来,宣传发动广泛深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统计、筛选提炼与社会征集同步有序推进,整个活动进展顺利。经过充分讨论、反复提炼并多方征求意见,今天向社会公布10条“湖南精神”表述语,并决定从即日起至3月15日开展公众“10选1”活动。下面,我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一、活动进展情况

  征集提炼活动开展至今,引起了全省上下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通过网络、信函、短信等途径,踊跃向活动办提交表述语。从启动至2月29日24时关闭征集通道,累计收到“湖南精神”表述语61926条,其中信函11756件,网络回复26498条,短信23672条。

  省委、省政府对征集提炼活动高度重视,周强、徐守盛、梅克保、路建平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进行指导。全省各地各行业各部门把征集提炼“湖南精神”与推动科学发展相结合、与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相结合,征集提炼过程实际上成为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和铸魂提气、凝心聚力的过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在征集提炼过程中,省内和驻湘各级各类媒体积极主动报道,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省各主要新闻单位累计刊播相关稿件1800多篇。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新闻网、搜狐、网易、新浪、重庆网等500多家网站登载或转载了活动的相关报道和评论,关注红网新闻专题、论坛和活动相关报道的网友达5203万人次,论坛点击601.5万人次。

  为了把社会大众的智慧和意见吸纳好,活动办组织专家学者在广泛征集阶段就提前接入,从理论上加强研究和指导,在操作层面上展开讨论和反复提炼打磨。活动办先后组织召开了7次专家学者座谈会,还通过省直有关部门和学术机构先后12次召开各界代表座谈会,集思广益,整理粹取绝大多数民众的意见。在初步提炼出部分“湖南精神”表述语后,又多方征求两院院士、道德模范等知名人士意见,再次进行提炼打磨,形成了今天向社会公布的10条表述语。

  二、10条“湖南精神”表述语

  1、赤城  担当  务实  图强

  2、忠诚  坚韧  求实  创新

  3、心忧天下  厚德致远  实事求是  敢为人先

  4、心忧天下  敢为人先  实事求是  开放包容

  5、爱国忧民  尚德重智  勤劳务实  创新图强

  6、爱国奉献  勤劳友善  坚韧果敢  务实创新

  7、心忧天下  脚踏实地

  8、重大义  勇担当  敢争先  乐奉献

  9、吃得苦  霸得蛮  耐得烦

  10、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三、“10选1”活动安排

  今天,活动办已发出了开展“湖南精神”表述语“10选1”活动公告,具体安排和操作方式都已经明确。3月1日至15日,活动办设置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网络三种选择平台,将表述语按照“10选1”的方式,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选择。同时,由省统计局就10条表述语开展民意调查,全方位采集民意。公选和民调结束后,活动办将综合分析情况,取靠前几位的表述语作进一步提炼、打磨、完善。尔后,再根据活动进展提出下步安排。今天上午10时,活动办已开通三种选择平台,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同志们,“湖南精神”征集活动开展到现在,得到了你们的大力支持,对此,我代表活动办深表感谢。现在活动已经进入关阶段,我们诚恳地希望继续得到你们的支持。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部长,刚才已经发布了这次“湖南精神”征集提炼的最新成果,我们几位领导很愿意回答各位关于“湖南精神”征集提炼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各位记者朋友,有问题的举手示意。

  提问:你好,我是湖南经视的记者,朱院长,我想请问您两个问题,首先我在采访过程中,很多人认为提炼出广大人民群众都普遍赞同的湖南精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精确提炼有哪些有利的原因,还存在哪些困难。您觉得最终提炼出来的“湖南精神”会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做一些适当的改动,您是怎么看待这两个问题?

  朱有志:我们提炼湖南精神有很多有利的因素,我们认为第一,有氛围,全省上下,像刚才张部长报告的,已经形成了弘扬核心价值体系氛围。第二,省委有要求,省委对征集提炼湖南精神做出了部署。第三,历史有底蕴,湖南数千年的湖湘文化的传承做底蕴,为这次提炼“湖南精神”打下了深厚的文化基础。第四,有体验,勤劳致富的湖湘人有深厚的体验,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人,像当代有雷锋、袁隆平、文花枝等先进楷模,他们是这些湖南精神的优秀代表。第五,有基础,前一阶段征集提炼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群众的积极性,为我们征集提炼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六,外省有经验,国内很多省都提炼了自己的精神,我们借鉴他们的经验积累了条件。因此,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我们省提炼湖南精神的有利条件。湖南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文化差异,公众提出的6万多条表述语纷繁复杂,不同的人的理解不一样,认识角度不一样,文化差异和要求都不一样,这些都将构成统一认识的必须要突破的障碍。但是我们坚信因为现在很好的基础,有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有全省人民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我们大家共同出草的“湖南精神”必将形成广泛的共识,成为永远的修为。

  至于刚才记者提出,今后,还会不会做不断的修改,这个问题很敏感,但是也不能回避。在当代,我们当代湖南人对湖南精神做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概括,我们力求能代表,能表达湖南人民的心声,代表湖南人民的共同意志,但是历史在发展,我们的经济也在发展,我相信我们的后人也会根据他们的时代要求做出他们的选择,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在这个时代所概括的湖南精神,力求长久性、持久性,也就是力求成为永远的湖南精神。

  提问:请问朱院长,我是三湘都市报的记者,我们已经收到了61926条表述语,请问这10条是怎么总结出来的。

  朱有志: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们总结、回顾提炼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个新的要求。概括起来分五步形成,第一是精心筛选,我们根据传承性、时代性、前瞻性、地域性、通俗性这五大原则和简明、精辟、简洁、通俗八个字的要求,对社会各界的61926条表述语进行筛选、论证、比较,从重选出了200个热词,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优化组合,在选出的表述语中,进行研究,排列组合,搞出90条表述语。第三步是打磨,对组合出来的表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全力打磨,又形成14条,在90条的基础上形成了14条。第四步是座谈论证,分别召开了机关、教育、企业、军队、政法、社会团体等单位的座谈会,对表述语进行座谈论证,根据座谈的情况对14条表述语做进一步的提炼,初步形成了10条表述语。第五步就是征求意见。将形成的十条表述语进行点对点、面对面的征求意见,然后又综合大家的意见,再进一步完善修改,这样就形成了刚才张部长公布的10条表述语。这是跟各位报告的五个形成过程。

  提问:您好,我是卫视的记者,我们注意到近期形成“湖南精神”的提炼热潮,这个是怎么形成的。第二个问题,湖南精神具有的时代性,我们在提炼过程中将如何兼顾时代性和传承性?

  张志初:确实一个月来在全省形成了“湖南精神”的提炼热潮,而且在省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前不久在北京开会的时候,中央机关的同志说湖南精神搞的热火朝天,我们都关注着。这个热潮是怎么形成的?卫视的这位记者问得很好,我觉得有四个因素,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周强同志,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同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同志都先后就活动做出重要的批示,提出殷切的期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也是活动领导小组的组长路建平同志也亲自组织具体部署,经常是双休日都在活动办指导工作。同时全省各地、各部门、各行业也都进行了安排部署和严密的组织。二是注重了思想发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寄发公开信、群发短信、组织座谈会,特别是通过媒体的宣传,媒体的推动,这多种方式进行的广泛的发动,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皆知,家喻户晓。三是发挥了媒体的作用,刚才已经提到,这里特别强调一下,全省各级各类媒体都积极参与了引导和推动,平面媒体每天都在刊登表述语,今天的湖南日报还有50条表述语,电视媒体不停的滚动字幕,同时有些媒体还做了很多知识连接,做了很多像寻根湖湘文化这样的深度报道,形成的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四是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在男女老幼普遍、广泛关注,积极的参与,形成了全省上下都谈论湖南精神的热潮。这四个方面可以回答热潮是怎么形成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第二个问题,我们湖南精神十条表述语的时代性体现在哪里,同时还说怎么样让时代性和传承性很好的对接。我们初步提炼出的这十条湖南精神表述语,以及在打磨提炼过程中,要考虑时代性有三个方面:一是神、二是形、三是力。时代牵在神上,那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我们的强国之魂、强省之魂,也是湖南精神的最显著的时代特征。我们提炼概括表述语的时候特别注重这个神,具体来说就是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科学发展的时代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

  形,湖南精神表述语的架构、表达方式和形式上,要符合简洁、通俗、大众化,不能用遥远时代的表述方式,非常晦涩、拗口的不行,要大家都能接受。现在公布的十条表述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给公众讨论。我们要注意在表现的方式上、形上,要让百姓、大众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在力上,时代性最关键就是要凝聚最广泛的共识,能够聚力前行。所以现在初步提炼的十条表述语就是要怎样体现湖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起到铸魂提气、凝心聚力的目的,时代性大概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怎么样做到时代性和传承性的对接。我们在提炼的过程中,刚才朱院长说了五个步骤,就是要考虑到湖湘文化的精髓,从历史走向未来,和现代的文化对接。我们湘人的品格,从历史走向未来也要对接、交融,同时我们的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对接。总之在提炼的过程之中,我们考虑到要把传承性,时代性,前瞻性好好的结合起来。下一步在“10选1”的过程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要更好的对接。最终让“湖南精神”形成之后,得到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之后,我们还要组织专家的解读,推出系列的报道,宣传践行弘扬铸造“湖南精神”的一批先进典型,持之以恒走下去,让“湖南精神”更好的体现时代性、传承性、前瞻性。

  提问:各位领导好,我是潇湘晨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之前的媒体在活动过程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在下一步的“湖南精神”提炼过程中,活动方对媒体的宣传有一些什么要求?

  姚子珩:谢谢这位美女记者的提问。应该充分肯定的是,在前段征集提炼过程中,我们全省各级各类媒体特别是省会的媒体,根据各自的特点、各个的优势精心策划,及时报道征集提炼动态、刊播表述语,播放评定文章,媒体做了寻根湖湘文化等深度报告。可以说前一段关于湖南精神的报道,有数量、有质量、有影响。在发动群众参与、正确引导、支持论证方面,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的媒体效应,营造了良好氛围。

  下一步怎么做好宣传报道?下一步,根据省委活动办的安排,各级各类媒体要继续保持宣传热度,防止出现前紧后松、虎头蛇尾的现象,及时做好宣传报道,积极动员引导群众参与“10选1”的选择活动和民调活动。要特别注重充分挖掘和报道好用行动铸造湖南精神的先进典型,同时还要继续及时反映社会各界对准确提炼“湖南精神”的意见和建议。谢谢。

  提问:你好,我是湖南教育台的记者,想问一下姚主任,十条表述语公布之后,是否意味着征集已经告一段落,表述语征集到现在为止,是否已经达到了预计的目的,谢谢。

  姚子珩:应该说随着十条表述语的公布,广泛征集也告一段落。活动将转入表述语公众“10选1”的阶段,所以也借新闻发布会,告诉广大热心人士,将支持参与“湖南精神”征集工作的热情和才智贡献到“10选1”的活动中来。这次征集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说明问题:

  从数量上看,刚才张部长说了,征集了6万多条表述语,相似的活动这次是数量最多的,是前所未有的。从质量上看,广大干部群众对湖南精神的思考还是相当全面和深入的。提交的6万多条表述语中有许多有质量、有思想、有见地、有特征的表述语。从热情上看,干部群众参与热情很高,设置的三个征集通道出现了井喷现象,出现了投稿的热潮,网络点击海量上升,活动办工作人员每天加班加点工作,及时整理群众提交的表述语,并尽量更多一点在媒体上公布。从效果上看,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成为了广大社会公众工作之余、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省统计局民调中心,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的社会知晓率,在机关、党校、部队等行业均超过了90%,全省统计系统达到了95%以上。

  当然这次征集活动,也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表述语太长,有些表述语的内容显得比较粗糙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都瑕不掩瑜。总的来说,这次征集阶段的工作,在广大民众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提问:谢谢主持人,我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的记者,很巧,从第一次“湖南精神”征集活动的新闻发布到今天正好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当中,从刚才张部长发布的两个数据,一个是6万多条表述语的征集情况,另外一个是提出10条候选表述语,从这两个数据来看,可以感觉到一方面公众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湖南精神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人员还有专家组的成员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这个过程当中张部长是身有体会的,因为每一次的座谈会您都亲自出席了,请张部长谈谈前期这一段活动的情况能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张志初:是的,湖南精神的提炼活动到今天刚好是一个月。前一段时间的情况可以用五个字概括,高、广、多、紧、好,这五个字可以把前段一个月的过程概括给大家。所谓高,就是热情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征集提炼活动高度关注,踊跃参与,表现出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许多群众不辞辛劳亲自把包涵表述语的信件、书法作品、还有谱写的歌曲亲自送到活动办。昨天有一位98岁的老太太在天津看到我们发布的信息说今天凌晨要关闭通道,所以特地委托她70岁的儿子,长沙的,把她的作品,两条表述语还有自己写的歌曲,从天津送到活动办里。还有很多,像这样的典型非常感人、感人至深,浏阳市一位小学的校长,和他的夫人,是小学的教师,两个人驱车一百多公里到活动办,我们问他,完成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信件、短信发过来,他说不行,怕我们收不到,所以特地送过来,热情很高。

  广,范围广,参与的不仅有省内的,还有省外的,甚至海外的热心人士,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有的朋友甚至把草原文化、海外文化跟我们对接。

  多,数量多,到今晨零点,通过网络、信函、短信等渠道征集征集到的表述语有61926条,还有两个数字,一个是红网湖南精神相关的点击总数是5203万余人次,大家知道湖南省就是7千万人,网络的点击人次有5203万人次,论坛的点击是601.5万人次,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省外、海外的。这个数量相当多,我们每天处理表述语和处理有关的评论,每天加班都是到凌晨。

  紧,结合紧,结合就是把征集和统计、分析、提炼有机结合、有序推进,不是等征集完了之后再慢慢的筛选。是每天对征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还有很多让我们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为之一振的,马上组织专家打磨提炼,活动办每天征集到的几千条表述语都要进行筛选,先后7次组织专家进行反复提炼,召开了12次各界的座谈会,还走访了多位两院院士、道德模范、感动中国的新闻人物等等,结合很紧,同时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结合,和我们的工作结合。好,反响好,许多人士反映,“湖南精神”现在还没有落地,没有结果,没有最终形成,但是仅仅从征集形成的过程来看就非常重要,这个过程已经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激发了全省上下从新的审视自我、不断的鞭策自我、着力的提升自我的热情与动力。实际上,过程已经成为了全省人民进一步铸魂、提气、凝心、聚力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效果是相当不错的。

  提问:我是红网记者,请问张部长一个问题,“10选1”活动是怎样选择和统计的,下一步有什么样的安排。

  张志初:谢谢红网的朋友,这次红网为我们湖南精神征集活动做了特殊的贡献,每天是海量的短信、邮件、评论、微博、博客都有,红网做了及时的科学分析和处理,准确的呈现在活动办。刚才你提的是“10选1”怎么搞,怎么选,怎么计,下一步怎么安排。

  在公告里面已经把这个问题回答了,我重复一下。为了方便大家参与“10选1”的活动,活动办会同湖南电信、移动、连通、红网、红星网联合设置了三个平台,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网络三个平台,这里面的软件技术支撑,还依托了拓维公司,他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三家营运商还有两家网络媒体,精诚合作,优化组合,形成了三个平台。大家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自由的选择各自心中认可的“湖南精神”表述语。因为我们这个选择没有商务运行,没有任何的公益色彩,都是对湖南负责,对湖南的昨天、今天、明天负责,把你自己认为最精准的“湖南精神”选择好就行了。对公众选择的情况,另外将会自动的统计,没有人为的统计。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活动办主要是组织好开展好活动“10选1”的活动和民意调查,及时的综合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为进一步对湖南精神表述语进行打磨、完善,提供民意基础等重要的依据,所以这半个月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切实的掌握民意。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副对联,上联:回眸二月一石激起洞庭千层热浪,下联:走进三月万众同普湖湘一首欢歌,横披:湖南精神,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各位领导的发布和回答,刚才发布会对前一段时间活动小组征集提炼湖南精神的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也对下一步“湖南精神”提炼活动的“10选1”进行的紧密的安排和部署,我们欢迎广大人民群众继续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也希望媒体继续给予关注和报道。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现场图片

相关阅读

“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7446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