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湖南省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

湖南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hunan.gov.cn 发布时间: 2012-01-12 16:06 【字体:

  2011年湖南省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辞

  长沙海关副关长、政治部主任 郑汉龙

  (2012年1月11日)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下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长沙海关,向今天到会的各位新闻媒体记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多年来对长沙海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通报2011年湖南省进出口贸易情况;通报2012年国家关税政策调整情况; 通报2011年长沙海关支持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一、湖南省2011年进出口贸易有关情况

  据海关统计,2011年湖南省累计进出口190亿美元,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21位,同比增长 29.6% ,较全国平均增速高 出7. 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99亿美元,增长24.4  %,较全国平均增速高出 4.1个百分点;进口 91亿美元,增长35.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1 个百分点。

  2011年湖南对外贸易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月度进出口额平稳波动,增速总体呈前高后低态势。年内各月进出口额除2月份仅10.4亿美元外,其他月份基本在15-18亿美元区间波动。二是进口持续快速增长,顺差收窄,外贸向着更加平衡的方向发展。2011年外贸顺差7.9亿美元,同比收窄36.2%,贸易顺差占外贸总值的比重为4.2%,较上年降低4.3个百分点。三是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显著,加工贸易加速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  27亿美元,增长51.6 %,高出同期全省进出口总体增速  22个百分点,占 14.2 %,比重较上年提高  2.1个百分点。8月份起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连续5个月创新高,4季度各月同比增幅均在70%以上且出口连续3个月创新高。四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齐头并进,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迅猛增长。2011年,湖南省私营企业进出口  71.6亿美元,增长 25 %,占同期湖南省外贸总额的 37.7 %;国有企业进出口 70.2亿美元,增长 25.9%,占36.9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 45.5亿美元,增长 46.8%,占 24%,比重较上年提高  2.9个百分点。同时,对周边及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贸易增长明显快于美日欧传统市场;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下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稳步提升;旺盛的生产、消费需求拉动资源型产品、原材料以及汽车、集成电路等重要设备和零部件进口快速增长。

  二、2012年国家关税政策调整情况

  2012年,我国将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由于涉及的商品范围和降税幅度较小,因此对关税总水平影响不大,2012年的关税总水平与2011年相同,仍为9.8%。调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税目总数由去年的7977个增至8194个。

  进口关税调整情况:对感光材料等52种商品继续实施从量税或复合税;对小麦等8类47个税目的商品继续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继续实施滑准税形式的暂定税率,并适当调整滑准公式;对尿素、复合肥、磷酸氢二铵三种化肥继续实施1%的暂定配额税率;对9个非全税目信息技术产品继续实施海关核查管理,其他最惠国税率维持不变。对老挝等东南亚3国、苏丹等非洲30国、也门等7国,共40个联合国认定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特惠税率。

  出口关税调整情况:2012年我国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化肥、铁合金等“两高一资”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对铬铁等部分出口商品实施暂定税率;对部分化肥征收特别出口关税。其他出口税率维持不变。

  关税政策的调整,一是有利于我省农业发展。国家对大马力拖拉机、大型收割机、动物饲料等农业生产资料继续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继续对尿素、复合肥、磷酸氢二铵等化肥继续实施1%的暂定配额税率;同时继续对部分化肥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征收出口关税。这些税收政策的继续实施,将对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二是有利于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国家对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关键设备和零部件,包括喷气织机、涡轮轴航空发动机、高压输电线等的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这将有利于我省高新技术发展,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三是有利于我省扩大对台贸易。2012年,《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安排》(ECFA)在协定税率方面变化最大。根据ECFA货物贸易早期收获计划的安排,大陆从台湾进口的608个税号列入早期收获清单,涉及农产品、化工产品、轻工产品、纺织品、冶金产品、机械产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医疗器械等。早收清单中2009年进口关税税率为15%以下的商品,从2012年起实施零关税;2009年关税税率为15%以上的商品,从2012年起关税税率降为5%,这将有利于我省企业更多地到台湾地区选择采购所需设备和原料。同时,台湾地区对来自大陆的商品也相应降低进口关税,台湾地区早收清单涉及267个税号,涉及石化产品、纺织品、机械产品,也将有利于我省三一、中联、山河智能等机械装备企业出口产品到台湾市场。

  三、2011年长沙海关支持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情况

  2011年,长沙海关新一届党组把落实中央和总署要求与我省“富民强省”、“四化两型”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把支持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提出做好“四个服务”,即服务大局、服务湖南、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以落实海关总署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合作备忘录和支持湖南进一步扩大开放10项措施为抓手,着力抓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支持指导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郴州出口加工区和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业务迅速增长。衡阳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全力推进,为引进富士康等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搭建平台。二是加快海关机构建设。张家界海关已于今年元月5日正式开关运行;金霞海关筹备办已成立,启动建设的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湘西海关机构申报工作正全力推进。三是积极推进分类通关改革。出口分类通关改革已全面推行,进口分类通关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于今年元月1日正式在全省全面推广运行。四是深化区域海关合作。与长江流域上海、武汉、重庆等海关签订了进出口货物中转协议,岳阳城陵矶新港成为长江中上游新的中转换装港口。据统计,2011年岳阳城陵矶新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万标箱,在长江沿线港口中增幅位列第一。五是大力支持我省航空物流业务发展。从2011年10月1日起,陆续开通了新加坡直航和其他6条国际航线国内段业务。2011年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进出境人数突破68万人次,连续6年位居中部第一。六是支持我省快件业务健康发展。去年12月6日,与深圳海关签订了邮件公路转关协议,支持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的进出境邮件业务做大做强。

  我通报的情况就这些,谢谢大家!

  记者:去年9月22日,长沙海关、上海海关、武汉海关、重庆海关等四地海关联手合作,在湖南岳阳办理了“进出口集装箱货物转运监管试运行相关手续”,后来又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让岳阳城陵矶港成为了长江中游的中转枢纽港,这一举措为企业带来了哪些便利?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邓汉龙:去年9月,长沙海关等四海关齐聚岳阳城陵矶新港,一致同意并启动“重庆-宜昌-岳阳-上海”进出口货物转关作业新模式,这一模式的开通给湖南的企业乃至整个湘、渝、川、鄂等地区的企业带来极大的便利。

  一是大大节约了通关时间。该模式的开通,加强了四地海关的互动,转关手续转变为转运手续,西南地区进出口货物在岳阳城陵矶港中转换装,可实现“一次装船、一票通关”,四地海关一路“绿灯”。

  二是降低物流成本。据岳阳城陵矶新港有限公司计算,西南地区进出口集装箱在岳阳城陵矶港中转换装,相比以前在武汉阳逻港中转换装,平均每个集装箱可节省物流成本200余元。

  三是运输时间大大加快。城陵矶新港在武汉阳逻港上游,两港水流相距232公里。原来,阳逻港以上水域的出口货物,都要走1000吨以下的小船,现在到城陵矶就可以换成中船,不但船行速度大大加快,中转效率和运能也大大加强。

  四是为将岳阳城陵矶新港打造成为长江中上游中转换装枢纽港奠定了坚实基础,破解湖南港口发展瓶颈,为湖南外贸物流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记者:入世十年,湖南外贸有哪些显著的变化?

  邓汉龙:自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湖南外贸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外,总体上呈现快速发展。据海关统计,十年间(2002年-2011年)湖南进出口贸易总值914.4亿美元,其中出口541.6亿美元、进口372.8亿美元。

  入世十年,湖南外贸发展主要有6个特点:

  一、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年间,湖南进出口贸易总值年均增长21.3%,其中出口年均增长18.9%,进口年均增长24.7%。

  二、承接产业转移成效明显。加工贸易在外贸中所占比重快速稳步提升,年均提升1.7个百分点。2011年,湖南省加工贸易进出口值27亿美元,为2001年的10倍。

  三、民营企业成湖南外贸发展主力军。湖南省民营企业进出口规模从2001年2.2亿美元迅速扩张至2011年的74.3亿美元,年均增长42.5%,已连续4年占据湖南外贸的龙头地位。

  四、市场多元化战略取得成效。入世后,与湖南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从2001年的164个增加到2011年的194个,其中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由2001年的6个增加至2011年的32个。

  五、外贸核心区域向省会以外城市扩散。入世之初,湖南省外贸额近6成集中在省会长沙,入世十年,湘潭、娄底、郴州三市外贸额在全省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分别从2001年的6.6%、2.6%和1.5%上升至2011年的13%、11.7%和8.2%,成为湖南省外贸新的增长极。

  六、湖南外贸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十年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2001年3491万美元迅速扩张至2011年7.9亿美元,年均增长36.6%,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从2%上升至8%。与此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以及受调控最多的有色金属两类传统商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分别从2001年的30.4%和15.4%下降至2011年15.9%和11%。

  记者: 2011年湖南省外贸总体平稳、增幅前高后低的主要原因?

  熊松海:(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省委省政府实施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支撑了外贸平稳较快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外贸发展的政策,2011年强调出口和进口并重,优化外贸结构。2011年湖南省政府实施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专门出台了《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持了较好稳定性和连续性,为进出口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外贸增长性质转变是下半年增幅下滑的主要原因。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当年外贸大幅下滑,2010年在上年低基数基础上由恢复性增长逐步向自主性增长转变,而2011年是在上年逐步走高基数上的自主性增长,增速相对回落。

  (三)下半年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多项指标显示外部需求不足。2011年初,在前期各项刺激性政策的支持下,世界经济复苏较快,随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显示未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8月起市场对未来经济减速的担忧进一步加剧,美国、意大利、西班牙主权信用评级相继被下调。欧元区受累于欧债危机升级,二季度以来经济信心指数持续下滑,随着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加大和全球经济增速趋缓,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趋缓。外部需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外贸增幅。

  (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剧烈震荡,对湖南省进出口额影响较大。2011年初,前期刺激性政策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过剩,加上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攀升。随后,经济增速放缓迹象缓和了市场预期,价格出现高位小幅震荡。8月起,随着市场对未来经济减速担忧的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跌。价格对湖南进口的拉动作用明显削弱。

信息来源: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责任编辑:

现场图片

相关阅读

2011年湖南省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

744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