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情况新闻发布会

湖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2-01-17 17:49 【字体:

  蒋新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全国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南(2011版)》和《湖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办法》的有关规定,2011年,我局组织开展了农资、建材、烟花爆竹等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现在,我向各位新闻界的朋友通报有关情况:

  一、重点抽查的总体情况

  2011年,我局组织抽查重点工业产品4915批次,涉及3220家生产企业,经检验,合格4426批次,不合格489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0.1%,2011年国家监督抽查的平均合格率为87.5%。

  2011年重点抽查的产品,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农资、建材等10个大类51个小类。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抽查了化肥和农药两类产品,共抽查261批次,合格216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2.8%。建筑材料主要抽查了水泥、钢材等7类,共抽查843批次,合格764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0.6%。装饰装修材料主要抽查了电线电缆、细木工板等8类,共抽查444批次,合格359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0.9%。家庭日用消费品主要抽查了定配眼镜等8类,共抽查1002批次,合格982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8%。纤维制品主要抽查了服装等3类,共抽查729批次,合格586批次,平均合格率为80.4%。贸易结算计量器具主要抽查了电能表等4类,共抽查95批次,合格94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8.9%。危化品及包装物主要抽查了烟花爆竹等4类,共抽963批次,合格872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0.6%。交通安全相关战争主要抽查了汽油等4类,共抽查69批次,合格66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5.7%。供电设备主要抽查了变压器等2类产品,共抽查91批次,合格89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7.8%。其他工业生产资料主要抽查了电磁起重设备等8类,共抽查418批次,合格398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5.2%。

  2011年重点抽查产品合格率达到100%的22类,占抽查产品种类的43.1%。这些产品主要是:建筑外窗、预制空心板、水泥排水管、胶合板、铝合金型材、油漆涂料、纸尿裤、卫生巾、毛绒玩具、家用杀虫剂、水表、燃气表、衡器、汽油柴油、润滑油、刹车油、防冻液、输电铁塔、电磁起重设备、焊剂、铁合金、电解锰等。抽查合格率达到90%—99%的有15类,占抽查产品种类的29.4%。这些产品主要是:水泥、建筑玻璃、电线电缆、竹木地板、定配眼镜、室内加热器、床上用品、絮棉制品、电能表、危化气体、危化品包装物、汽车配件、变压器、耐火材料、铝电解电容器等。抽查合格率在80%—90%之间的产品有有8类,占抽查产品种类的15.7%。这些产品主要是:化肥、农药、烟花爆竹、塑料型材、灯具、塑料购物袋、石墨制品、有色金属及制品等。质量问题相对较多的有6类,占抽查产品种类的11.8%。这些产品主要是:板式家具、细木工板、学生服装、页岩砖、冷轧钢筋、液化石油气等。

  二、去年抽查的基本特点

  1、扩大了覆盖。2011年重点抽查较之2010年而言,产品种类覆盖面更广。2010年我局开展18类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1年,在此基础上,我局加大了抽查覆盖面,将抽查产品种类扩展到51类,涵盖了三个大的方面:一是影响国计民生的产品,包括农资、建材、室内装饰材料、电力设备设施等;二是涉及健康安全的产品,包括危化气体、纤维服装、室内家居、生活日用品等;三是存在区域质量问题的产品,包括烟花爆竹、细木工板等。

  2、解决了经费。《湖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办法》(247号省长令)出台以后,为保障重点抽查工作的落实,2011年,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重点工业产品抽查,这是非常难得的,不但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重视质量、关注民生、力保安全、体恤企业的决心和态度,也为独立、公正、规范、严格的开展重点抽查工作提供了有利保障。

  3、确保了公正。为了确保重点抽查的科学、公正、准确、可靠、权威,在往年抽查的基础上,我们作了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制定由国家级、省级以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承担重点抽查的检验任务,在技术力量上充分保障。二是对检验结果实行了不同检验技术机构之间的比对实验,将检验误差降至了最低。

  4、提升了质量。一是湖南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高于2011年全国监督抽查合格率(87.5%)2.6个百分点;二是2011年全省抽查总体合格率高于2010年9个百分点;三是大中型企业质量合格率高于小微企业。大型企业平均合格率为98.7%,中型企业为91.8%,小微企业为82.9%。四是涉及健康安全、影响国计民生、造成致命危害的质量问题较少。涉及质量安全、存在风险隐患的问题同比有明显下降,有很多产品的不合格指标都接近临界值、边缘值。特别是我省重点工程建设中占据较大比重的建筑材料、电力设施等重点工业产品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均在95%以上,质量形势总体趋于安全、放心。

  5、取得了实效。一是持续提升了产品质量水平。近年来,我们以涉及国计民生和人身健康安全产品为重点,坚持从监督抽查结果中查找质量问题,再有针对性地实施区域整治、综合治理、挂牌督办、联动执法,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得到持续提升,2011年抽查合格率是90.1%,较之2005年平均合格率提高了13.1个百分点,较之201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二是为重大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我们通过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及时向同级党委政府递交了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科学、准确的参考数据。三是正确引导了消费。我们通过抽查,及时召开新闻通报会,向社会发布监督抽查结果,为广大消费者选购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起到了引导百姓理性消费、正确消费的重要作用。四是提升了高风险产品质量预警能力。对烟花爆竹、建材产品、装饰材料和其他涉及到安全类产品的重点抽查,发布了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及时清楚了安全隐患,维护了稳定、发展大局。

  三、产品质量提升的主要原因

  从抽查情况来看,51类重点工业产品平均合格率高出国家监督抽查的平均水平,重点工业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有了明确提升,工业产品保障国计民生和人身健康安全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产品质量得以稳步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得益于两大战略的顺利推进。省九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持续推进“四化两型”、“四个湖南”建设,全省上下深入开展“质量兴湘”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创立“省长质量奖”,大力培育名牌产品,质量工作的地位得到提升,质量工作的发展环境得到优化,质量工作的激励措施得到落实,在如此重视和良好的导向下,我省产品质量水平呈现出稳步提升、总体向好的可喜局面。

  二是得益于产业发展的整合升级。省委、省政府着力“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重点工业产品发展进入产业化、集群化、园区化的良性发展轨道,一些作坊式企业通过整合、兼并,逐步形成园区产业,打造自主品牌;一些高耗能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限制淘汰,走节能降耗、质量效益型之路。一些技术落后型企业通过整治、帮扶,逐步改进生产工艺,质量得以逐步提升,实现规模规范发展。

  三是得益于服务举措的多管齐下。我们通过开展质量安全巡查、统一监督抽查、严格执法稽查和实施驻厂监管、分级分类监管、风险预警分析等形式,帮助企业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组织法规宣贯、开展技术培训、制修各类标准等形式,贴近企业、深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通过抽查结果公告、强化后续处理、实施产品召回等形式,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通过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区域整治、端窝捣点等方式,打击违法行为,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这些多头、特殊服务举措的落实,使得企业质量、安全、品牌意识得到全面提升,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健全质量体系、严格标准生产、出厂检验把关,保障质量检验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四是得益于打假力度的不断加大。2011年,全省质量系统按照总局的统一要求,紧紧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主题,创新机制,打假力度进一步加大,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先后开展了“一非两超”专项治理、“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电煤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浏阳花炮地标保护、“三材两电”(建筑钢材、铝合金型材、人造板材、电线电缆)重点整顿等24个执法打假行动,立案3889起,捣毁制假窝点197个,查办大要案167件,查获假冒伪劣货值金额8788万元,没收罚没物品37.7万件(个),罚没收入入库过亿元。执法打假的力度不断加大,营造了抓质量、保安全的声势和环境。

  五是得益于监管体系的日臻完善。经过多年探索,结合全省实际,我们初步建立了“以国家监督检查和联动监督抽查为重点,以省级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为突破、以一般工业产品定期监督检查为基础、以产品质量市场风险抽查为反射”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机制。2011年,我们又出台了《全省重点工业产品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实行试行办法》,根据企业信用情况、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质量状况,将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划分为A、B、C、D四级,按照产品在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等方面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和判断,将产品划分为高风险产品、较高风险产品、一般风险产品三类,制定并实施特别监管、加严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等对应的监督管理措施,确定相应的现场检查、日常巡查、质量抽查频次。监管体系的日益完善,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的总体水平。

  四、已经采取的监管执法措施

  我局根据抽查结果和《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已经采取如下监管服务措施,扎实做好了抽查后续工作:

  1、狠抓后续处理。一是将全年抽查的产品质量情况及时通报给了各市州县质监局,督促做好不合格产品的后处理工作;二是向一般不合格的企业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改正,并组织质量复查;三是对严格不合格的企业已经全部组织级稽查机构立案进行了查处;四是将抽查中质量问题相对较多的板式家具、细木工板、学生服装、冷轧钢筋等产品列入2012年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计划,实施跟踪抽查。

  2、实施专项整治。针对抽查发现的涉及安全的质量问题,重点开展板式家具、细木工板、冷轧钢筋、烟花爆竹等产品的专项整治;针对农资产品质量问题,省质监局近期已下发了《关于开展农资专项打假的通知》,继续深入开展“质监利剑护农”行动,严厉打击涉农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资冬储春耕的顺利进行,切实保护“三农”利益。

  3、加大宣贯力度。结合2011年抽查中出现的对产品标准把握不准、理解不透、贯彻不力导致产品不合格的现象,分行业组织了产品标准宣贯学习班,全面加强新产品标准的培训。同时,进一步加大对企业实施新标准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4、推进诚信建设。根据2011年抽查情况,搭建质量信用信息建设平台,完善企业质量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信息记录,对严重不合格的企业,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

  5、督促责任落实。结合抽查中反映的问题,进一步督促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管,严格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

  6、强化部门联动。抽查不合格产品涉及工程项目的,及时通报住建、电力、农业、水利等部门,抓好督促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涉及流通领域的,及时移送工商部门,共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涉及违法犯罪的,密切司法衔接,及时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信息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现场图片

相关阅读

全省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情况新闻发布会

744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