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新闻发布会将发布本次炎陵祭祖的有关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是株洲市市长王群先生、副市长张国浩先生。首先请王市长发布新闻。
王群: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株洲市人民政府承办的“辛卯年炎帝陵祭祖大典”,将于2011年9月28日在炎帝陵隆重举行。今天,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向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公祭活动的重大意义;二是公祭活动的基本情况;三是公祭活动的筹备情况;四是公祭活动的主要特点。首先,我谨代表公祭大典筹备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给予炎帝陵整修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在弘扬炎帝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举行炎帝陵公祭活动的重大意义
炎帝陵历代以来香火鼎盛,祭祀绵绵不绝,成为了炎黄子孙传承炎黄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2006年,“炎帝陵祭典”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举行辛卯年炎帝陵祭祖大典,意义非常重大。
第一,举行炎帝陵公祭活动,有利于传承炎帝文化。炎帝陵祭典是千百年来炎黄子孙缅怀炎帝丰功伟绩所形成的一套祭祀活动,历来受到民间与官方的重视,民间祭祀和官方公祭、告祭从古延续至今。炎帝陵祭典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模宏大,影响深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已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宗教、文学、音乐、舞蹈的综合性文化载体,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科学价值和国际影响力。丰富的文化内涵使炎帝陵成为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圣地,炎帝文化也得以传承和发展,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不息。
第二,举行炎帝陵公祭活动,有利于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扎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经过历史的不断演变,炎帝陵祭典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向世人传达的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全新的共同认知,其影响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从古代帝王到官员、布衣,从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从安居乐业的国民到台湾同胞、身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无论年龄大小,无论地位高低,参与炎帝陵祭典的华夏子孙,纷纷用拜谒炎帝始祖这种形式传递着自己的民族感情。博大精深的炎帝文化激发广大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的爱国爱乡热情,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同胞情系中华,共同为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第三,举行炎帝陵公祭活动,有利于推动文化、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公祭活动礼仪日臻完善,组织日趋规范,内容日益丰富,祭祀规模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举行公祭活动,有利于推动炎帝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有利于树立株洲“华夏祈福地、中部欢乐城”这一旅游品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湖南旅游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对于促进湖南旅游强省建设,加快富民强省步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公祭活动的基本情况
辛卯年炎帝陵祭祖大典将于9月28日(农历九月初二)9时9分,在炎帝陵祭祀广场举行。本次祭祖大典由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徐守盛担任主祭人,省委常委、副省长郭开朗担任主持。参祭的还有湖南省五大家有关领导、省直各委厅局主要领导、各市州长、株洲市和炎陵县有关负责人,以及国内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活动现场总人数约1万人,当地数千群众将以乡村为单位,有序参加祭祖大典。
活动由三个仪程组成:一是御祭仪式。包含全体肃立,击鼓九通,鸣金九响,鸣炮、奏乐;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敬献供品;颂唱《祭炎帝》;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敬献花篮;主祭人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敬香;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三鞠躬;主祭人恭读祭文;焚帛书;鸣炮、奏乐、礼成等九项。二是开启午门。三是在墓碑亭旁举行祭文碑揭碑仪式。
三、公祭活动的筹备情况
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力以赴落实各项筹备工作任务,确保活动规范有序,完美无失。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本次公祭活动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株洲市人民政府承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本次公祭活动,于8月22日召开了第91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大典筹备工作。经报请国务院批准后,成立了公祭大典筹备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株洲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制订了宣传、安全保卫、接待、食品卫生和医疗救护等方面的详细子方案和应急预案。
二是精心做好策划。炎帝陵基金会经过反复研究,形成本次公祭活动方案,并经公祭大典筹备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审批,日前活动总体方案已经确定。为进一步提高祭典的规格和档次,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炎帝陵进行了大规模的规划建设和维修,完成了以炎帝陵庙、神农大殿、祭祀大道、配套设施、文化工程和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公祭区建设。现在的炎帝陵气势磅礴,沿祭祀大道而上依次展现汉、唐、清代的建筑风格,显得庄严肃穆。祭祖大典仪式现场布置工作全面启动,1000余名仪仗人员和合唱人员正在紧张演练,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进行。
三是积极扩大影响。为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届时将邀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中国日报驻湘机构及香港凤凰卫视、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和国内重点新闻网站参加公祭大典,进行宣传报道。湖南日报、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卫视频道、经视频道、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红网、湖南教育电视台、长沙晚报、株洲日报、株洲电视台等媒体将届时进行直播、录播或全程报道。
四、公祭活动的主要特点
辛卯年炎帝陵祭祖大典,是自2008年以来在炎帝陵举行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祭祖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祭祖大典采取仿古御祭形式。为了保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炎帝陵祭祖大典的严肃性和纪念性,祭祖大典采取仿古御祭形式,体现浓厚的民族特色。
二是活动组织力求规范节俭。全程统一乘车,统一行程,统一着装,统一配饰,统一队伍方阵。简化繁琐的礼节,既注重营造庄严肃穆的气氛,又力求节约活动开支,充分表现了炎帝清政、爱民的精神,使祭祀人员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鸣,真正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洗礼。
三是设立襄理主祭人。本次公祭活动将遴选部分企业家、慈善家担任襄理主祭人,协助主祭人完成祭祖大典,与国家、省领导一道向炎帝神农氏敬献花篮。这为企业家、慈善家提供了一个寻根谒祖、捐献善心、支持炎帝陵建设并展示自身企业形象的宽广平台。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人在五洲,根在株洲,炎帝陵既是株洲人民的骄傲,更是湖南人民的骄傲,举行炎帝祭祖大典,是我们炎黄子孙的共同责任。我们热忱期待大家用敏锐的视角、闪光的镜头、精湛的文字宣传报道活动盛况,突出活动的亮点和新意,宣传近年来炎帝陵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宣传三湘儿女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富民强省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我相信,有我们的共同努力,有各位的鼎力支持,辛卯年炎帝陵祭祖大典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一场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尊祖爱国豪情的盛典,届时将完美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市长的发布,接下来各位记者朋友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可以举手示意。
提问:我是1028湖南电台新闻频道的记者。我想请问张市长,从93年开始炎帝陵的公祭大典举办了七次,通过这么多次的公祭活动,我想请问一下,这种祭典活动对弘扬炎帝精神方面,甚至对整个株洲形象的宣传到底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未来咱们炎帝陵的公祭是不是会一直持续下去呢?谢谢。
张国浩:从93年以来,湖南省把炎帝陵作为公祭决定以后,历任的省长都对炎帝陵进行了公祭。第一届是由陈邦柱省长进行公祭的,先后有杨正午省长、储波省长、周伯华省长、周强省长。祭祖主要分为民间和官方两种,所以按照规定基本上历任的省长和历任的市长,这就是官方祭祖。随着公祭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炎陵的祭祖活动,不但在省内有影响,在国内甚至海外都非常有影响。特别是97年中国佛教协会进行了祭祖,99年有道家协会,现在发展成海峡两岸祭祖,规模由小到大,影响也越来越大。通过祭祖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使大家进一步了解到炎帝临起之地在湖南,使大家了解中国的文化,扩大了湖南的影响。现在对炎帝陵的建设,按照先期规划逐步实施的要求,围绕祭祀区的建设投资了1.5个亿,现在建设得非常漂亮,体现祭祀文化理念,形成了一套系列的、传统的祭祀程序,同时祭祀大典收入中华首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游客越来越多,当地的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公祭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今后这项活动为了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将继续下去。
提问:王市长您好,我是中国文化报湖南记者站的记者,想请问你一个问题。作为炎帝陵的所在地,株洲近年来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城市越来越漂亮,从原来的污染城市变成一个绿意昂然、生机勃勃的活力城市,我想请问王市长株洲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谢谢。
王群:谢谢你给我的提问,又给了我一个宣传株洲的机会。株洲这个城市素有“神农福地、动力株洲”的美誉,也是一个历史城市。这个城市到今年正好60年,为共和国工业体系的建设作出了很多贡献,在这个城市里面有130多种共和国工业第一,创新能力很强,但是也留下了很多历史的包袱,重化工业造成了这个城市的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在2006年以前,我们这座城市有幸戴上一顶黑帽子,叫做“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之一”。但是这几年,这座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更蓝、水更青、地更绿、空气更加新鲜,这几年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今年正在申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正在创建国家的文明城市,从这些国家级城市的创建情况来看,应该说这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在到株洲,不仅能够看工业,而且能看城市亮丽的景观,在株洲还可以找到好玩的地方,9月12日湖南国际旅游节就在株洲开幕,方特欢乐世界应该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生机,又带来了活力。为什么这个城市这几年由一个空气污染城市转变为国家卫生城市呢?城市的面貌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想得益于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我们将城市的品质、品位和将来的发展上升到文化的层面,给城市做了定位。我们要把株洲建设成为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对这个城市的定位已经深化到了文化的高度,我们不是简单的发展工业,而是要打造株洲的现代工业文明,作为现代工业文明包括了工业产品,当然也包括工业文化现代化意识。这样一个定位,作为株洲怎么理解呢?在工业城市里面,株洲的山水是最秀美的;在山水城市里面,株洲的工业是最现代化的。这就是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那么有了这样一个定位,这几年主要抓了下面几项工作:
一是抓城市品质的提升和品位的提高,主体就是推进“四创四化”。“四创”:创建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文明交通管理城市。“四化”,对城市进行了美化、亮化、绿化和数字化的改造。当时我们简单的说了一句话,美化就是要整治广告、穿衣戴帽,然后门店、防盗窗全部拆除;绿化就是拆围透绿栽树,年年栽树,长期坚持不容易;亮化,经过了四轮亮化,晚上到这个城市看又是另外一种风味,应该说有一种朦胧的美;数字化,全城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株洲,那么数字化这一块,数字公安、智能交通、职能城市管理、数字城管、数字自行车公共租赁系统、工业改革、数字医疗卡等等一系列的措施,城市的管理水平、现代化程度得到提高。
二是整治环境。对株洲的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尤其以清水塘地区为主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我们实施了“蓝天碧水净土禁烟囱行动”。这几年炸了328根烟囱,我们那时候写作文,对工业化的描写,烟囱林立,农业滚滚,机器轰鸣,现在不是的。现在调整工业结构,炸掉328根烟囱,于是空气质量好了,蓝天碧水,整治湘江,把水体治理好。你们生活在长沙,株洲人民对长沙人民还是非常负责的,我们建立了重金属污水处理厂,原来工厂的水都直排湘江,当然是达标排放,达标排放还不是零排放,被重金属污染后排入湘江,今年重金属污水厂已经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早已建成运行,把水体进行处理,把水变青。禁音就是全城禁鸣喇叭,减少噪音污染。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比较好,尤其是炸掉烟囱。
三是调整株洲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工业内部结构,株洲是以重化工业建城的城市,现在把株洲定位为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态宜居城市,它的产业发展主要是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为主。主要是打造“四层三基”,原来的一批重化工业要进行技术改造,这几年关闭了113家生产企业,有的实行绿色搬迁,搬迁不是简单把污染企业搬迁,在搬迁过程中要提升工业水平,要进行技术创新,用新的工艺技术生产。所谓“四层”就是轨道科技层,轨道交通装备,简单的叫火车层,为铁路、城市的轻轨地铁提供装备,包括电力机车、轻轨、城际动车组、地铁车辆、新能源车辆。“航空层”:随着国家低空领域的开放要建设通用航空层,现在正在建通用机场,现在有的企业可以造通用飞机,所谓通用飞机是什么?军用飞机民航之外的其他飞行工具都叫通用飞机,三角翼、滑翔机、私人飞机等等株洲有发动机的优势。“新能源汽车层”:株洲现在成为全国第一个全城统一使用电动公交和混合动力公交车的城市,全城近700台公交车,全部用的是绿色环保的公交车,都是混合动力、纯电动的汽车,而且票价是一块钱,再就是档次比较高的自动车租赁系统,株洲市民做到了低碳出行、绿色出行,这也是很好的消费文化、出行文化。现在有两个汽车,一个是北汽,北京汽车生产的北京牌汽车在株洲,我们知道的北汽现代、北汽奔驰、北汽福田。另外就是南车时代的公交大巴,我们国家利用纯电动和混合动力大巴车的电传动系统80%产自株洲,而且现在有整车的生产能力,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天津、广州等城市都在使用他们生产的绿色汽车。第四层正在打造服饰层,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南大门服饰城,都觉得株洲不是很高档,但是老百姓很喜欢,现在把服饰城建设好。“三基地”: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包括风力发电、光伏产业等等;国家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大家知道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但是有色金属的精深加工都在株洲;打造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包括千金、唐人神等等。未来株洲的产业从这个方向发展,从根本上改变株洲的环境,我想通过不懈的努力,株洲这座城市会越来越漂亮,希望株洲在各位的关心下,发展得更好,也希望你们多到株洲走走看看。其实我们的风光带很漂亮,不知道阳处长看过没有?风光带很生态。魏文彬去看过,他说了一句话:株洲的湘江风光带是看过的比较好的风光带之一,他总结四个特点:更加生态、更加自然、更加清水、更加平民化。包括正在建设的神农城,应该说也非常的漂亮,建设的职业教育大学城,取了另外一个外号叫智慧馆,美国有硅谷,武汉有光谷,长沙有麓谷,株洲有智慧馆。最近开园的方特欢乐世界非常漂亮,再一次邀请各位朋友多到株洲来。回答的不一定对,请谅解。
提问:谢谢阳处长。各位领导上午好,我是湖南卫视国际频道的记者。我这个问题想请问张市长回答,咱们炎帝陵祭祖规模现在随着发展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从民间祭祖到政府祭祖,以及到海外人士专程回来祭祖,我想了解一个情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炎帝陵公祭区的建设情况怎么样?谢谢。
张国浩:公祭区按照规划是120公里,这么大规划的面积,要一下子投资建设好,显然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按照分期规划、分区建设,现在主要把主祭区建设好,我们叫做一期工程。通过这么多年的祭祖,94年成立湖南省炎帝基金会,通过历任省长的祭祖,通过官方和民间的祭祖,现在各个方面对炎帝陵加大了建设,其中也有政府的引导资金,也有民间的资金。通过这么多年的建设,总投资大概在2个亿左右,现在主祭区的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主要分四个部分:神农大殿、殿前广场、祭祀大道、祭祀广场。省政府这几年对株洲经济和炎陵县经济的关照,建了一条高速,直接与祭祀广场相连接,使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能够很顺畅的到达主祭祀区。通过这么多年,文化建设越来越规范,刚刚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祭祖的程序、祭典固定下来,建筑的风格按照西汉时期的建设,把祭祖的形式定下来,形成了祭祀的文化。每届基本上都固定下来不会变,收为国家非物质遗产固定下来,今后也是参照这个模式进行祭祖。现在建成的主祭区非常壮观,这次我们是一万人,同时要几万人排下来,气势磅礴,非常的壮观,希望大家都去看一看,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气势磅礴,反映也非常好。最近我们还有一个改革,以前很多民间祭祖都是通过刻碑文进行捐献,今后通过祭祖,对炎帝的捐献用栽树的方式,建立一片福林传承下去,非常有纪念意义。这也是今年炎帝陵基金会定下来的一个新规定,请海内外、全国各地立志于文化建设的朋友,支持我们炎帝陵的建设。二期已经要开始启动,有120平方公里,我们已经获得国家4A级景区,最近湖南有几个已经通过国家5A级景区,我们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打造国家5A级景区,朝着这个目标,朝着旅游目的地,在全国有品牌的目标迈进。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